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 從杭州亞運會看浙江跑出高品質發展加速度
發佈時間 | 2023-10-08 09:00:01    

   之江秋濃、金桂飄香。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杭州亞運盛會即將圓滿閉幕。

  半個月的“亞運杭州時間”,讓無數人在詩畫浙江度過難忘的時光,在亞運會聖火下留下美好的記憶。

  精彩亞運,精彩浙江。

  “浙江堅持改革開放,跑出了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

  透過亞運會,世界認識了活力浙江,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透過亞運會,世界仍將見證,浙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以“弄潮兒向濤頭立”的開拓精神和奮進實踐,持續深化落實“八八戰略”,不斷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精彩故事,為亞洲和世界打開觀察當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一扇重要窗口。

  科創驅動高品質發展躍上新臺階

  承載億萬人期盼的巨型數字人跨越錢塘江,攜手運動員點燃主火炬,完成了亞運史上首次數實聯合點燃火炬的壯舉;錢塘江潮涌搬上“大蓮花”舞臺,“弄潮兒”在數字技術打造的“浪潮”間起舞;通過裸眼3D視效呈現拱宸橋,船隻穿越時空,讓人文與科技深度融合……

  “此次開幕式堪稱數字創新和人文風采的完美結合。”國際奧會主席巴赫讚不絕口。

  擁抱數字化、智慧化浪潮,浙江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不斷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之江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10大省實驗室和10大省技術創新中心完成佈局……浙江科研實力正在穩步邁入全國前列。

  杭州亞運會期間,一輛輛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在火炬傳遞、亞運賽場、亞運村接駁等全流程使用。作為杭州亞運會官方合作夥伴,吉利控股集團攜旗下吉利、領克、極氪等品牌的2000多輛智慧精品車,參與賽會出行保障工作。

  走進位於寧波市的領克汽車余姚工廠,車間內工業機器人翻飛忙碌、正開足馬力生産,一輛輛新能源汽車從高度自動化的産線開出。工廠製造副總監陳關劉説:“這些車一半出口海外,主要市場就是歐洲。”

  浙江新能源汽車産業快速發展,産業集聚效應凸顯。至今年初,浙江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企業數量超20萬家,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

  賽場內外,“浙江製造”星光熠熠。近年來,浙江實施製造業産業基礎再造和産業鏈提升工程,打響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聚焦智慧裝備、數字安防、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等十大標誌性産業鏈。聚鏈成群,浙江正在打造4個萬億級先進産業群,15個千億級特色産業群,一批百億級新星産業群。

  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浙江持續深化“八八戰略”,接續推出“民呼我為”“四張清單一張網”“最多跑一次”“數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舉措。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系統部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惠民、為民、利民理念,同樣體現于亞運會籌辦的全過程。

  場館星羅棋佈,地鐵四通八達,城市花團錦簇……這個雙節假期,“亞運之城”杭州迎來四海賓朋,共用體育盛宴,感受人文魅力。

  以惠民為導向,城市發展按下“快進鍵”。籌備亞運會的8年間,杭州市形成了480公里城市快速路網、800公里高速公路網。從場館建設推進全民健身,到智慧化數字化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杭州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

  錨定方向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這段時間,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做了16年球服生意的溫從見忙得不可開交,手機和線上消息響個不停,很多還是越洋電話。“亞運會期間,訂單一下子冒出來很多,有些中亞的客商找到府,一次性就訂了一萬多件球衣。”溫從見説。

  “亞運紅利”帶動小微企業訂單大幅上漲。今年1至8月,義烏體育用品出口50.8億元,同比增長33.0%。

  從手搖撥浪鼓的“敲糖幫”,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26個大類210多萬種商品匯集於此,又銷往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線下商鋪達到7.5萬家,常駐外商1.5萬名,關聯著全國210萬家中小微企業、3200萬名産業工人。

  義烏市場的盎然生機,是浙江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當前,浙江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高品質發展是基礎。今年8月,浙江市場經營主體突破1000萬戶。這些千千萬萬的市場經營主體,正成為浙江經濟運作的活躍細胞,將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進一步夯實。

  做大做好“蛋糕”基礎上如何分好“蛋糕”?資源稟賦各異,發展基礎不同,如何共同奔富?答案清晰明瞭:要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杭州主城區西南方約200公里,淳安縣千島湖秀水畔的界首鄉,水域廣闊、港灣曲折,沿線騎行、徒步的遊客絡繹不絕。杭州亞運會自行車、鐵人三項等比賽在這裡如火如荼地展開。

  很難想像,這裡也曾是偏遠閉塞、略顯滯後的山鄉漁村。承辦亞運賽事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山地戶外運動、汽摩運動、水上運動等一批新業態的入駐,界首鄉探索出了一條以運動休閒促進鄉村旅遊、體育賽事、休閒農業等全域産業協同發展之路。

  在浙江,像淳安這樣的山區縣有26個。瞄準城鄉、區域發展的突出短板,浙江持續推進“山海協作工程”,通過強化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全省50個經濟強縣結對幫扶26縣,加速形成優勢互補、資源互通、共建共用的合作新格局。

  船到中流正奮楫,時至2023年9月,浙江共同富裕建設距離“第一步”目標,時間已經過半,階段性進展凸顯。截至2022年,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0;地區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縮小到1.58,是全國區域發展最均衡的省份之一。

  遮陽帽、加油棒、小旗子,在杭州亞運會滑板比賽中,每一位入場的觀眾都收到了一份亞運觀賽禮。這些精緻的亞運針織小禮品,來自杭州市錢塘區巾幗共富工坊服務中心,“每一個都是工坊裏的巧手阿姐手工鉤織的。”工坊負責人説。

  “共富工坊”,是浙江助力低收入群體增收的創新載體,預計到2024年全省將建成一萬家。工坊由村(社區)、企業等黨組織結對共建,通過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吸納大量低收入群體就業,以此更好實現“擴中”“提低”。

  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餐廳用完餐後來到食具回收處,這裡有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和餐盤的分類垃圾桶,志願者會引導用餐者依次完成垃圾分類,整個過程清晰明瞭並井然有序。

  總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是杭州亞運會的主媒體中心和壁球項目比賽地。此前,這裡會展集聚,每年産生各類垃圾約4000噸。為了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博覽中心引進了垃圾分類智慧化系統,對産生的垃圾量實時統計分析,為垃圾無廢化和減量化提供數據支撐。

  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杭州亞運場館建設、使用及賽後利用全過程。杭州亞組委環境保障部綜合處處長余中平説,在競賽場館中大量使用裝配式建築與可迴圈、可再生材料。比如在壁球館,比賽結束後,玻璃墻、觀眾席等設施都可以整體打包搬走,捐贈給相關行業用於壁球項目的普及推廣。

  從空中俯瞰,這些秉持綠色理念的體育場館,猶如點綴在浙江1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的顆顆珍珠,而珍珠的背景色,則是連綿青山和清澄江水共同勾畫的“只此青綠”圖。

  江波浩渺,助威聲、掌聲雷動。9月24日上午,在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舉行的賽艇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比賽,中國隊選手鄒佳琪/邱秀萍獲得冠軍,這是杭州亞運會首枚金牌。

  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位於富春江的支流北支江上,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600多年後,畫中漁夫搖櫓垂釣的江面,已成為洲際大賽的賽場。時光流轉,水墨暈染開的綠水青山今朝更具神韻。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顯著標識,也是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創建生態省的決定,一任接著一任幹,全省生態環境實現了質的提升和改善,公眾滿意度多年持續提升。2022年,浙江省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7.6%,空氣品質在全國重點區域率先達標,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61.15%。

  綠水青山不僅成為全省域的“金名片”,還成為可持續發展的“聚寶盆”。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浙江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5431元增長至2022年的37565元,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一。

  為幫助境內外媒體記者更好地了解亞運城市,杭州亞運會推出了以杭州為主,湖州、紹興等5個協辦城市為輔的30條采風路線,主題涵蓋經濟發展、生態文明、社會治理等。

  跟隨媒體采風團來到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村,竹海連綿疊翠,碧空白雲相映。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再到如今越來越多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把“工位”搬進綠水青山,國漫主題咖啡館、水泥廠圖書館,各種文創新業態讓余村更顯活力。

  “綠水青山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村民收入連年增長;同時金山銀山又反哺綠水青山,進一步提升環保投入和環保理念。”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説。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相輝映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這句響徹全場的詩句,穿越了1300多年的時空,迴響在錢江之畔沸騰的“大蓮花”之中。

  此刻,以體育為媒,亞洲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東方文明的力量。

  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倒計時100天之際,亞運火種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大莫角山成功採集。開幕式上,良渚古城再次成為迎賓焦點:玉鳥飛旋,時空流轉;神徽浮映,古城再現。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地標上,以良渚之光“盛放”秋分之輝。

  亞運的人文之美何止於此。呈現杭州山水景觀的亞運獎牌“湖山”,融入世界文化遺産元素的亞運吉祥物“江南憶”組合,以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幹的亞運火炬“薪火”……一場體育盛會,將中華文明獨特精神標識盡數勾勒。

  溯源文明,是為了激蕩文化傳承的活水。

  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主通道兩旁,是中國美術學院師生創作的“唐詩之路”主題作品展,以書畫形式展出了《全唐詩》中部分創作于浙江的詩作。踏上唐詩之旅,我們一起夢李白夢過的天姥山,一起走白居易走過的湖東路,一起尋賈島尋過的松下童子,一起品孟浩然品過的潮落江平……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産,浙江始終在行動。

  沿著浙東運河走進紹興,“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的景致令人流連。浙東運河凝結著古代人民的傑出創造,亦是流動的文化。

  2020年4月,《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發佈。由此,“河為線,城為珠,珠串線,線帶面”,大運河沿線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建設火熱推進,古老運河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近年來,浙江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挖掘、研究、闡釋優質文化基因,構建全省文化基因庫,推進其轉化利用;系統梳理文化的傳承脈絡,累計出版學術著作超過1700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圓滿結項,千年丹青以展覽形式走進高校、走進美術館。

  文以傳道,文化事業發展所散播的人文精神,正浸潤浙江百姓的心田。

  亞運會的賽場內外,一群青色身影活躍出了無數個溫暖、親和的瞬間。志願者“小青荷”以貼心週到的服務展現中國人的“親和”好客。響應“人人都是東道主”號召,全民亞運的熱情不斷升溫,杭州148萬人組成的城市誌願者隊伍分佈在大街小巷,為人們送上最熱情的問候與服務。

  同時,浙江推進社會治理先行示範——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和“浦江經驗”,形成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閉環機制。探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形成了“民主懇談”“後陳經驗”“民情日記”等一批基層民主實踐品牌。

  “一個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社會,一定擁有高品質文化生活條件。”浙江省委黨校教授陳立旭表示,豐裕的人文溫度,也必將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

  這種人文溫度不斷在亞運會上傳遞。對泰國跆拳道名將巴尼巴·翁巴達那吉來説,她在杭州收穫的不僅是一枚亞運金牌,還有當地群眾為她的“親友團”送來的11張珍貴門票。得到家人現場支援的翁巴達那吉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而轉贈門票的市民則表示:“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盛會點滴歷歷在目,“最憶是杭州”又添亞運華章。

  世界同見證,以杭州見浙江風采,以浙江見中國風姿;

  一起向未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浙江繼續先行!

來源:新華社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