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最美”風景為何越來越多?杭州用十年告訴你一個答案
發佈時間:2023-10-20 09:57:41    

   今年夏天,很多人都記住了一個代表著善意和溫暖的名字——彭清林。

  6月中旬,就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前,他從12米高的西興大橋一躍而下,跳出了堪比亞運會跳水項目的“最美漣漪”。讓圍觀群眾不禁感慨:杭州,還是好人多!

  杭州的好人為什麼多?這個問題如今有了一種頗具特色的回答——因為這座城市從不辜負好人。

  從“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最美爸爸”黃小榮、“最美校長”陳立群,到“最美小哥”彭清林……當“最美”人物出現時,杭州總是高度重視、倍加呵護。

  從2013年以來,杭州每年舉行“最美人物”、平民英雄、道德模範等一系列選樹活動,在“最美”導向下,杭州“最美”基因滲入人心,“最美”花朵次第綻放,“最美”成果越來越多,一個個“最美杭州人”的動人故事,讓杭州變得更加溫暖。

  十年,從“盆景”到“風景”

  當一個兩歲的孩童從十樓落下,是應當袖手旁觀還是勇往直前?

  危急時刻,年輕媽媽吳菊萍交出了自己的答案——奮不顧身衝過去,用雙臂托舉起生命的希望。她的勇敢一舉引發了社會的反響,由此催生了網路熱詞“最美”。她也因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美媽媽”。

  十年前,杭州將年度“最美人物”頒給了“最美媽媽”吳菊萍,杭州的“最美”故事從此開始書寫。

  “最美”故事誕生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裏。

  2023的除夕夜,已經是孔勝東堅守在義務修車點的第5個除夕。而上一年的除夕,他則在自己駕駛的28路公交車上度過,這也是他堅守司乘崗位的第24個除夕,1986年至今整整37年,近2000個週末的夜晚,孔勝東沒歇過一次,為市民義務修車超過3萬輛,使用材料費達數萬元,深受市民的歡迎和讚揚。

  “最美”故事也出現在危急瞬間。

  “最美爸爸”黃小榮為救溺水女童,從近5米高的堤壩上一躍而下;“最美司機”吳斌面對突如其來的鐵塊,強忍劇痛奮力一剎,守住了一車24人的生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無數個平凡又不凡的身影,讓整座城市為之震撼。

  一個個動人的“最美”故事猶如一座座盆景。十年,從盆景到風景,“最美”逐漸融入杭州的城市底色,如今的杭州,不光有湖山之秀,更美在“氣質”。

  十年來,杭州持續擦亮“最美”品牌,先後涌現出了“時代楷模”1名、全國“誠信之星”1名、全國道德模範7名、浙江省道德模範25名、杭州市道德模範180名、“中國好人”40例、“浙江好人”300例……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最美杭州人。

  在杭州,最美人物群像日益壯大,他們樹立起一面面旗幟,打響了“最美杭州”精神文化品牌,逐漸形成“人人崇德向善”的群體共識。

  十年,從杭州走向全國

  種子一旦播下,便會蓬勃生長。十年間,杭州的“最美”現象已是俯首可拾。

  川流不息的馬路上,總是主動停在斑馬線前的車輛讓人心頭一暖。從杭州市文明辦推出“文明從腳下起步”活動起步再到2016年3月,《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頒布,首次將斑馬線上禮讓行人等文明行為規範列入再到2017年推廣到全國。杭州街頭的文明一讓,成為了一道引領全國的“最美”風景線。

  “現在都是自覺停下來等。”一位杭城計程車師傅這樣説。截至2023年5月,杭州市區主要道路斑馬線前的禮讓率已達94.86%,公交車禮讓率達99%。“禮讓斑馬線”已經成為杭州司機一種習慣。這一文明理念與共識,也在全國多地開出了文明的果實。

  事實上,杭州倡導推行的文明禮儀遠不止於此。

  亞運期間,在杭州的交通要道、亞運場館、景區景點、大街小巷,無數不計回報、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全心全情全力投入,化身為一顆顆螺絲釘,穩固著亞運會大框架。從資訊諮詢到語言翻譯再到交通引導,只要有需要,他們就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參賽運動員和八方來客感受到東道主的熱情、賽場內外的溫暖。

  志願者的笑臉,就是這座城市最好的名片。為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早在2020年4月,杭州市就推出“文明幫幫碼”,借助數字技術的力量,深耕城市文明底蘊,延伸文明實踐觸角,讓善意不斷流動和和生長。

  春雨潤物細無聲。在“最美”導向下,西湖邊不斷升級的“最美人墻”、從18個到近5000個的孝心車位、愛國主義紅色公交專線、武林大媽們的紅馬甲和微笑亭…一系列“最美”現象無一不在述説著杭州的城市高度,成為杭州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最佳注腳。

  十年,從引導到帶動

  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的“最美”都集聚在杭州?或許正是因為這座城市展露出一種不辜負好人的姿態,引導著一種向善向美的社會環境。

  每當“最美”事件出現,市民群眾、新聞媒體、政府部門紛紛傳頌、點讚、表彰,很快放大“最美”的聲量,形成全社會的同頻共振。

  “最美小哥”彭清林救人後,杭州市公安局授予其一等治安榮譽獎章;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他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獎金30000元;杭州市文明辦授予彭清林“杭州好人”榮譽稱號。上城區文明辦授予彭清林上城區“時代正音·榜樣力量”典型人物稱號;上城區望江街道聘請彭清林為望江街道迎亞運志願服務紅旗手。

  從宏觀上看,杭州先後出臺了《杭州市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40多個規範性文件、下發了《杭州市道德模範關心關愛制度若干規定(暫行)》,各區、縣(市)制定相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了關愛“好人”的相關保障激勵措施,為更多的人做好事、獻愛心、行義舉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2021年《關於修改<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決定》通過表決。杭州鼓勵向善向美有據可行,有法可依。

  杭州依法鼓勵善行,樹立人們對道德文明的信心與信仰,引導社會形成良好道德風尚,讓更多的百姓變成踐行者,使“最美”成為社會常態,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

  以杭州每年舉行“最美人物”選樹活動為例,從2018年開始,杭州每年都舉辦敬老愛老助老“最美”系列選評活動,至今已經選樹出千余位敬老愛老助老典型。

  就在不久前舉行的亞運會火炬傳遞儀式上,彭清林還與吳菊萍、孔勝東等“最美”人物一起,成為了光榮的火炬手。

  “我怎麼就成了亞運火炬手了?” 拿到火炬的那一刻,彭清林仍然覺得不真實,但對於未來的道路,他又無比確定,“亞運會的火炬也是‘正能量’的火炬,希望它一直在大家的生活中傳遞。”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 陳穎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