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生命,在拼搏中綻放精彩 浙江推動殘疾人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 | 2023-10-19 08:42:34    

   “浙江力量挑大梁!”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有69名浙江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規模和人數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衝在前,當主力的底氣源於浙江殘疾人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從培育競技人才到普及全民健身,從改造硬體設施到升級軟體服務,從完善政策保障到創新體制機制……近年來,浙江大力推動殘疾人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在體育運動中收穫自信與健康,讓生命在拼搏中綻放精彩。

  自強拼搏 創造輝煌

  位於杭州的黃龍體育中心裏有一幢“冠軍樓”,收藏著許多浙籍奧運冠軍的專屬手印,每一個手印都蘊含著浙江人民深深的敬意。其中就有一大批浙江殘疾人運動員留下的“高光印記”:

  雪梨殘奧會,游泳運動員尹建華獲2金2銅,實現了浙江運動員在殘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第23屆夏季聽障奧運會,姚妲妮和隊員一起為中國隊首次斬獲此項賽事羽毛球團體項目金牌;第二十屆聾奧會,史冊一人獨得乒乓球項目3枚金牌而一鳴驚人……

  浙江殘疾人運動員在國際重大體育賽事上的榮耀時刻動人心弦,他們共同創造的輝煌成就振奮人心:東京殘奧會上獲7金9銀7銅,破5項世界紀錄;雅加達亞殘運會獲29金12銀2銅,金牌數和獎牌數均居全國第一;北京冬殘奧會上獲2銅,首次參加冬殘奧會即實現獎牌“零”的突破。一組組亮眼數據,一個個閃光表現,是我省殘疾人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生動注腳。

  收穫獎牌、打破紀錄固然精彩,賽場上,浙江殘疾人運動員所展現出的自信頑強、樂觀堅韌的品質更為珍貴——

  “神騎小子”李樟煜,幼年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腦癱,但他沒有向命運屈服。自從開始專業自行車運動訓練以來,李樟煜一年裏有300多天是在訓練場上度過,平均每年騎行約2萬公里,憑著頑強的毅力,他騎出了人生新軌跡。為了快一秒抵達勝利的彼岸,“無臂蛟龍”王李超一次又一次地用頭撞擊冰冷堅硬的泳池壁,他以常人難以想像的付出,證明即便失去雙臂也能踏水攪浪,成為泳壇王者。

  一次次艱難的跳躍、一次次激情的衝刺,浙江殘疾人運動員把人類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進取精神定格為一個個具體而感人的瞬間,傳遞出“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這種對於生命的生動詮釋早已超越了比賽本身,也讓他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當杭州亞殘運會的號角吹響,69名浙江殘疾人將衝擊新夢想、新高度。這一次,他們又會給世界帶來哪些驚喜和感動?我們期待滿滿。

  凝聚力量 攜手前行

  競技體育沒有捷徑可言,浙江殘疾人運動員閃耀各個賽場,離不開他們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也離不開多年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攜手推動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和沉澱。

  訓練場是運動員走向領獎臺的起點。位於杭州臨平塘棲的國家盲人門球訓練基地,是由民營企業籌辦的國家級殘疾人體育基地,企業提供場地和經費,當地政府給予企業補助和稅收方面優惠,運動員在這裡可以安心訓練,穩步提升。這場暖心的“雙向奔赴”成就了無數人才——從2008年到2022年,基地一共走出了20多名殘疾人體育運動世界冠軍,成為不折不扣的“冠軍搖籃”。作為杭州亞殘運會兩座獨立競賽場館之一,基地場館已完成新一輪無障礙改造,融入了語音提示器、智慧服務樁、明盲對照導覽圖等一系列設施。

  據了解,目前,我省已有2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建設品質水準走在全國前列,日益完善的訓練設施為運動員提供優質服務和保障。

  充沛的人才儲備、科學的梯隊建設,是競賽水準不斷提升的基礎。為挖掘出更多殘疾人運動員好苗子,讓他們成為在賽場上發光的“金子”,浙江省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常態化組織專家團隊奔赴全省各地選拔殘疾人運動員後備人才。去年,他們從兩萬多人中精心篩選出200人左右的優秀苗子進行試訓。我省還積極鼓勵專業隊退役運動員到殘疾人體育集訓隊開展教學活動,形成“傳幫帶”的優良傳統。

  賽場上摘金奪銀,需要賽場下真金白銀的投入和真心實意的付出。近年來,我省從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給予殘疾人體育事業大力傾斜和支援,相繼出臺了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管理辦法、體育集訓經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優化服務供給。同時,我省加快推進殘疾人體育改革,探索推進省隊市辦、省隊縣辦、省隊校辦和民辦公助等模式,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

  把設施建起來、把隊伍拉起來、把政策用起來,來自各方面、各環節的配合聯動,形成了浙江殘疾人體育的機制優勢和綜合實力。

  殘健融合 共創共用

  發展殘疾人體育事業,追求的不僅是競技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進全民健康。

  近年來,“殘健融合”“殘健同行”成為浙江殘疾人體育工作的熱詞,這一理念倡導給予殘疾人像健全人一樣更多公平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

  來自嘉興南湖的90後姑娘陳姿麗自幼因車禍導致肢體損傷,雖身有殘疾,但她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運動達人”,騎行、徒步、打籃球、游泳等都不在話下。從走出家門到體育健身場地,一路上無障礙通行,讓她可以盡情享受運動快樂。

  有愛無礙。早在2018年,省政府就頒布了《浙江省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辦法》,推動完善社區文化、體育、養老、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服務功能。此後,浙江每年把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老年人適老化改造、重要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改造等納入民生實事項目。

  與此同時,我省各地殘聯積極組織開展體育活動,推廣各類運動項目,在全社會營造濃厚健身氛圍。

  杭州市的殘疾人輪椅柔力球、寧海縣的殘疾人桌上冰壺球、諸暨市的殘疾人空竹操、舟山市定海區的校園陽光籃球康復操等群眾性體育項目,深受殘疾人歡迎。據統計,過去五年,僅“殘疾人文體活動進社區”就開展了近3000場。日益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增強了殘疾人的健身意識,養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省將殘疾人文化體育納入文化浙江和體育強省建設,深度融入公共文化體育惠民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和各類文化體育服務。完善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和標準,高品質開展殘疾人文化、體育健身點(基地)建設……浙江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定下的一個個目標,讓殘疾人體育迎來又一個春天。

  體育,是個巨大的舞臺,讓殘疾人展示自我、豐富人生;體育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的溫度和幸福感。乘著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的東風,浙江殘疾人體育事業將開啟新的精彩篇章。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李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