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元宇宙の平行時空 > 大咖説 新聞詳情
鄔賀銓:元宇宙未來會發展,但不能代替下一代網際網路
中新經緯APP · 辛文 | 發佈時間2022-08-16 15:23:48    

   當前,網際網路行業正面臨轉型期,主要面對三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全球面臨新冠變種、俄烏衝突、美歐通脹、逆全球化等不確定性風險,中國還承受內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不確定性壓力。當然中國也有低碳化、綠色化、清潔化等確定性發展目標,和構建“雙迴圈”新格局、實現共同富裕的的目標。同時,2022年上半年經濟主要數據受到疫情的影響,比預期增長速率有所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和數字化有關的經濟指標則相當亮眼,逆勢增長。資訊論的創始人香農就説過,資訊是用來減少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資訊的價值是確定性的增加。因此,通過數字化獲得和分析數據,就能極大消除各種資訊的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應對産業鏈、供應鏈積極變化的敏捷性,增強在面臨不確定性時的彈性。

  第二個挑戰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告別了野蠻生長階段,進入規範有序發展。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對網際網路的管理審慎包容,為網際網路發展創造了機會,但也給網際網路野蠻生長留了空間,出現了利用大平臺壟斷打壓同行、濫用演算法侵犯隱私、損害消費者利益等擾亂網際網路市場的行為。經過2021年國家空前力度的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企業一度對監管不夠理解,表現為對發展預期變弱,對發展路徑迷茫,網際網路大廠減速換擋。希望網際網路企業正確理解治理,也相信國家在監管上會以一種長期的、穩定的方式來做,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將更規範有序。

  第三個挑戰是網際網路用戶數基本飽和。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70%,用戶平均每天上網時4個小時,接近天花板,靠用戶數增長拉動網際網路增長已經並不容易。但是轉型期依然有好機遇。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進入商用,中國也在那段時間誕生了一批網際網路企業;隨著行動通訊特別是4G的應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現在隨著5G的商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打造了工業網際網路、可信網際網路、價值網際網路。

  IPv6成為大勢所趨

  當前,網際網路從最早的IPv4標準逐步演進到IPv6標準。2022年5月,中國IPv6的活躍用戶數接近7.1億,佔中國全部網民數的67.12%。

  IPv6發展有三大趨勢,一是從IPv4向IPv6的過渡在加速。IPv6的流量分別已經佔城域網流量的10.8%和LTE移動網的流量40.8%。二是從IPv4和IPv6的雙棧向IPv6的單棧演進,美國甚至提出IPv6單棧是網路面向未來創新增長的唯一選擇。三是從IPv6向IPv6+發展,採用IPv6的動力已不僅僅是為了補充地址不足,而是更看中了IPv6地址的空間能力開展和創新潛力開發。

  可以説,IPv6具有應用感知能力,因為它有很多的地址可以用來待傳遞信道要求。

  網際網路下半場有三大特徵

  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第一個特徵是工業網際網路來融合IT跟OT(操作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有傳統的工控設備,按照規定的程式控制生産裝備儀器儀錶,收集它們反映的數據。5G來時代同樣起到這樣的作用,通過加入邊緣計算等支援進一步分析數據,送到車間一起加入雲機介面和監控數據採集監控系統,進一步匯集數據;還可以建模再送到工廠,通過各種風控軟體、雲計算等支撐,把解決方案變成App拿出去推廣使用。5G工業模組不僅是工業模組,也是物聯網模組,推動了工廠的扁平化、IP化、智慧化。

  網際網路下半場第二個特徵是中國即將進入“雙千兆”時代。截至2022年6月末,中國5G行動電話用戶佔行動電話用戶的27.3%,5G基站總量佔到了全球60%以上。當前用戶移動網際網路月均使用14.07GB,固網平均下載速率已達到60兆,移動網下載速率也是接近60兆,兩者差別不大了。中國百兆光纖寬頻接入已經佔到寬頻用戶的93.7%,千兆接入用戶佔比10.9%。5G和4G的差別在普通用戶下載時感覺不到,但如果是無人駕駛、遠端醫療等應用就很關鍵了,未來VR等應用的差異也將明顯體現出來。只是當前應用生態還沒有建起來,所以老百姓感覺還沒那麼明顯。

  網際網路下半場第三個特徵是算力時代來臨。2021年5月份國家正式實施了“東數西算”工程,預計中國算力在“十四五”期末增20%~30%,每年會增加大概4000億元投資。2021年全球算力比例中,美國佔了31%,中國佔了27%,日本大概佔5%,德國10%,英國3%。算力産業中,企業作為算力網的業務消費者,社會上還有算力網的業務提供者,兩者通過算力網的交易平臺融合,在人工智慧平臺的管理上通過算力網的控制面可以直接關聯到雲網邊端。2020年,中國算力産業規模2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帶動經濟産出1.7萬億元和6.3萬億元。

  Web3.0承受不了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重任

  對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思考而言,web3.0能成為主流嗎?

  web1.0是PC的網際網路,以門戶網站作為中心,利用web瀏覽器,用戶可以從網上單向獲取內容,主要應用包括瀏覽、搜索,總體上用戶是被動接受的。

  web2.0是移動網際網路,網路平臺成為中心、主導,這種平臺包括騰訊、抖音等,主要基層技術是行動通訊和線下網路,用戶實現雙向互動,可以通過微網志播客、社區討論等參與網上資訊産品的創造、傳播和分享,主要應用有電商、移動支付、微信、抖音。但也帶來了平臺壟斷問題。如用戶在網上提交了一些作品,卻很難保證自己的權益。

  當前,web3.0時代,有人將其稱為價值網際網路,它實際上是去中心的,也可以説有中心,只不過是以用戶為中心,主要支撐技術是區塊鏈、數字身份認證、數字貨幣。跟web2.0比,用戶可以通過區塊鏈、數字浮水印等技術實現網上作品的確定權屬,不是隨便可以被誰拿走的。未來web3.0可以有數字藏品,國外叫非同質性的通證或非同質性代幣,我們可以通過web3.0實現數字資産跟實物資産的關聯。但問題則在於區塊鏈是有成本的。

  經過了web1.0、web2.0,未來是不是一定是web3.0成為主流呢?我的看法是,web3.0是對web2.0的改進,為用戶在網上創造的作品提供了確權,實現了平臺跟用戶的利益分享,這是積極的一面。不過,真正在網上要發佈作品的博主相對網民總量的比例是少的,也並不是所有遊戲玩家都要用區塊鏈來對自己遊戲獲得的籌碼、裝備進行身份認證,因為這些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web3.0還不是剛需,至少它不會普及到大眾。因此,web3.0還只能説是web2.0的演進版本,承受不了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重任。

  元宇宙前景還不夠清晰

  數字孿生是把現實的事件映射到網路虛擬世界,元宇宙則是反過來的,將人們想像出的虛擬空間載入到現實空間,它模糊了模擬跟現實的界限。

  狹義的元宇宙基於VR、AR、MR的技術整合了用戶化身,內容生産、社交互動、線上遊戲、虛擬貨幣支付等網路空間,是現代資訊技術的整合,涉及5G、IP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區塊鏈、數字貨幣、物聯網、人機交互等,只不過它對這些技術要求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講,要等這些技術能夠滿足元宇宙的需要,幾年之內還不太可能。

  而且元宇宙需要更高的頻寬。VR、AR等場景5G就可以支援,但涉及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全息影像,還有將來感官的互聯,這些高階應用5G是不行的。未來的元宇宙可能上千個併發量,用戶吞吐量可能到TB,非6G不可了。

  另外,元宇宙的前景還不夠清晰,元宇宙主要面向消費端應用,如文旅、高鐵、遊戲、感官互動等,也有少數于産業應用,包括數字創意、虛擬辦公空間等,但其商業模式相對於現在的社交媒體VR、AR沒有根本差別,元宇宙還是小眾市場。

  那麼,對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思考而言,元宇宙會引領未來嗎?我的觀點是,不會。未來元宇宙會發展,但是它並不能代替。“下一代網際網路主要就是元宇宙”的説法肯定不成立。

  網際網路仍然是數字經濟的主導力量

  儘管如此,但網際網路仍然是當前數字經濟的主導力量。

  通信技術有三大定律:第一是摩爾定律,每18個月到24個月晶片性能翻番,這個增長倍率目前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下降,摩爾定律的存在依然驅動著數字經濟的高創新性和高增長性;第二是梅德卡夫定律,即網路的價值跟它所連接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用戶越多網路價值越大,表現為網路經濟的高滲透率;第三個是吉爾德定律,即未來25年主幹網的頻寬每6個月增長1倍,實際上反映了數字經濟的邊際成本下降顯著,表現為數字經濟的廣覆蓋性。

  三大定律下,我們把數字經濟特徵歸納為高創新性、長滲透性、廣覆蓋性。

  中國具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中國是寬頻滲透率最好的國家,百兆以上寬頻滲透率為93.7%,已經覆蓋所有的鄉鎮,5G也覆蓋所有鄉鎮,有待進一步深入。中國固網寬頻的平均下載速率全世界排第九,移動網的下載速率全世界排第七,降低了企業轉型成本。且中國人口多、用戶多,具有最大的梅德卡夫的效益。加上中國擁有最大市場,所以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能夠以全世界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好的回報,可以網際網路依然是中國數字經濟的主導力量。(本文根據鄔賀銓在2022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下一代網際網路離我們有多遠” 數字技術主題論壇上的主旨演講整理摘編而成)

來源:中新經緯APP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