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體育休閒熱了 文旅業態多了 亞運賽事帶火杭州三江兩岸
發佈時間 | 2023-10-07 08:40:53    

   當60輛公路自行車,在千島湖畔207.7公里的環湖賽道上逶迤爭先,風馳電掣的身影穿行在綠水青山間,也串起了淳安沿途14個鄉鎮的湖光山色;

  當賽艇劃開富春江如鏡般的水面,不僅江上有了景,人也入了畫,與賽場上爭分奪秒的衝刺一起展開的,還有兩岸“富春山居圖”的青綠底色……

  亞運,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西湖以外的杭州——

  “波映山光分兩浙,三江兩岸創共富”。從千島湖、新安江、富春江至錢塘江,自杭州亞運會開賽以來,這全長235公里的三江兩岸,已經成為杭州新晉的熱門旅遊場景。

  比賽門票銷售火熱,場館周邊酒店民宿預訂一空,錢塘江夜遊線路火爆異常,還特別將遊船班次增至每天十余班,讓更多遊客能近距離感受“日月映蓮”“界首含珠”的亞運之城新圖景。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亞運盛會為三江兩岸,帶來了什麼紅利?後亞運時代的“富春山居圖”又能否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生動樣本”?

  從看比賽到賞風景

  走進場館看比賽,亞運為杭州西部帶來了高人氣。

  在56個亞運場館中,有32個位於三江兩岸(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區域,亞運賽事的強大吸引力讓更多人匯聚至此,直接帶動起當地旅遊消費的熱潮。

  手握賽艇、射擊、馬術三場亞運比賽門票的上海遊客吳遠,這幾天幾乎都是在“一路向西”,他就近把酒店訂在了富陽,“以前來杭州,我都會去西湖邊住民宿,這次住在富春江邊,不僅比賽好看,還感覺發現了一個寶藏地!”

  像吳遠這樣的“亞運旅遊者”,並不在少數。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0月6日下午4時,中秋國慶假期杭州全市各景區景點(含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1300.87萬人次(日均162.61萬人次),比2022年國慶假期增長34.37%。其中,杭州全市接待入境遊客按照可比口徑比2022年增長288.6%。

  在杭州亞運會淳安賽區所在的界首鄉,民宿主們是這一波“亞運紅利”最直接的受益者。“開業6年,還是頭一回天天滿房。”淳安界首鄉一榻湖途民宿老闆葉琴説,從9月初開始,運動員和觀賽遊客一波接著一波,讓她的民宿生意火得“一塌糊塗”。據統計,自杭州亞運會開幕以來,界首鄉民宿入住率達到100%,現已直接帶動當地消費近1000萬元。

  走出場館看風景,賽事“流量”正在變現為文旅“留量”。

  9月24日,在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項目中,杭州亞運會首金誕生。很多人注意到,運動健兒劈波斬浪的賽場,也是《富春山居圖》中泛舟垂釣的江面。與富陽水上運動中心隔江而望的黃公望隱居地景區,自假期以來遊客量翻了十幾倍,外籍遊客一波接著一波;

  即使沒有亞運場館的建德,也感受到了“亞運紅利”的外溢效應:入圍“詩路文化·三江兩岸”二十景之一的嚴州古城,沿街店舖日日客滿。

  萊萊咖啡創始人錢敏這兩天忙得不可開交。她説,杭州亞運會著實為嚴州古城添了一把火,“很多遊客看完比賽之後就來這邊逛逛,今年假期的營業收入估計要比去年翻一番。”

  如火如荼的亞運賽事疊加中秋國慶的“雙節”效應,帶來了上揚的“留量”曲線: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佈數據,中秋國慶假期,遊客在杭每人平均停留3.3天,相比以往節假日遊客平均停留時間提升一倍;杭州涉旅消費193.289億元,按照可比口徑較去年增長64%,較2019年增長16%。

  從亞運效應到消費新場景

  亞運賽事帶來了短時流量,但更重要的是催生了一系列消費新場景的搭建。

  “我們對三江兩岸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很有信心。”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長235公里的三江兩岸,共包含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等,還有浙西“水上唐詩之路”之稱,“亞運會是一個放大器,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亞運關注到美景背後的文化故事,也願意去嘗試由此衍生而來的新業態新場景。”

  冠軍效應,帶火沉浸式慢生活。

  杭州亞運會首金得主——桐廬姑娘鄒佳琪剛剛完賽,就特地去了趟嚴子陵釣臺景區,為家鄉的文化名勝打call。循著冠軍的腳步,卻有越來越多人迷上了《富春山居圖》中的慢生活:從碼頭開始,一路上會遇到古裝打扮的漁夫、高士、書生、仕女、樵夫,他們或江邊垂綸,或泉邊烹茶……行走間,便可領略了解宋韻文化。

  絕佳的資源稟賦,也需要形式多樣的挖掘與展現。這個長假,以建德文化為創作核心的大型沉浸式山水實景演出《江清月近人》場場爆滿;以親水旅遊為主的錢塘江詩路航線日均接待客流千余名,同比增長200%。

  “傳統旅遊景點、文旅産品已經很難滿足新消費群體的需要,現在大家更喜歡複合化、沉浸式。”建德市文廣旅體局局長謝黎琴説,為了用好亞運紅利,三江兩岸集中推出了眾多旅遊新産品、新業態,都是主打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賽場效應,催生了同款“運動體驗”。

  在亞運效應的加持下,很多遊客體驗休閒運動的熱情被點燃,三江兩岸推出了不少賽事同款的“運動體驗”。

  “看完比賽,我們一家三口打算找個自行車租賃點,在千島湖邊來場City Ride。”在亞運會公路自行車賽現場觀賽的宋先生説。像他一樣因亞運迷上騎行的人在明顯增加。假期過半時,淳安千島湖環湖騎行運動有限公司就接待了超500位騎行遊客,創下歷史新高,營收同比增加了20%。

  同樣,在富陽亞聯飛行露營營地,今年皮划艇體驗項目明顯比以往更受歡迎,銷售額同比上升約30%。

  從業多年的千島湖金色假日旅行社導遊余金曉發現,遊客的需求正從簡單的觀光向水陸空運動項目轉變,“千島湖不僅只是一個湖了,還拓展出不少新玩法。”

  從短時客流到長尾風向

  從歷史經驗看,亞運會作為世界頂級大型體育賽事,是綜合了多項産業的複合型生態,不僅可以活躍城市的體育産業經濟,同時還能“以點帶面”,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如今,亞運賽程已經進入尾聲。人潮終有散去之時,但對於杭州三江兩岸來説,真正的發力時刻恰恰就在亞運之後。

  除了短時客流,賽事經濟已有“風”來。

  2023年杭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後亞運時期體育經濟新場景”。實際上,三江兩岸已提前佈局。

  在淳安縣旅遊體育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方劍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份亞運場館賽後利用規劃圖:小輪車賽場將打造為兼具專業賽事、品牌活動等功能的綜合型小輪車運動公園;山地車賽場將增設越野車、蜘蛛車等相關賽事……下個月,淳安將“趁熱打鐵”舉辦環千島湖公路自行車賽。“今年亞運帶來的規模效應非常明顯,預計參賽人數將達到4500人,為歷史之最。”方劍説。

  通過亞運,有更多人看到了千島湖的水資源。淳安正在豐富“體育+旅遊”業態,招引登山、滑翔傘、探險等新的體旅融合項目。賽事經濟中,甚至還包括運動裝備的製造産業——中國國家賽艇隊不僅長期在淳安千島湖訓練,他們使用的賽艇幾乎也都是“淳安製造”。

  此前,杭州宣佈,到2035年,將爭取再舉辦一次高級別綜合性賽事以及3至5個世錦賽、世界盃等頂級單項賽事。目前,首屆國際皮划艇超級杯、2023—2026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已經官宣落戶,將繼續釋放亞運之城的活力。

  帶不走的綠水青山,也將持續給三江兩岸帶來新動能。

  由於水上賽事對水域的水質、水位、流速及周邊水環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所在的北支江在智慧化“護水”條件下,全流域水質可達到II類水標準;新打造的濱水景觀帶,每到夜晚將上演絢麗的燈光秀……這些帶不走的亞運遺産,都為發展休閒旅遊、體育産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未來,杭州還將以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錢塘江詩詞之路為主題,按照“做精岸上、突破水上、水岸互動、眾星拱月”發展導向,引進大型文旅IP、龍頭文旅項目,形成水岸互動式的文旅産品體系,打響三江兩岸水上黃金旅遊線的世界品牌。

  體育消費發展潛力巨大,以家門口辦賽為契機,可以促使群眾走向運動場、健身房,走進綠水青山,享受亞運之樂。“杭州亞運會影響力大、覆蓋面廣、賽事品質高,將引領健康運動新風尚,掀起體育消費新浪潮,為文體旅融合發展增添新動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楊雪鶇説。

  此外,協同發力也將讓“亞運紅利”的漣漪帶動長三角地區産業,讓“體育+”釋放更多紅利,實現大型體育賽事舉辦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共贏,讓亞運真正成為促進深化區域合作的澎湃動能。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葉怡霖 張彧 王柯宇 應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