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浙南邊陲的溫州泰順,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區位條件差,山高路遠成為了幾十萬山區百姓發展的最大的難題。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泰順調研時留下了“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的九字方針。自此,一場聲勢浩大的“下山脫貧”行動在泰順縣吹響號角,拉開了泰順生態保護、除險安居、脫貧攻堅的序幕。經過近二十載努力,泰順通過下山移民、分流安置等方式,讓10余萬農民實現了異地搬遷、安居樂業,山鄉面貌也隨之發生巨變。
日前,記者來到了這個“共富大搬遷”的先發之地,看泰順是如何從“窮在山上,苦在路上”,蛻變到讓村民在家門口駛上共富“快車道”的。
分類施策,資源集聚,讓山上人願意下來
如果説泰順是全省“共富大搬遷”的先發之地,那麼司前畬族鎮便是先發之地的“先飛之鳥”。
19年前,司前畬族鎮帶動原峰門、黃橋、竹裏鄉一併納入建制鎮範圍,率先打破戶籍、農房、土地的限制,在全國首創實施了新移民模式——“一鎮帶三鄉”,依託司前鎮已有的公共資源、區域環境優勢,把周邊小鄉納入全局性規劃,形成“一盤棋”建設。
位於司前畬族鎮的峰門新村一期,正是這一模式的發源地。2004年,第一批安置房剛建成,222戶農戶就迫不及待搬進了新家,夏有紅正是其中之一。
“以前的老房子在山坳裏,年久失修,存在很多隱患,想來鎮裏辦個事也得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夏有紅回想起當年的情形,仍十分唏噓。她坦言,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自己也曾打過“退堂鼓”,擔心要是下了山,過得不好可怎麼辦。
為了讓村民們能有邁出大山的底氣,泰順縣根據搬遷對象意願和經濟條件,分類提供了自行購房、集中安置、廉租房等多種搬遷方式,並根據拆除危舊房的類型、建築面積、拆除時間節點,實行梯度獎勵辦法。這些政策的推行在大大降低村民搬遷成本的同時,提升了集聚效率。
“現在出行很便捷,菜場、超市、醫院都在家附近,政府的補貼也幫我們減輕了很多壓力,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夏有紅欣喜地説。
有了這次成功經驗,泰順縣又將災後重建、抗震抗臺、異地搬遷等工程有機整合,陸續實施了無區域生態移民區、抗震安居小區、鄉鎮異地避災移民小區“三個1.5萬”生態移民搬遷平臺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
如何讓搬下來的村民,住得自在舒服,成為當時泰順縣委縣政府亟待破解的新難題。
“陽光家園”小區是坐落在泰順縣中心地段的一個無區域生態移民區。所謂無區域,指的是這裡居住著從全縣各地偏遠山區、自然保護區等下山進城的居民。對於住戶韋開波而言,下山帶來的不僅是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孩子教育的高品質保障。
“原本的老宅在羅陽鎮鶴聯村的深山裏,已經屬於D級危房了。”韋開波告訴記者,那時山高路遠,兩口子又在外鄉打工,對於孩子的讀書問題,曾幾度犯愁。“現在好了,我站在家裏的陽臺上,都能看見孩子從學校放學。”韋開波打趣説。
“地廣人稀,資金與資源無法支撐公共服務全覆蓋,曾是我們的一大短板。”泰順縣縣長李劍鋒告訴記者,隨著大搬遷與城鎮化發展。縣裏的資源、資金由分散投放轉為統一謀劃,對公共服務的覆蓋提升有著很大幫助。
走過19年搬遷路,老百姓對下山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惴惴不安轉變為信心滿滿。據統計,目前,泰順已將35538戶農戶共10萬餘人遷往山下集聚安居,實現23個行政村和361個自然村整村搬遷,46個自然村自然消亡。
權隨人走,産業富民,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安居方能樂業。搬遷下山後,住房改善了,生活便捷了,可習慣腳踩泥土地的農民下山後該如何謀生?山上的地又該如何處置?
為此,泰順將“富民安民”的目光瞄準到身後那片綠水青山之中,以“農戶下山、産業上山”的可持續發展方式,建立起了“權隨人走”的農民權益保障機制,把搬遷群眾留在山上的土地、林地資源,通過租賃、流轉等方式發展農業特色産業。
自然村的消亡,帶來了産業的復興。下山搬遷後騰退出的深山密林成了司前畬族鎮徐宅村村民嚴立超發展養蜂事業的“甜蜜谷”。
記者在山林間見到嚴立超時,他正在逐一檢查搖蜜機裏的蜂板出蜜情況。“2005年前我一直在外打工,收入不算高。”嚴立超告訴記者,徐宅村山多人少,生態好、植被茂盛,養蜂條件一頂一的棒,搬遷後,自己成立了百花蜜蜂專業合作社,創建了品牌,成為村裏頗有名氣的“蜂王”,先後帶動村裏300多戶低收入農戶一起養蜂增收。
嚴立超無疑是泰順縣“農戶下山、産業上山”發展理念的受益者。放眼全縣,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同時,泰順積極實施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大力整合縣域特色優質農産品品牌資源,讓越來越多的山珍走出了大山,“搬家不搬田”的發展路子深入人心。
此外,面對搬遷後留下的山間舊屋,泰順縣鼓勵村集體對閒置資源進行集中收儲,走出了一條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盤活利用模式。
百丈鎮飛雲湖村依託宅基地改革政策,採用“農戶+集體+合作社”三方聯動,簽訂委託流轉協議,讓閒置房化身村民致富的“加油站”,“空心村”搖身成為休閒旅遊的度假村。
“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整個城鎮的基礎配套設施進行了改善,重點圍繞時尚體育小鎮這個主題,大力開展大眾體育,舉辦了騎行賽、游泳比賽、馬拉松賽等一系列賽事。”百丈鎮常務副鎮長林燕微説道。
如今,百丈鎮的好生態吸引了一批體育賽事落戶。全國青年U16賽艇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賽艇訓練營、中國溫州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系列品牌賽事相繼在這裡舉行,“百丈體育小鎮”已聲名鵲起。
人才回歸,三産融合,在家門口實現共同富裕
生態的復蘇、産業的發展,引得不少鄉賢人才回歸創業。
“我原先在福建做竹産業加工生意,2017年趕上縣政府招商,想都沒想就回來發展了。”溫州甬泰竹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正漢告訴記者,家鄉的毛竹存量大、品質好,在本地建廠發展可以減少運輸成本。“現在我這裡的工人70%都是本村人,不僅能為老鄉拓寬收入,還能省去員工宿捨得投入。”陳正漢如是説。
據了解,去年,“甬泰竹業”的年産值達到了8000多萬元,員工的平均年工資能有5萬元左右,技術型人員收入更高。
如今,司前鎮有近3000名下山村民在鎮裏的小微創業園、竹木産業加工園上班;泗溪鎮的來料加工點數量超過30家,帶動周邊鄉鎮2000余人就業……從“看天吃飯”到“朝九晚五”,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山美了,水秀了,路寬了,原本略帶冷清的村莊大變樣了,加之泰順縣76.94%的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準以上的環境空氣品質,“浙江生態第一縣”的美名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
“大搬遷是我們進一步深化‘兩山’轉化的有力助推,更是全面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泰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蘇志利説。
風景秀麗的左溪村地處珊溪水庫源頭飛雲江上游,是浙江省畬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村。2011年以來,村裏先後投入4000余萬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以村委牽頭形式成立了鄉村旅遊運營公司,將民宿進行統一品牌化管理,逐步形成了民宿集群産業鏈。
“你看我們村房子美、風景美,還有文化公園、文化禮堂呢。”左溪村村民藍雪燕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後毅然決定回鄉創辦民宿。“過去我們兩口子在溫州開小賣鋪為生,奔波一年也掙不到10萬塊,現在一年的收入能翻上一番,而且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顧得過來了。”藍雪燕説。
借大搬遷的機遇,泰順19個鄉鎮加緊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民宿經濟,盤活山林地、古民居等沉睡資源,招商引資,拓寬強村富民之路。此外,泰順縣還創新推出“雙百返還”機制,將經常性收入超收部分和土地出讓金凈收益100%返還給鄉鎮,進一步壯大鄉鎮經濟。
山上的産業紅紅火火,山下的日子蒸蒸日上。農民下山,産業上山,門前創業,進城就業,全新的共富模式已在這裡徐徐鋪開。
去年,泰順縣被確定為縮小地區差距領域全省試點。這個曾經落後的山區縣正以“奔跑者”的奮進姿態,奮力打造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26縣樣板。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泰順發佈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