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共桐廬縣委召開“杭州這十年·桐廬”主題新聞發佈會。圍繞“牢記囑託 勇擔使命 奮力在推進‘兩個先行’中打造縣域標桿”的主題,縣委書記夏積亮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桐廬從“山區小縣”到“中國最美縣”的蝶變。
縣域經濟向城區經濟轉型
十年來,桐廬久久為功抓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桐廬把産業發展作為縣域發展的基石,大抓産業、抓大産業,推動縣域經濟向城區經濟轉型。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250億元增至2021年的41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19.5億元增至38.4億元。
作為最具幸福感城市,桐廬的獲得感越來越足: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一番,私人汽車擁有輛實現翻一番、達到16萬輛,平均1戶家庭擁有1輛私家車。
桐廬實施了兩輪製造業倍增計劃,産業體系從過去依靠針織、制筆、箱包等傳統産業為主轉向依靠視覺智慧、磁性材料、新能源和快遞物流等新興産業為主,其中視覺智慧産值突破百億,磁性材料産值年均增長30%以上。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佔規模工業的57%、45%。
作為“中國民營快遞之鄉”,“三通一達”的四位掌門人都出自桐廬。近年來桐廬高度重視快遞産業發展,加快從“快遞人之鄉”向“快遞産業之鄉”轉變。“三通一達”總部項目實現全員回歸;集聚快遞鏈條企業325家,2021年快遞關聯産業營收320.6億元、稅收12.8億元,近年來年均分別增長48%、45%以上。
“美麗事業”向“美麗經濟”轉化
十年來,桐廬馳而不息美城鄉,“中國最美縣”的金名片越來越亮。桐廬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美麗事業”向“美麗經濟”轉化,匠心打造全域大景區,實景展現“富春山居圖”核心地的獨特韻味,獲評國際人居環境示範城市、國際花園城市。
桐廬堅持生態優先首位戰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統籌打好治水治氣治土治廢治塑攻堅戰,全縣114條主要河道水質保持Ⅲ類以上,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54天,PM2.5濃度26微克/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5.19%,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
桐廬把整個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以景區的理念規劃全縣,以景點的要求建設鎮村。按照“四美三宜”的標準建設鄉村,打造了環溪、荻浦、深澳、蘆茨、石舍、白雲、合嶺等一批明星村、網紅打卡點。
桐廬以融合發展為重點,以“旅遊+”思維推進三産融合催化,加快美麗經濟發展。鄉村産業方面,桐廬充分依託山水和歷史文化資源,抓住“空心村”二次創業等改革機遇,大力發展民宿經濟,床位數突破萬張,成為中國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永久舉辦地,2021年營收突破5億元。
未來關鍵詞:“産業”和“美麗”
“桐廬進入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和窗口期,要想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拉高標桿,推動新一輪發展。” 夏積亮説。
未來,桐廬將根據當下的發展現實,按照“看二十年、謀五年、想三年、幹當年”的要求,立足“全省域”、著眼“大杭州”,緊扣縣域標桿這一目標,突出産業發展和美麗建設兩大主題,實施“優資興業、聚人興城、強産興縣”三大戰略。
優資興業。桐廬堅持“縣域一體、全域統籌”,全面優化經濟主平臺、鄉財縣管等體制機制,開展低效用地整治提升,逐步構建空間、土地、資金等協同機制。
聚人興城。桐廬謀劃推動新一輪城市發展,匠心打造富春未來城等重點區塊,引進市屬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加速構建“兩場站三高鐵三高速”立體交通網路,不斷提升城市能級
強産興縣。桐廬制定製造業、快遞物流、美麗經濟等行動方案,持續做強視覺智慧、新能源、磁性材料、快遞物流等特色産業集群,加快經濟增長動力轉向依靠大企業、科創型企業,産業發展模式轉向智力支撐、技術支撐。
“我們將力爭把桐廬打造成特色産業示範地、美麗中國引領地、數智應用整合地、文明實踐先行地、幸福和諧新高地,讓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夏積亮説。
來源:中國網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