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法律共同體輿論生態建設報告》發佈

1.jpg

資料圖

  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和人民網法治頻道製作的《十八大以來法律共同體輿論生態建設報告》2月22日發佈。報告總結了十八大以來依法治國取得的豐碩成果,從一系列引起廣泛關注的政法工作和司法案件中,檢視公安、法檢、司法、信訪等部門如何創新政法宣傳、推進司法改革、全面提升政法工作能力和水準,與包括新聞媒體和廣大網民在內的社會輿論形成良性互動。過去一些司法舊案、疑案容易産生社會分歧,近年來社會輿論在政法工作上消除誤解誤讀,共同敬畏法律,維護公平正義,凝聚推進依法治國的社會共識,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法律共同體”是司法界常用的一個概念,描述法官、檢察官、律師以及法學家等組成的法律職業群體之間,形成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的良性互動關係。2013年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明確提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建立選拔律師、法律學者等專業法律人才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制度機制”,讓法律共同體看到了職業交流的“曙光”。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咏在《我們應當如何防範冤假錯案》一文中提出,律師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重要一員,要形成訴辯對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訴訟格局。已故的上海市高院副院長鄒碧華生前曾發表《司法改革背景下,如何構建法律共同體》的主題演講,提出律師對法官的尊重程度代表著法治的發達程度,而法官對律師的尊重程度則代表著社會的公正程度。本報告從這個概念出發,加入新聞媒體和網民兩個司法界外部因素,考察了近年來圍繞政法工作消弭分歧、增進共識的誠懇努力和顯著成效,用紮實的數據揭示:十八大以來全社會的法制意識、法律素養有了很大提高,司法機關的程式正義和實體正義同步推進,提高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水準,人民群眾對法律、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的信心極大增強。
  
  特別是嫖宿幼女罪的最終被廢除,被各方視為立法機關不斷汲取民意“正能量”、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經典典例。司法機關重視輿論但不為其所動,也推動了“司法與輿論各歸其位”形成了廣泛共識,在多起輿情個案中既回應輿論關切、又堅持司法底氣的應對思路,越發為各方所認同。司法體制改革的迅速推進,重審疑案,平反冤案,得到社會輿論廣泛好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與網民在關注案情、輿情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克製表達,理性進行輿論監督而非情緒化發動“輿論審判”,有效地為輿情“撥雲見日”。
  
  該報告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不同輿論場域的共識度、輿論理性程度以及官方應對的輿論滿意度等維度出發,對過去一年傳遞法治“正能量”的政法輿情事件進行排行,並總結個案背後的輿論互動亮點與應對得失。報告指出,各政法機關尊重輿論監督,同時避免輿論審判,在與輿論的良性互動上釋放法治“正能量”,推動“良政”和“善治”;其中,司法改革、依法反腐、反暴恐和司法公開是在法治進程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防範冤假錯案、隊伍建設和律師執業權保障的輿論共識度和輿論理性程度與前些年相比也在不斷提升,但整體尚需增進共識、彌合分歧。
  
  第二部分則是從活躍度、傳播力和互動力等角度,對6個政法系統和法律類自媒體進行排行和點評,報告認為以“長安劍”為代表的政法新媒體在持續打破輿論溝通壁壘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地位。

資料圖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報告比對分析了政法輿論生態與一般社會議題的網際網路輿論“同中有異”,梳理出政法輿情的特殊演變規律,並對2016年政法工作的輿論生態建設進行了展望。報告預期,法官、檢察官、律師和法學專家之間正在打破職業壁壘,相互理解和尊重,新聞媒體和網民的法律素養也在不斷提高,政法輿論場上司法理性日漸增強,合力助推社會各界形成對法治權威和規則意識的敬畏,今後司法輿情將更多地表現為“撥雲見日”,而非“推波助瀾”。

  報告的附錄部分是2015年法治“正能量”典型個案輿情解讀。根據報告,“鄒碧華精神”獲習近平批示持續引發學習熱潮,“司改燃燈者”形象深入人心,引發“跨界”追悼、凝聚改革共識。根據報告,在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中,各級法院堅持司法定力和尊重民意並舉受到輿論一致肯定。在此案中媒體、法律共同體呼籲慎用死刑,但保留死刑仍是當下主流民意。

資料圖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十八大以來法律共同體輿論生態建設報告》發佈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