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逐夢歸來——亞運賽場上那些來自山區麗水的技術官員
發佈時間:2023-10-10 10:15:20    

   10月8日晚,杭州亞運會圓滿閉幕。你是否還記得賽場上奪冠時刻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是否還記得場館內頻頻觸發共情的一首首BGM(背景音樂)?是否還記得各個場館“小青荷”忙碌的身影?這場宏大的盛會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難忘的記憶。在過去的16天裏,來自麗水山區的技術官員也身處亞運賽場第一線,“零距離”感受著來自體育競技的魅力。

  “當我賽後激動地向恩師、國家跆拳道隊總教練管健民老師祝賀時,管老師滋味深長地説‘我們就是打造中國硬漢精神’,令我終身難忘。”麗水學院教師韓長良説,他擔任本屆亞運會跆拳道項目國內技術專員。比賽過程中,中國隊比分多次反轉,賽場氣氛緊張,但最終中國跆拳道隊奪得5金1銀2銅和男子跆拳道亞運首金的歷史最好成績。作為參與並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親歷者,韓長良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本屆亞運會中一些技術改革和競賽理念,新的賽制和判罰標準,對他來説都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他會把這些收穫帶到未來的課程和培訓中去。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要讓學生們知道,喜歡一件事情就去學習它、堅持它,做好細節,並把目光放長遠,總有成功的一天。”來自青田中學的高級教師夏語冰在本屆亞運會擔任五人制籃球賽技術官員,這次亞運經歷讓她感受到細節之處見用心:統一進場、統一坐下,統一起立和退場,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卻將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她表示,未來在教學中將更注重引導學生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學習,緊抓細節,以做好為傲。

  那一瞬間,熱淚盈眶。在中國攀岩隊獲得男女速度接力賽冠軍的時刻,毛偉芳激動得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我們攀岩人都在等待這一時刻。”毛偉芳來自松陽縣民族中學,是本屆亞運會攀岩項目國內技術官員。這次比賽下來,她對運動員的“選材”有了新啟發。“攀爬能力、技術技能都可以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和訓練中。”毛偉芳説。在她看來,此行不僅能夠向業內的國際、國內裁判學習業務知識,還能夠學習到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的態度,從而不斷提升自我。

  小學教師和杭州亞運會,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關鍵詞卻碰撞在了一起。來自蓮都區碧湖第二小學的劉偉春在本屆亞運會擔任五人制籃球比賽項目技術官員。“從不會到會,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他説。從接觸新的電子記錄表,到極短時間熟練使用,劉偉春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亞運賽場上,中國女籃對抗日本女籃,中國“鏗鏘玫瑰”散發出的精氣神讓劉偉春感到震撼。

  9月30日晚,百米飛人大戰上演,中國選手葛曼棋和謝震業分別在女子和男子100米決賽中奪得金牌,來自麗水學院的陶初鋒老師近距離感受了激動人心時刻。“我會把在亞運會上學到的技術和經驗分享給熱愛田徑運動的學生。”作為本次杭州亞運會田徑熱身場地主管,在執裁過程中,陶初鋒親眼見證了中國田徑隊19枚金牌的誕生。

  在亞運會田徑比賽期間,來自青田中學的張小紅擔任檢錄處裁判。“在工作期間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自己的英語口語還有待加強,與各隊教練員、運動員溝通起來,還有一些費勁。”張小紅説。從杭州回來以後,她仍繼續學習英語,積極準備迎接接下來在亞殘會上的工作任務。

  璀璨歷史由一次次瞬間構成,無數的碎片匯聚成宏大的時代記憶。杭州亞運會之於來自麗水的技術官員,既是施展才華的國際大舞臺,又是耕耘雄偉未來的廣闊天地,這些來自麗水不同學校的老師們,用亞運經歷播種著希望,啟發著未來。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見習記者 王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