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補山區26縣共同富裕“短板”,浙江下重棋
發佈時間:2022-05-14 13:06:15    

   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浙江將“重棋”落在山區26縣。日前,浙江市場監管局對外發佈《市場監管賦能山區26縣跨越式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方案》提出包括“便利市場準入”“提升企業品質管理能力”“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加大智慧財産權創造支援力度”“提升商品市場發展能級”和“推動重點産業品質提升”在內的26條具體支援舉措。同時,結合各縣個性化需求和發展基礎,編制“一縣一策”清單,進一步打開浙江山區26縣市場主體壯大、供給品質提升、富民産業發展、經濟效率優化的通道。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稱。山區26縣主要位於浙江南部,分佈在衢州、金華、台州、麗水和溫州市。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2021年,山區26縣固定資産投資29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增速比全省高1.0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分別增長22.8%和16.6%,增速比全省分別高5.0和2.7個百分點。

  另一組數據是:2021年,浙江杭州和寧波有7個縣(市、區)GDP超過2000億元,而山區26縣中GDP最高的溫州平陽縣僅為600.51億元,最低的景寧縣GDP僅為80.67億元。

  此前印發的《浙江省山區26縣跨越式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爭取到2025年,26縣每人平均GDP超過全省平均的70%,達到全國平均水準。

  “浙江是全國縣域經濟發展最好的省區,全省有50多個縣市,其中有多達26個屬於人口流入型縣份,流入最多的是義烏。”財經評論員徐浩平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除上述人口流入型縣份外,其餘的蒼南縣等27縣市為人口流出型縣份,“但考慮到溫州人、台州人、金華人早就有外出經商的傳統,這些地市所屬的一些縣份表現為人口流出型縣份並不代表這類縣域經濟落後,人口均流出十幾萬的溫州市蒼南縣、永嘉縣就是這類縣份代表”。

  在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傳林看來,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是,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縣與縣之間、區域與區域間差別顯著。同時,工業佔比下降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基礎或將受到衝擊。

  “此外,産業鏈條向兩端延伸程度不足,陷入價值鏈‘低端鎖定’的困局。”鄧傳林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進一步分析稱,當前浙江等地的縣域工業多處於微笑曲線中低端,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大企業輕小企業、重大項目輕小項目、産業鏈條不完善、技術層次低、專業化分工水準低、配套協作能力差、品牌競爭力弱等問題,最終導致地區的産業鏈企業“群”而不“聚”,産業集群協同效應弱,處於産業價值鏈中低端,綜合競爭力弱。

  “營商環境也存在短板,‘招大引強’不具區域吸引力和競爭力。”鄧傳林指出,目前,縣域政務環境、市場環境、“雙創”環境及誠信法治環境等方面建設仍待提升,如政務環境方面,行政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政策缺位、不精準、不落地、不連續;服務人員專業能力不強;部門間統籌力度小仍舊是多個縣域存在的問題。

  對此,《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市場監管賦能在市場主體、品質品牌、生態優勢、創新創造、消費環境和特色産業這六個方面的主要目標和量化指標,力爭實現市場主體量質齊升,山區26縣年均新設立市場主體20萬戶以上、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小微企業培育庫企業數增長20%;品質品牌提檔增效,“品字標”企業達到800家以上,“浙江製造”標準總量達到600項以上,品質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山區26縣全覆蓋。

  “由於區域和産業發展不均衡,山區26縣一定程度上是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短板’。”徐浩平表示,但換句話説,這也意味著山區26縣的經濟提升空間大,發展潛力大,只要政策得力,發展速度也能超過發達地區。

  根據今年3月13日,浙江經信廳發佈的《浙江省産業鏈山海協作行動計劃》,到2023年,協助山區26縣招引重點産業鏈項目100個以上,培育新上規企業500家;到2025年,分別達到200個以上和2300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100億元的縣達10個。

  “一般龍頭企業具有資金、技術、品牌和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而山區26縣擁有資源、土地等方面的優勢,最好兩者能有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徐浩平如是説。

  徐浩平認為,長期以來,浙江持續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引導發達地區與山區縣幫扶合作,已積累很好的經驗,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種重要方式。後續需要注意的是,類似區域合作一定要遵循産業發展的邏輯,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律,建立在雙方互有合作意願的基礎上,才能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效果。

  《方案》明確,後續將不斷放大生態優勢,新增綠色産品、有機産品認證生産企業100家以上,創建綠色認證示範區5個以上;創新創造持續激活,高價值智慧財産權創造和儲備數量年均增長8%以上,達到浙江省平均水準;消費環境全面改善,美麗鄉村放心消費全域創建、星級農貿市場全域覆蓋,線上線下助力特色農産品銷售的渠道進一步拓寬;特色産業提速發展,“一縣一策”推進山區特色産業品質提升,食藥物質管理和食藥同源産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中藥材産地加工品種數量翻番,地理標誌産品年産值達到150億元。

  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精準幫扶,《方案》結合山區26縣各地實際需求和産業基礎,進一步編制了市場監管賦能山區26縣跨越式高品質發展“一縣一策”清單,為山區26縣制定了156項個性化支援舉措。

來源: 澎湃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