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卮山起伏連綿,曹娥江波濤澎湃,位於浙江省東部、紹興市東北部的上虞是浙江省建縣最早的縣之一。這裡流傳著祝英臺、謝安、曹娥的故事,這裡也是越窯青瓷的源發地、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驛站”。
如今,這座文化名城正在發出越來越有力的心跳,通過全力打造青年發展型、全齡友好型、創業創新型、生態宜居型、文化包容型的“青春之城”,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上虞的歷史文化被描繪在動畫裏、框定在鏡頭間,向全國乃至海外發出上虞的聲音。面對20年前發出的“如果我們不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那麼舍我其誰呢?”的時代之問,集群發展主平臺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開發區聚合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層次人才,以産聚才、以才興産,推動未來産業、特色産業“多翼齊飛”。 在這座早期越窯青瓷的中心産地裏,青瓷在千年積澱的歷史與文化中又一次涅槃重生,成為匯聚、連結青年的密碼,延續著“人與瓷”的長青美夢。
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來到上虞,越來越多的青春産業在上虞集聚,創新的浪潮在這片虞舜大地上涌動,聚青春之力,奏響時代強音。
返鄉青年的追夢和反哺
高中的時候,葉子離開了上虞,大學時期,她在上海就讀戲劇影視導演專業。2009年,葉子大學畢業,輾轉了上海、寧波等幾個城市,她並沒有從事自己所熱愛的文化內容行業,而是奔波在各類商業策劃之間。“十年前,沒有辦法在上虞找到一份有行業發展前景的工作,都是實業、化工或者服務業,也沒有什麼機會。”
她期待著能在這片自己成長的土地上創造出不一樣的東西,在2019年,她看到了機會。2019年9月,上虞“e遊小鎮”成功驗收命名,小鎮聚焦以遊戲、動漫、影視、網際網路技術等為代表的數字文創産業。這讓想要回歸文化行業和家鄉的葉子心潮澎湃。“感覺在大城市一直是打工人的狀態,有比較強的壓迫感,可能更想要一個又能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又能舒適生活的狀態。”
動漫企業未藍文化是第一批入駐e遊小鎮的。2020年,上虞區政府來到位於北京的秀合傳媒開展招商考察,希望探索發展影視板塊的路徑。“浙江的影視行業原本就有熱島集聚效應,有象山和橫店兩個影視城,還有許多傳媒學院的影視人才,加上離上海、杭州都比較近。上虞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比較多。此外,這裡也是謝晉的故鄉,我們希望能傳承他對藝術的創新精神。”浙江秀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雷懌帆介紹。
正青春的動畫産業需要充滿創意和想法的青年人才,需要進行交流和合作的土壤。1999年出生的楊超正在上海參加國際品牌授權展覽會。2020年從攝影專業畢業後,他入職未藍文化。“本科畢業的租房補貼是1000元一個月,相對這裡的物價來説,力度比較大了。”
從事動畫行業是楊超一直以來的夢想,楊超是貴州人,從紹興市越城區的大學畢業後,他想先在上虞試一試,不合適再考慮杭州。三年間,他從技術崗位轉型,成長為市場發行人才。“在小鎮上,有比較多的動漫企業,這讓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嘗試不同的職業道路。”
與此同時,e遊小鎮積極開展“以商引商”,影視行業産業鏈越來越完善。“現在服務類公司有了,後期製作公司也有了,配音也能找到對口的公司製作,影視氛圍特別強”,雷懌帆告訴潮新聞記者。據了解,目前,e遊小鎮已入駐數字文創優質企業185家,吸引了新的社會階層人士3500余名。e遊小鎮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創新創業搭建了高品質的全産業鏈平臺。
2021年年底,楊超參加了首屆紹興市上虞區動畫繪製員職業技能大賽,通過比賽,他考取了高級動畫製作員的三級證書,也和來自其他動畫企業的同行互相學習觀摩。此外,通過政府牽頭和企業自主參與,楊超經常會前往各大影視節和世界級展會進行交流。“出差也不覺得累,感覺是自己不斷進步的過程,能結交更多人脈,了解更多新技術。”
青年人才們正用自己的方式敘説著上虞的歷史文化和嶄新篇章。由未藍文化打造的中國首部神話題材科普動畫《小神駕到》是上虞首部登錄央視的動畫片。越窯青瓷是怎樣燒制的?故事裏的曹娥江長什麼模樣?祝英臺為什麼要女扮男裝?通過這部動畫,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了解上虞。
雷懌帆告訴潮新聞記者,秀合傳媒將影視和文旅相結合,有兩部已播出的自製網劇是完全在上虞取景拍攝的,此外,還有新的項目將在上虞嶺南鄉覆卮山景區的梯田進行拍攝,“我們也會組織露營等文旅活動,帶動當地的旅遊發展。”e遊小鎮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這一片熱土。
在覆卮山景區邊的東澄村,15年間,25歲的諸詩羽親眼見證了鄉村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諸詩羽的父親在覆卮山景區半山腰開出第一家接待中心東澄山莊時,還不被人理解。隨著交通發展、村落修繕、設施完善、科技加持,如今,因“萬年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而聞名的覆卮山景區遊客不斷,三四十家民宿在周邊村莊拔地而起。
鄉村文旅的發展讓年輕人有了施展創意理念的土壤。大學畢業後,諸詩羽曾入職一家平面設計公司,眼看覆卮山民宿經濟的發展趨勢明朗,2021年,她辭職回家,成為東澄山莊主理人,也帶回新的經營理念。翻新成野奢風裝修,升級客房備品,增設咖啡吧、茶室、KTV、泳池、溫泉等娛樂設施,用一年多的時間,她將東澄山莊改造成一家小型度假民宿。今年國慶,全新的東澄山莊試營業,幾乎天天滿客。諸詩羽説,“95後”年輕人組成了自己的運營團隊,大家都對家鄉和精品民宿的未來充滿信心。
青春産業和青年人才的雙向奔赴
2020年底,從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博士畢業後,不少省內高校向章林炯拋出了橄欖枝,但相比教職工作,章林炯更希望能夠聚焦自己研究的新材料領域進行研發和創造。他表示,儘管杭州的城市規模更大,但對於化工類或材料類的專業來説,發展前景一般,“而上虞有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的産業基礎,精細化工的産業集群效應非常明顯,上下游銜接順暢,更利於新材料的應用推廣。”
31歲的章林炯現在是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特種新材料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他和團隊研究的聚苯硫醚是一種新型高性能熱塑性材料,在塗料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於工業界的防腐。“如果所在的地方沒有化工企業,很難做一個深入的推廣。而上虞有這樣的應用土壤,我們研究院和榮盛、閏土等染料龍頭企業都有著比較深入的合作。”他告訴潮新聞記者,産業集聚能夠縮短新材料從研發到投入使用的時間,而不用跑到更加內陸的地方進行推廣。而對於染料企業來説,新材料的出現能為它們解決防腐痛點提供新的方案,帶來明顯的效益。企業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也讓章林炯收穫了充足的成就感。
章林炯提到的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正是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前身。2019年1月,國家級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省級上虞經濟開發區全面整合,整合後,杭州灣上虞經開區規劃面積達17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企業1565家。
對於經開區內的企業,上虞給予了較大的政策支援。“從我們研究院成立之初的配套服務,到高精尖設備採購上的補貼,能看到政府在不斷推動新材料領域的發展。”
讓企業留在上虞的核心是將人才留在上虞,青年人才是推動新興産業發展的關鍵。章林炯告訴潮新聞記者,上虞區給予高層次人才80萬至200萬元不等的房票補貼或為期10年每年3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租房補貼,同時享受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以及子女就學、配偶工作安排、醫療保障、療休養等一系列服務保障措施。“像我是博士,能享受50萬的房票補貼,這可以大大減輕我安居的壓力,比較盡心地鑽研在我的課題項目裏”,章林炯説。
近年來,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圍繞“青春之城”建設主戰略,逐步構建以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産業和半導體裝備及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核心的“3+2”産業體系。在經開區工作了三年的章林炯有著深刻的感受:“之前的産業定位可能不是很清晰,這幾年越來越明顯了,1+1>2的産業集群效應非常顯著,像新材料和生物醫藥領域,産生了不少的隱形冠軍。”
據了解,2022年,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實現經濟總量215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産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1654億元和39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33%和14.53%。隨著國科中試基地、天大紹興研究院、高層次人才創業園等一批新的創新載體加快建設投用,青春的人才和青春的産業讓這一片土地充滿蓬勃的生機。
千年窯火中的青年傳承
作為越窯青瓷的發源地,上虞境內古窯址密布。2014年,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的瓷源文化小鎮在上浦鎮起步,在千年窯火的映照中,一個融合、共用、開放、時尚的特色小鎮逐漸形成,讓上虞重煥翠色。在沉睡千年後,越窯青瓷正成為上虞匯聚、連結青年的獨特秘籍。
顧氏越窯創始人顧少波生於1988年,是上虞“最年輕的越窯青瓷傳承人”。 2019年,顧少波在瓷源文化小鎮創辦起越窯青瓷基地,集聚青瓷資源,並將青瓷符號融入到日常的生産生活中。“器物要和美學生活聯繫,我想用青瓷這一古老載體,反映當下時代特徵,讓産品‘更有溫度’。”顧少波説,擺脫“器皿”這個固定標簽,青瓷可以呈現出更多樣的形態。
在下管鎮的青山綠水間,顧少波將青瓷融入藝術鄉建,去年剛建成的“管溪上”已成為聚集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年輕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體驗青瓷技藝,在越窯青瓷主題餐廳用餐。”顧少波説,10月21日,“管溪上”還將舉辦一場音樂節,500個預約名額早早被搶光。
青瓷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結合,今年,顧少波又在上虞市區開辦青瓷主題體驗店——“青瓷生活空間”,將手作青瓷、青瓷藝術展覽、青瓷歷史書籍、休閒娛樂融為一體,“青瓷不僅能做茶具,也能做咖啡杯,這種融入現代生活方式的陶藝體驗很受年輕人歡迎。”顧少波説,每逢節假日,源源不斷的年輕人從寧波、杭州、上海等周邊各地前來上虞,感受青瓷文化。
瓷源文化小鎮則成為全國各地高校美術系等相關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踐基地。2021年,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開展“春暉計劃”,邀請全國各地6支高校團隊入駐小鎮,圍繞上虞文化開展陶藝創作;今年,“青春計劃”青年陶瓷藝術設計大賽在小鎮開啟,向全國徵集到超千件陶藝作品;今年夏天,中韓藝術家創作營也在此啟幕,中韓兩國一批藝術家和高校教師走進小鎮交流、創作……
綿延千年的青瓷文化成為一例津渡,把傳統擺渡到現代,把青年力量匯聚到上虞。在濃郁的青瓷文化的感召下,一些年輕人就此留了下來。2021年,“95後”王佳鈺在碩士畢業一年後來到上虞瓷源文化小鎮,加入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這個長沙女孩感嘆説:“瓷源文化小鎮為陶藝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環境和創作氛圍,研究院還擁有不少前沿的高科技陶瓷設備,很吸引我。”
王佳鈺説,研究院的工作人員七成以上都是“90後”年輕人,“其中一位就是2021年來小鎮進行陶藝創作後,留下工作了。”顧少波也帶領著一支年輕團隊,目前,他有七八位學徒,最小的18歲,其中三四位從河南遠道而來,“希望今後他們都能在這裡開出個人工作室。”
針對青年創業者,瓷源文化小鎮已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如免租兩年、裝修補貼等。“年輕人是未來瓷源文化小鎮的造血細胞,只有他們不斷傳承和發揚,青瓷文化的生命力才能永竭不衰。”顧少波期望,未來,小鎮能聚集、培養更多的陶藝人才,併為創業者提供“原料基地”、“眾創空間”、“越瓷匠人團”等服務和支援。王佳鈺也對此充滿期待,“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這裡交流、創作,讓創意在這裡落地生根。”
如同越窯驚艷世人的青色秘影,在傳承與創新中,在城市和青年的雙向奔赴中,上虞正重獲新生。奔流不息的曹娥江畔,一座近悅遠來、活力十足的“青春之城”正在杭州灣大灣區的金南翼冉冉升起。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 潘璐 張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