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浙江首次記錄 國際瀕危鳥類“紅胸黑雁”亮相龍港濱海濕地
發佈時間:2023-10-20 09:56:20    

   隨著遷徙季的悄悄來臨,溫州市龍港濱海濕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候。

  從壯觀的雁鴨群到優雅的白鷺、白琵鷺,再到小巧的鸻鷸,它們匯聚在這裡,構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畫面。

  近日,有攝影愛好者還拍到了一隻罕見的紅胸黑雁,這是這種“鳥類稀客”首次現身龍港濱海濕地,也是浙江省第一次記錄!

  金秋暖陽下,龍港濱海濕地內,雁鴨、白鷺時而悠閒覓食,時而草叢裏展翅飛出,靜謐的濕地十分熱鬧。龍港濱海濕地位於龍港新城圍墾區內,現有保護面積近3000畝,為鳥類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和豐富的食物來源,是許多遷徙水鳥的重要棲息地和轉机站。近日,隨著氣溫降低,來自西伯利亞以及我國北方地區的部分冬候鳥陸續到達龍港濱海濕地。

  溫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方明和是溫州資深“追鳥人”之一,他用相機記錄過320多種鳥類。臨近一週,他一直在密切觀察抵達候鳥的種群、數量、覓食棲息情況。觀測發現,越冬候鳥主要是白額雁、黑臉琵鷺、白腹鷂、白琵鷺等。他説道:“隨著北方氣溫繼續下降,抵達龍港新城濕地的候鳥將持續增加,預計11月中旬將達到高峰。”

  冬候鳥的到來令龍港及周邊縣市的攝影愛好者非常激動。他們攜帶著望遠鏡和相機,聚集在濕地周圍觀鳥,追隨這些遷徙的候鳥,記錄它們的美麗瞬間。近半個月,來自平陽縣的攝影愛好者葉虎時常在龍港濱海濕地拍攝越冬候鳥棲息、覓食。10月12日,他在濕地意外拍到了國際瀕危——紅胸黑雁。説起這次偶遇,葉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當時,我觀察淺灘上的一群雁類在覓食,突然,一隻與眾不同的雁類從幾隻大雁身後閃出,在水面遊弋。這只雁類個頭比大雁小得多,目測只比家鴨大一點,紅胸黑背花臉。”葉虎説。這只雁類照片在攝友圈幾經轉發後,被業內資深觀鳥人發現,確認了這只闖鏡的不速之客是紅胸黑雁。

  “這是這種“小個子”雁類第一次光臨龍港濱海濕地。它的遷徙線路不經過我國,所以在我國屬於偶爾來越冬的“迷鳥”,在龍港能看到它們,實屬幸運。”方明和告訴記者,紅胸黑雁是來自北冰洋一帶的冷水雁類,體型比大雁、豆雁等雁類明顯要小。但與雁類的羽毛多以灰色為主不同,紅胸黑雁的羽毛有栗紅色、黑色、白色3種顏色,是雁類中最艷麗的一種,堪稱雁類的顏值擔當。

  紅胸黑雁的出現,讓沉寂的濱海濕地熱鬧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孔先生從杭州趕來,已在濕地整整守候了三天。10月19日上午,他的守候也終於有了回報。翻出相機裏的照片,他興奮地説,紅胸黑雁覓食、展翅、飛翔的照片全都拍到了,絕對不虛此行。來自福建的這兩位年輕攝影愛好者也向記者分享了成果。他們表示,鳥類是衡量環境品質的精準指標。龍港濱海濕地孕育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是他們見過保護較好的鳥類保護區。對於這樣的灘塗濕地生態系統,政府應該繼續加大保護,吸引更多鳥類前來越冬。

  其實,珍惜和瀕危鳥類物種在龍港被發現並非首次。2022年9月12日,一隻黑腰濱鷸在龍港濱海濕地被浙江自然博物院工作人員、資深觀鳥人嚴志文發現。此前,黑腰濱鷸在我國從未被發現和記錄過。

  近年來,龍港堅持在新城濱海區域構築陸海聯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對海堤內外側進行生態改造,加強對圍墾區生態濕地整合優化管控和棲息環境保護建設,為候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棲息場所。每年春秋季龍港濱海濕地有大量鸻鷸來棲息覓食,冬季則是眾多雁鴨類和鷗類的樂園。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殷誠聰 共用聯盟·龍港 方崇傑 陳偉 林傳帥 攝影 王曉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