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灣碧水繞城來!嘉興全力推進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建設
發佈時間 | 2023-10-17 08:53:15    

   白色的鬍鬚,扁扁的小腦袋,咖啡色的“漂亮衣裳”……日前,在平湖,人們驚喜地發現了一群稀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獺。它們在湖中暢遊,愜意地休憩、捕食,時而潛水,時而探頭,非常吸睛。

  作為生態系統重要指示物種,水獺對自身棲息地的破壞和水污染會非常敏感,能夠在嘉興現身,顯示的是嘉興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近年來,嘉興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水環境綜合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截至2022年底,國控、省控、市控地表水斷面三類及以上水體比例從2012年的0上升到2022年的100%,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100%達標,連續兩年榮獲“大禹鼎”銀鼎。

  構建人水和諧親水圈

  金秋十月,來到位於海寧市袁花鎮濮橋村的萬里橋港河道整治現場,只見這裡的景色煥然一新:河道開闊順暢,兩岸建成了生態護岸,岸邊還有休閒步道、親水準臺,不時有村民來此散步,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躍然眼前。

  “自從河道整治後,這裡的景色美了不少,環境也變得乾淨整潔了。”村民徐大伯樂呵呵地説。

  就在去年,這裡還是河道不暢、水質渾濁、兩岸灌木叢生的模樣。

  為進一步加強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提高水生態修復能力,海寧將萬里橋港與對方橋港、李家浜共同列入水美鄉鎮建設項目,堅持生態優先、系統治理、標本兼治,以實際行動改善生態環境。

  通過整治提升,河岸功能不斷釋放,河道淤積、水質差、環境亂等問題得到了徹底改善。如今,這裡河流清澈見底,兩岸綠樹成行,成了村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門口就有一個小公園,平時晚飯後我都會來涼亭裏跟鄰居聊聊天,這裡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特別好。”家住談橋村的李敬業告訴記者,自從家門口的水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後,大家都讚不絕口。

  “當前我們正進一步開展河道整治建設,努力構建人水和諧的親水圈,讓群眾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袁花鎮相關工作人員説。

  推進稻田退水“零直排”

  夕陽西下,走進平湖市廣陳鎮龍興村趙家兜灌區,一條條生態溝渠交錯相連,織出了一張鋪天蓋地的綠色網。這是嘉興探索實現稻田退水“零直排”,將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進行到底的生動寫照。

  在這裡,“生態溝渠+生態塘”的模式被運用得“爐火純青”。退養魚塘串並、打通後,變成一個生態塘,種植水生植物,形成生態緩衝區,池塘水通過泵站依次進入灌溉渠道、稻田、生態溝,最後回流到生態塘,過濾凈化後又回用到稻田裏,實現稻田退水的迴圈利用不外排,真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帶來節水與水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

  龍興村的葉家浜是一條斷頭浜,隨著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的深入推進,葉家浜愈發綠意蔥蘢。河浜兩側,水生植物十分茂盛,河中還漂浮著一塊塊生態浮島,更有水下森林清晰可見。

  “利用入河口的斷頭浜作為生態涵養緩衝區,創新整合模組化水下森林、結構化浮動濕地,水下森林中的沉水植物不僅能吸收凈化大量的氮磷養分,還能提高水體透明度、美觀度,形成兼具生態與美觀效用的濱水景觀。”平湖市治水辦治水科副科長方貞介紹。

  在嘉興,龍興村並非個例。隨著困擾多年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被破解,嘉興水質越來越好,碧波盪漾、魚翔淺底的景象不再只存在於回憶中,正慢慢走進現實。

  治水攻堅步履不停。眼下,嘉興正以建設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為總抓手,進一步走深走實治水新路徑。“我們將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系重構並重的治水新模式,重現江南水鄉風貌。”嘉興市生態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原文標題:碧波盪漾的美景從回憶走入現實 嘉興全力推進全國水生態修復試點城市建設)

來源:南湖晚報    | 撰稿:記者 唐瀟倫 通訊員 黃妙妙 王思佳 石佳葉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