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跟著“飛飛”,探尋亞殘運美學文化
發佈時間 | 2023-10-18 08:52:35    

   競技體育盛會如何展現深厚的文化內涵?從杭州亞運會到亞殘運會,中華文明的無窮魅力始終閃耀。

  杭州亞殘運會倒計時5天之際,我們從西湖邊出發,尋找那些無處不在的亞殘運會標識,開啟一場亞殘運美學文化探尋之旅。

  眼下,杭州亞殘運會吉祥物“飛飛”儼然是街頭巷尾最閃耀的明星。斷橋邊,新上崗的“飛飛”展翅飛揚,成為西湖景區一道新的風景線,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拍照打卡。街邊墻上,貼著各種運動造型的“飛飛”,乒乓球、射箭、輪椅網球、坐式排球等亞殘運會項目被“飛飛”用最具代表性的動作定格,展現了亞殘運會每個單項體育賽事的精彩瞬間。

  作為傳遞幸福佳音的使者,“飛飛”的設計靈感源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三青鳥,融合杭州歷史人文和科技創新,承載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企盼。從“飛飛”雙翼延伸到臉頰的是良渚文化標誌紋,揚起的翅膀展現了力的美感。其設計者、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李潔説,希望通過展翅欲飛的狀態,展現五千年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的崛起,也希望“飛飛”能給亞殘運會的運動員帶去快樂和勇敢。

  如今,從良渚飛來的“飛飛”穿越歷史,帶著希冀與我們每個人邂逅。李潔表示:“‘飛飛’的第一個‘飛’,寓意天高任鳥飛,代表著人類社會包容、尊重、友愛的良好氛圍;第二個‘飛’,體現的是殘疾人運動員追逐夢想、飛躍自我的精神。”

  在大街小巷,亞殘運會會徽和口號,總和“飛飛”相伴出現。

  從斷橋一路往北走,公交站的背景牌上,亞殘運會會徽“向前”和口號“Hearts Meet, Dreams Shine”(心相約,夢閃耀)映入眼簾。

  坐著輪椅的殘疾人運動員勇往直前,10條半弧形的線條勾勒出賽道,由紫到紅再到黃色漸變,下方是舉辦城市名稱和舉辦年份的印鑒——杭州亞殘運會會徽的整體格調、色系與亞運會會徽相一致。其設計者、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陳正達説過,這樣的設計恰是展現了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在同一個賽場和賽道,體現了體育運動中所有運動員的平等。

  “心相約,夢閃耀”的口號也與亞運會主題口號在核心內涵和整體風格上和諧呼應,意在傳遞平等尊重、相知相融、攜手圓夢的人文情懷,承載著殘疾人戰勝困難、完善自我、創造幸福的期盼。

  如今,在全省各地,亞殘運美學文化標識隨處可見,亞殘運會的賽事氛圍日益濃厚。

  記者採訪中遇到一位搶到亞殘運會賽事門票的大學生,她的背包上挂著“飛飛”的挂件,計劃接下來去看一場盲人門球的比賽。提到亞殘運會的系列文化標識,她説印象最深的是火炬“桂冠”,“前兩天看到火種坐高鐵來杭州,覺得很新奇,搜了一些資料發現,原來背後的文化如此深厚。”

  從良渚玉琮和杭州市花桂花出發,這支流線型身姿、通體月桂黃和虹韻紫交相輝映的火炬由此誕生。仔細看,火炬“心臟”位置嵌入了玉琮形象設計,顯承上啟下態勢:向上共生,點滴星光迸涌金桂華浪,鑄就炬冠;向下延伸,綿長文脈散發智慧之光,匯成炬基。

  與火炬一脈相承的,還有亞殘運會獎牌“桂子”。“山寺月中尋桂子”,從取名開始,獎牌就蘊含江南意境和浪漫色彩。把良渚玉璧與桂花相結合,“桂子”將在丹桂飄香的金秋十月,為所有參賽運動員送去美好祝福。

  獎牌上,靈動飄逸的桂花飄撒在亞殘運會會徽周圍,每一粒灑落的桂子就好比殘疾人運動員奮勇向前、挑戰自我而獲得的一枚枚獎牌,也代表運動員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綻放生命的運動精神。玉璧也是設計團隊開始就選定的意向之一,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著美好的意願和高貴的品質,與獎牌結合有珠聯璧合之意,寓意中華文明和合與共、和諧共生,象徵著亞洲多元文化的交融。

  歷史長河奔騰,文化始終生生不息。中華文明迸發的生命力在亞殘運會如繁花般盛開,並以各種形態活躍在當下的生活日常。

  “我們都一樣,載夢遠航;我們都一樣,永不徬徨;我們都一樣,為夢閃亮。在生命奔騰的路上,往愛的方向,渴望遠方,倔強成長,傲然綻放。”亞殘運會歌曲《我們都一樣》越唱越響亮。“兩個亞運,同樣精彩”,這首歌寄託了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勇敢追夢的心願。詞作者應憶航告訴記者:“殘疾人運動員站上賽場需要經歷更多挑戰,他們的心靈是強大美好的,他們和健全人一樣都渴望夢想,想要勇敢飛翔。希望歌曲能唱出廣大殘疾人在社會關愛下跨越重重阻礙、揚起風帆自由歌唱的心聲。”

  此外,《最棒》《共同的榮耀》《生命的力量》等為亞殘運會譜寫的歌曲,也在被傳唱。悠揚的歌聲,觸動著人們心底深沉、柔軟的情感,為亞殘運會注入力量。

  電影、展覽等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都讓亞殘運會的文化內涵愈發深厚。歷時5年拍攝,記錄多位浙江殘疾人運動員訓練、生活、拼搏的紀錄電影《水讓我重生》即將上映,以期為出征亞殘運會的運動員吶喊助威;“超越與夢想”殘疾人主題攝影作品徵集正在舉行,希望生動展現亞殘運會拼搏奮鬥的精神……

  這場亞殘運美學文化之旅,遠沒有結束。記者一路走來發現,亞殘運會的文化內涵已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日常。我們期待著,9月22日亞殘運會閃亮登場後,再共同續寫更加豐富精彩的亞殘運會故事。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沈聽雨 姜曉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