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桐廬專題 > 要聞資訊 新聞詳情
浙江桐廬精心繪就“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
錢江晚報 · 何晟 通訊員 雷曉明 | 發佈時間2022-08-26 09:19:04    

  桐廬之美,古來共談。“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嚴陵何事輕軒冕,獨向桐江釣月明”……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隨詩人的吟誦,抵達無數人心底,讓人在各自心中搭建一座瀟灑桐廬郡,描繪一幅《富春山居圖》。

  桐廬之美,美在富春江。在富春江上游,涵括城南街道灣裏村和富春江鎮鎮區、蘆茨村、茆坪村、石舍村的縣域,更是精華所在。這裡既是東漢高士嚴子陵隱居垂釣之地,也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實景地,擁有國家級4A旅遊景區,省級4A級景區鎮,省3A級景區村莊……

  今年初,全省首批縣域風貌樣板區試點建設名單公佈,桐廬這片面積13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位列其中。在“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創建中,桐廬縣圍繞“杭州意象”理念,緊扣“自然、傳統、現代、和諧”八字方針,以“富春慢生活·山居實景地”為主題,以鄉村“生態、生活、生産”三生系統為核心,奮力營造彰顯整體大美,浙江氣質的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保護+優化,繪富春山水原景

  盛夏,走進桐廬富春江鎮蘆茨村,便撲進了綠水青山的懷抱,褪去周身的暑意。

  有孤島、有水壩,有扁舟、有奇松,蘆茨村是山莊,又是水鄉。這個曾因鸕鶿眾多而得名的漁村,清代詩人嚴遂成有詩讚美她:“一夜鸕鶿灘上泊,曉煙啼徹畫眉聲”。

  漫步在村裏的“兩山大道”,一邊是蒼翠山坡下清波如碧的蘆茨溪,游泳、划船、騎水上自行車的遊客們三兩成群,一邊是溪畔一家家農家樂民宿,裏邊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每一處景觀都透露出大自然的巧思,山水與詩畫完美地結合在此,沿途青嶂環抱,碧波盪漾,村落依山而築,意境如畫,放眼望去一片秀美山水景色。

  正值暑期,兩山大道邊上的“民宿農家樂集群”也迎來了旅遊旺季。“今年預約情況很不錯,節假日期間預約更是異常火爆。”畫中閣民宿主陳靜敏説,早年間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後來聽説家鄉的民宿很火,就決心回來試試,沒想到民宿開業後大受歡迎。“蘆茨村山好水好,很多客人都成了回頭客。”

  “山好水好”,老百姓樸素的話語裏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創建,也始終秉承慢生活體驗區理念,尊重富春山居原景,守護溪畔原真格局,通過提升山林風貌、優化田園景觀、柔化水岸空間,繪製精彩迷人、原汁原味的富春山水畫境,使“富春慢居”縣域風貌區內良好的的山水環境與風景資源能被世代永續利用。

  同時,在絕對、充分尊重現狀山水格局的基礎之上,優化S210省道和蘆茨溪沿線村·田·溪·山之間的風貌秩序,並拓展其旅遊功能,因地制宜的打造一批充分融合沿線自然山水的旅遊項目,既不失富春原景風味,又體現了風貌區內“富春慢居”的主題元素。

圖片1.jpg

  在蘆茨溪左岸,一片精心構築而又充滿原生態的田野,是剛剛開業不久的“烏托邦”露營基地。夏夜,與三五好友幕天席地,喝幾瓶啤酒,看一場露天電影,對久囿都市的人們來説,不僅是一場玩味享樂的旅行,更意味著自由遊走在現代便利和自然野趣之間的奇妙享受。“我們正是看中了這裡絕佳的自然環境,和旺盛的客流,同時又想給遊客提供一種與民宿截然不同的度假體驗。”露營基地的經營者余小姐説,基地雖然才試運營不久,但已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頗有熱度。

  而這個頗有網紅氣質的“烏托邦”,在去年還是一片荒地。桐廬正通過“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創建,將越來越多這樣沉睡的“田園野趣”喚醒,轉化為産業發展的優勢。

  藝術揉入鄉村,塑慢居休閒文景

  走進青龍塢,是被民宿包圍的空間。靜廬瀾柵、流雲鄉宿、潛廬、雲外、深渡、開滿山野、柒竹、水喜、花廬、花廬月澗、天方夜潭、廬居裏外、天空之城......十多家各具特色的民宿,一棟棟小而美的建築立於山林間,不爭朝夕,不論外界喧囂,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臉上總是樸實而安詳。

  而當下,在青龍塢最“火”的要數“言幾又”膠囊書店。

  置身在一排排滿是書的書架間,聞著撲面而來的書香,歲月的滄桑與知識的雅達在這裡融匯。這幢兩層的老房子是舊式的土木結構瓦房,外墻裸露的黃泥鮮亮地透著歲月的紋理。這幢以書為墻的房子就是“言幾又”膠囊書店。

圖片2.jpg

  這幢佔地232平米的2層老房子,不僅僅是書店,也將膠囊旅館、創意書房、雅致餐廳、失戀博物館融為一體。建築師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樓板和隔墻後,置入了兩個漂浮的獨立結構,分別用作男生樓和女生樓,配備10個膠囊和一個衛生間。在樓層間穿行,仿佛行走在路徑交叉蜿蜒的書山。書店共有書籍2.5萬餘冊,以藝術、設計、桐廬文化等三大主題為主,可同時容納100多人看書休閒。

  這是8月一個尋常的非週末的午後,一排排書桌前卻坐滿了靜靜看書的年輕人,上海來的張女士和她的兩個女兒也在其中。自從偶然從小紅書上刷到青龍塢,刷到這間“言幾又”,她説心裏就被“種了草”,趁著暑假便帶著孩子和媽媽,來這裡住了兩個晚上。“書店去過很多,像這樣開在大山裏的還是第一次,很喜歡。孩子們每天在這裡看看書,在小溪裏抓抓小魚小蝦,開心得不得了。”張女士説,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久了,難免會疲憊,桐廬的一切都十分吻合在她心中深埋已久的“慢生活”之夢,今後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常來。

圖片3.jpg

  一個“慢”字,正是“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的核心與主題。在風貌區建設中,當地以富春山水為主線,著力塑造顯于城、隱于市、隱于野、隱于村的四大文化場景,為市民和遊客演繹了一場古今交相輝映的“慢生活”盛宴。

  被“慢”吸引的不僅僅是張女士這樣的外地遊客。1991年出生的桐廬妹子李馨恬,辭去了杭州星巴克店經理的工作,回鄉接過外公的衣缽,在蘆茨溪邊開起了“蘆茨紅”非遺技藝展示館,過起了採茶、制茶、品茶的生活。 “當時回來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不用早起,希望生活慢一點。”李馨恬説。

  翻看她的朋友圈,時不時拍拍小狗,拍拍花,拍拍天空,這個夢想應該是實現了。她説,唯一的遺憾,就是村裏還點不到愛喝的奶茶。

  文旅融合發展,展美麗山居村景

  在“富春慢居”縣域風貌區,溯蘆茨溪沿210省道一路往上,蘆茨村讓你體驗熱鬧,青龍塢帶你品味清凈,而在石舍村,你則能體會到不一樣的藝術生活。

圖片4.jpg

  石舍自然村,是桐廬“富春慢居”縣域風貌區裏最邊緣的小村。和主打農家樂、民宿的蘆茨村相比,和專做高端民宿的青龍塢相比,石舍村的土地資源、基礎設施、村集體經濟都不佔優勢,卻憑藉著獨有的一分淳樸和保存完好的3000多平方米明清建築群,吸引集聚了一群文化藝術的愛好者常駐於此,幾年內舉辦數十場文化活動,儼然成了風貌區裏的“網紅”。

  在這個有著近500年曆史的小村,除了你能想像到的群山環繞、溪流圍繞、竹林漫道,更有明清徽墻、天井相連、一街三弄的舊時味道,沿著小路悠閒行走,入目皆是景。

  偶然闖進一幢建於清代中期、名為敬義堂的老宅子,我們驚訝地發現,裏面居然開了一家名為K7的酒吧。小吧臺、爵士樂、高腳杯、霓虹燈,濃濃的海派風味回蕩在兩百多年的老宅中,竟也毫不違和。

  酒吧的主人是金鈺琦,一名來自上海的水彩畫家。2016年春天,寫生中的他偶然邂逅了石舍,秀麗的風景、古樸的村貌、淳樸的村民讓他流連忘返,一口氣住了十來天,借住的就是這間酒吧的房東家。“很難説明白,自己為什麼如此喜歡這裡,就像很難説清一個女孩子為何讓你著迷。”金鈺琦説,最讓他難忘的,是村民們對他這個意外闖入的陌生人的熱情:“擔心我渴了餓了,沒地方住,就像我30多年前大學裏外出寫生遇到的那樣,這種感覺已經消失很久了。”

  之後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來這裡,閒逛、寫生,從暮靄繁星到山林雪海,記錄下石舍一年四季的點滴。再後來,他乾脆在石舍定居,租下敬義堂,創辦了舍廬藝術館和水彩工作室,為遊客提供一個參觀、休憩、繪畫體驗及欣賞藝術作品的公共藝術空間,並定期舉辦各種藝術交流和培訓。

  “與石捨得相遇,就像開闢了一塊心靈處女地。”金鈺琦笑著説,如今的自己,除了戶口還在上海,已經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新石舍人”,連社保都繳在本地。“我的夢想,是讓石舍成為中國最有特色的水彩藝術村,就像拉斐爾的故鄉烏爾比諾那樣。”

  像金鈺琦這樣的“新石舍人”,還有30多個。邢偉彬的灑秀藝術空間,劉穎的隱逸瑜伽,童旭明的爪哇樹屋,還有金石藝術家藍銀坤、草木染藝術家陳妙蓉、木雕手藝人張月明……石舍正不斷踐行著它“把藝術揉入鄉村,用文化改變鄉村”的夢想。

  村支書蔣勇飛説,借助“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創建的契機,石舍村將文創産業作為重點打造的新業態。村裏建成了一條200米長的景觀村道,打造觀景平臺8處,供室外寫生。還定期舉辦鄉村藝術集市、設計圖紙展、攝影展、傳統文化夏令營等藝術活動,開設草木染、石繪、花藝、書法等體驗課,借活動打造文旅矩陣,走出了一條以鄉村創意旅遊為特色的振興之路。2021年,石舍村接待遊客19萬多人次,光暑期夏令營,村裏前後就要來近10個班,一百多個孩子。

  青山綠水,是桐廬大地書寫的動人詩行。而“富春慢居”縣域風貌區,是“兩山桐廬”續寫的美麗篇章。桐廬縣將以富春慢居縣域風貌樣板區創建工作為契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紮實的工作,在高品質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中貢獻桐廬力量。 

來源:錢江晚報    | 撰稿:何晟 通訊員 雷曉明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