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杭州亞運會全紀實:中國特色 亞洲風采 精彩紛呈
發佈時間 | 2023-10-09 08:37:45    

   2023年9月23日晚。錢塘江畔,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

  21時16分,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杭州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幕!

  萬千欣喜,萬千感慨。

  亞運會聖火第三次在中國點燃。

  以體育促和平,以體育促團結,以體育促包容。杭州亞運會的主題口號“心心相融 愛達未來”與亞奧理事會格言“永遠向前”、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彼此呼應,凝聚力量。中國認真履行承諾,為世界呈現了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浙江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精彩故事,為亞洲和世界打開觀察當代中國和未來中國的一扇窗。浙江牽手亞運,之江大地上演了一段載入史冊的動人篇章。

  從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江南韻味”“數字火炬手”,到閉幕式的“荷桂共生輝”“最憶是杭州”,亞洲和世界體驗了“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的獨特魅力,領略了開放包容、自信自強的大國氣象。

  逐夢賽場、頑強拼搏,亞洲體育健兒共創造100多項賽會紀錄和諸多亞洲紀錄、世界紀錄,中國選手更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為祖國爭光,為亞運增輝。

  承載亞洲人民的美好嚮往,八方賓朋在亞運盛會這個舞臺共用亞洲一家、同愛同在的美好夢想。

  10月8日,杭州亞運會閉幕前夕,亞奧理事會代理總幹事在新聞發佈會上盛讚:杭州舉辦了有史以來最好的亞運會之一。

  半個月的“杭州時間”,見證了浙江一段難忘的高光時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美好記憶。

  一

  杭州亞運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高度重視杭州亞運會籌辦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籌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5年8月22日和2017年8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次在會見時任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席時指出,相信杭州有能力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

  2023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給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的復信中指出:“中國政府和人民充滿信心,將在杭州舉辦一屆精彩紛呈的亞運會。”

  深切關懷溫暖人心,殷殷囑託催人奮進。

  2900多個日日夜夜艱辛籌辦,浙江得全國之助、舉全省之力,讓杭州亞運會如約而來。

  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的日子。之江大地丹桂飄香,西子湖畔煙雨濛濛。

  “很高興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麗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

  23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西子賓館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的國際貴賓。

  在《和平——命運共同體》樂曲聲中,習近平主席健步走上講臺,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

  “今天是中國農曆的秋分節氣。在這個寓意豐收和團圓的日子,亞運會聖火將再次在中國點燃。”

  回顧籌辦亞運歷程,講述中國辦賽理念,習近平主席以“亞洲運動會承載著亞洲人民對和平、團結、包容的美好嚮往”闡釋杭州亞運會之於亞洲、之於世界的時代價值,彰顯以體育為媒促進人類進步的深邃思考。

  習近平強調,作為山海相連、人文相親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要以體育促和平,堅持與鄰為善和互利共贏,抵製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將亞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穩定錨。我們要以體育促團結,把握歷史機遇,合作應對挑戰,踐行“永遠向前”的亞奧理事會格言,把共同發展、開放融通的亞洲之路越走越寬。我們要以體育促包容,增強文明自信,堅持交流互鑒,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

  習近平主席在歡迎宴會上的重要致辭,引發海內外各界廣泛共鳴。

  國際奧會副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習主席是奧林匹克事業的重要夥伴,他對體育的理解和支援,對奧林匹克事業至關重要。

  各界紛紛表示,杭州亞運會必將促進亞洲各國加強合作應對挑戰,不斷增強文明自信和交流互鑒,共同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

  9月23日晚,在萬眾期待中,習近平主席出席杭州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並宣佈開幕。

  這是對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與亞洲和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事業的巨大鼓舞,更是對浙江人民、浙江大地的關心厚愛和深切鼓舞。

  運動健兒群情振奮,“小青荷”們歡呼雀躍,全體之江兒女心中的榮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無論是“大蓮花”內的全場沸騰,還是會場外無數人的關注,掌聲、歡呼聲都承載著浙江人民的深情,表達了浙江廣大幹部群眾感恩奮進、實幹爭先的激情。

  大幕開啟,夢想綻放。杭州亞運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項目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屆亞運會。亞奧理事會全部45個成員國家和地區,近1.2萬名運動員、5700多名隨隊官員和上萬名記者,帶著各自的文化印記與文明使命,在杭州亞運會分享著體育的同一種心跳。

  潮涌之江,光耀亞洲。

  二

  “自申辦以來,中國認真履行承諾,全力推進各項籌辦工作。”這是習近平主席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發表致辭時指出的。

  時針撥回到2015年9月16日,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時任亞奧理事會主席在第34屆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上宣佈——中國杭州獲得第十九屆亞運會舉辦權。

  掌聲雷動,群情振奮。

  大國之言,出而必行。不辜負總書記的囑託和黨中央的期望,浙江扛起千鈞重任。

  一任接著一任幹,歷屆浙江省委、省政府堅持不懈抓落實,不斷推進籌辦進程。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舉辦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交給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光榮使命,要把辦好亞運會、亞殘運會作為浙江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展示“重要窗口”建設成效的重大舞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必須抓住的難得機遇,確保向世界呈現一場“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

  省長王浩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滿懷感恩之心,胸懷“國之大者”,堅決貫徹“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以最強擔當、最高標準、最大激情、最實責任、最嚴紀律,全力以赴投入亞運大戰大考,做到精益求精、萬無一失,只留經典、不留遺憾,確保舉辦一屆精彩紛呈的亞運會,向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籌辦之路上,一個個關鍵時刻銘記人心——

  2016年3月28日,新華社發佈消息,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成立,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和浙江省省長擔任組委會主席;同年4月9日,組委會成立大會在杭州舉行。

  2018年9月2日,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杭州8分鐘”如同一幅婉約清麗的江南畫卷徐徐展開,向全亞洲發出邀請。

  2022年3月31日,杭州亞運會50多個競賽場館全部竣工並完成賽事功能驗收,各單項組織的國際官員紛紛作出“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的高度評價。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2022年5月,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先後決定延期舉辦,從2022年的中秋之約,變成了2023年的秋分之諾。

  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中國履行辦會承諾的信心和決心,是亞洲人民對於這場體育盛會的期待。杭州和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6個辦賽城市合力更強、步伐更緊……

  2023年6月15日,杭州亞運會火種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採集。文明之光,輝映歷史、現實與未來。

  2023年9月8日,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從水光瀲艷的杭州西湖邊啟航,經過全省11個設區市,于9月20日回到杭州,在大潮奔競的錢塘江畔完成最後一站傳遞。網際網路上,數字火炬接力同步進行、點亮全球。

  風雨兼程8年來,“綠色、智慧、人文、簡約、惠民”五大辦賽特色亮點貫穿杭州亞運會籌辦進程。

  綠色亞運,在之江大地綠水青山畫卷中書寫亞運新篇章。圍繞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的目標,浙江全民參與,讓綠色成為杭州亞運會最鮮明的標識。

  走進杭州奧體中心電力保障作戰指揮部,“智慧大腦”指揮平臺可實現近300個亞運保電場所的電力數據實時監控,精準控碳;紹興柯橋羊山攀岩中心場館造型別致,如周邊山水景致中的一枚“蠶繭”,向中外來客講述了廢棄礦山破“繭”重生、變身“岩壁芭蕾”國際賽場的轉型故事;絲路風電點亮亞運之燈,杭州亞運會全部場館用上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綠色電能,這在亞運史上是第一次……

  智慧亞運,讓賽事組織更加高效暢通,競技比賽更加精準公平,觀眾參與更加溫馨便捷,在亞運史上寫下濃濃“數字味”“智慧范”的一頁。

  賽場內外,智慧無處不在。辦賽,推出全球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史上首個一體化數字辦賽服務平臺——亞運釘,賽時為數十萬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提供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線上協同辦賽服務。參賽,從“杭州亞運作”、電子身份註冊卡到“雲上亞運村”,從場館內的語言翻譯機到人工智慧裁判,一個個新技術應用讓世界各地來賓充分體驗浙江澎湃的數字技術浪潮。觀賽,首創推出吸引超1億人參與的“亞運數字火炬手”、“智慧亞運一站通”整合酷炫AR技術、彈性自呼吸5G通信網同時滿足“大蓮花”8萬名觀眾的通訊需求……數字技術打破時空限制,讓更多人參與到亞運當中。

  人文亞運,讓歷史與未來相聚,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在之江大地煥發出奪目的光彩,也照進亞洲人民心中。

  杭州亞運會火炬“薪火”寓意中華文明薪火相傳,吉祥物“江南憶”齊聚三大世界文化遺産,會徽“潮涌”象徵勇立潮頭的奮進精神,獎牌“湖山”呼應西湖山水,主題曲《同愛同在》溫暖激昂……穿梭于亞運村文化小屋,打卡遍佈全城的“亞運人文體驗點”,典雅精緻的江南美學與非遺文化俯拾皆是,不斷增加人們對杭州亞運會的參與度與獲得感,讓全省群眾和八方來客以亞運為媒,與浙江文化來一場深度邂逅。全方位開展文明大提升行動,“禮讓”浸潤城市、“最美”引領風尚。

  簡約亞運,傳承惜物養德的中華智慧,致廣大而盡精微,讓大型賽事呈現出洗凈鉛華後的質樸成色。

  場館“能改不建、能修不換”,設備“能租不買、能借不租”,56個競賽場館中有44個是改建或臨建,僅有12個新建場館。如擊劍項目比賽場館設備設施“以改代採”,5000個“17歲”的老舊座椅洗刷一新,節省資金約2000萬元;杭州上城體育中心體育場“用舊如新”,節省頂部太陽膜和座椅資金近800萬元……滿足比賽的要求是“上半篇文章”,賽後的可持續利用是“下半篇文章”,大部分場館在亞運開幕前就已制定下一步具體利用計劃。杭州亞運會積極打造大型賽事“無廢模式”,推動垃圾源頭減量,提高可回收物利用率,傳遞的不僅是一種辦賽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惠民亞運,回歸人民至上的辦賽初心。開放的亞運之門背後,是“以人為本”的生動實踐。

  杭州亞運會開創了國內綜合體育賽事場館賽前向社會開放的先例,超1000萬人次提前享受到亞運“惠”帶來的幸福感。賽後,亞運場館利用將採用“向市民開放+青少年業餘訓練+單項賽事舉辦”模式,將亞運紅利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結合。

  “人人都是東道主”的自信風采處處洋溢。浙江人民以美麗、文明、友善的姿態歡迎四方來客——杭州公交車司機現學四門外語;飯店老闆娘帶著服務員學用英語報菜名;網路平臺上,“我為亞運獻一計”等徵集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火熱參與,“金點子”紛紛涌現。

  杭州亞運會開幕前夕,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表示,我們將看到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亞運會。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回望杭州亞運會8年籌辦過程,這既是中國兌現承諾、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也是圍繞如何辦好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向世界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的過程。歷史會鐫刻下這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

  一個成功的開幕式,往往意味著一屆大型體育盛會成功的一半。

  9月23日,秋分之夜,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盛大開啟。

  習近平主席揮手時刻,全場掌聲如潮;中國代表團入場,桂香盈滿;裸眼3D焰火,點燃高光時刻;亞運史上首個數字點火儀式,震撼人心;萬人齊唱《同愛同在》,溫暖一家……開幕式五大高潮,值得久久銘記。

  一個個精彩瞬間,讓人不斷回味。

  千年文明與現代技術在這裡碰撞,展現中國式浪漫的特質。東方美學與國際視野在這裡交融,舒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圖景。海內外嘉賓同聲共振,傳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望。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是數字創新和人文風采的完美結合。”國際奧會主席巴赫説,“祝賀中國舉辦這一鼓舞人心的賽事。”

  潮起亞細亞。開幕式主題文藝匯演以水為串聯,潮為意象。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總製作人沙曉嵐説,“潮”,最能代表浙江的氣韻。

  潮,是天地的吶喊,是時代的強音。人們在潮涌中感受新時代中國與亞洲、與世界的交融激蕩。

  《國風雅韻》以宋韻文化為主調,展開“風雅處處是平常”的生活美學圖景。

  《錢塘潮涌》開啟,科技感滿滿的籃球、足球、排球以虛擬的視覺方式出現,打造出一場熱血沸騰、全民參與的體育嘉年華。

  《攜手同行》中,童聲合唱《夢想天堂》響起,點亮了隱藏的舞臺,觀眾席中燈光勾勒的門次第打開,那是江南城市文化與生活溫柔的傳遞。

  精彩的演繹,讓杭州皇親苑社區的乒乓球“發燒友”倪卿兒激動不已:“體育就在我們身邊,我相信有更多的人會愛上它。”江山市鳳林鎮白沙村村民吳祥水守著電視,動感酷炫的一幕幕讓他久久回味:“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喜歡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杭州亞運會是亞洲大家庭的一次大團聚。開幕式上,各代表團依次入場,或熱情招手,或歡呼雀躍,一張張笑臉匯聚成歡樂的海洋。此時,地屏上勾勒出團扇造型,“梅蘭竹菊”主題之窗開啟,亞洲多彩文明奏響了優美和弦。

  巴基斯坦吉奧電視臺體育頻道副主編費讚·拉卡尼深有感觸:“通過體育競賽,大家在和諧氛圍中團結一致,這向世界傳達出明確資訊:亞洲人民期待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幸福。”

  萬里長城、泰姬陵、魚尾獅像……網幕上,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地標共同構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亞洲畫卷。

  採集自良渚古城遺址的火種,經過在浙江11個設區市的傳遞後,于當晚抵達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場地一側的主火炬塔“錢江潮涌”,由19根形態各異的立柱排列組成,象徵不同時期舉辦的19屆亞運會。

  早前,杭州亞組委向全球推出“亞運數字火炬手”,採用區塊鏈技術的線上火炬傳遞活動開啟。300天時間裏,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億多人突破時空限制,成為“數字火炬手”,直接參與到亞運盛會中。

  夜幕下,“數字火炬手”跨越波瀾壯闊的錢塘江,從遠方奔跑而來,終於抵達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上空。

  22時整,承載著全亞洲乃至全球民眾的熱情期盼,“數字火炬手”和最後一棒火炬手汪順一起,點燃象徵亞洲大團結的亞運之火。

  這一刻,時空消融,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同頻共振,亞洲風采綻放耀眼光芒!

  集薪者愈眾,火光愈遠。上億人參與點火,是世界首創,是最大限度的全民參與。正如汪順所説:“是我們所有人一起點燃了亞運聖火!”

  盛會開啟,手和手相牽,心和心相約,星光與榮光共同綻放,杭州亞運會開幕式的夜空如此璀璨。

  四

  亞運會賽場上,亞洲運動健兒挑戰自我,拼搏爭先。這個金秋,大家都收穫碩果。

  本屆亞運會有13項世界紀錄在射擊場和舉重臺上被改寫,跳水、乒乓球、羽毛球、霹靂舞、攀岩等項目的比賽也都是世界頂級水準的較量。而亞運會紀錄被刷新多達170次,足見亞洲整體競技水準在持續提升。

  參加杭州亞運會的國家和地區代表團中,60%拿到了金牌,85%獲得了獎牌。日本、南韓、印度等亞洲傳統體育競技強隊排在獎牌榜前列,以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多個代表團創造了參加亞運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

  突破自我、創造佳績的場景不斷涌現。在乒乓球賽場,伊朗隊不畏強手,在男子團體和男子雙打比賽中屢獲突破。在田徑賽場,新加坡時隔五十年再奪女子短跑金牌;在擊劍賽場,烏茲別克代表隊收穫了首枚亞運擊劍金牌。

  中國代表團在杭州亞運會上的表現堪稱驚艷,歷史性地拿下201枚金牌,創造亞運會參賽最好成績和亞運會單屆金牌新的紀錄。張雨霏、覃海洋同時獲評杭州亞運會最有價值運動員。

  “中國軍團”在優勢項目上擁有斷層級的優勢,獎牌榜第一的歸屬早已失去懸念。不過,我們目光的焦點,不在奪金的張揚,而在爭先的勇氣;不在榜首的懸念,而在短板的突破。

  “我們不以勝負論英雄,同時,英雄就要敢於爭先、敢於爭第一。”

  正如滑板項目創歷史的3塊金牌,堪稱意外之喜,給了國人對於巴黎奧運會的諸多想像。自杭州到巴黎,還有一年。身在亞運賽場上的中國軍團,瞄準的是世界。

  浙江同樣創造了征戰亞運歷史最好成績。98名體育健兒在“家門口”參賽,共獲51金21銀8銅,金牌數列各省(區、市)第一。浙江選手還創造了9項亞洲紀錄、12項亞運會賽會紀錄。

  競技體育出成績並不在一朝一夕。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選手在本屆亞運會出色表現的背後,是精密細緻的組織規劃,是科學完善的訓練體系,是不斷擴大的人才“蓄水池”,是廣大運動員、教練員的刻苦訓練以及科學嚴謹的保障措施。

  金秋的浙江被亞運“引燃”,開賽以來的每一天,都迸發著拼搏向前的能量。

  杭州亞運會見證了不同語言、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運動健兒為榮譽和夢想同場競技。

  小將奮力生長,詮釋“英雄出少年”的豪情萬丈。剛滿17歲的氣步槍小將黃雨婷一鳴驚人,浙江小山村走出了世界矚目的“神槍手”;年僅15歲的“體操小花”張欣怡,第一次踏上亞運舞臺就站上了冠軍領獎臺,幫助中國女子體操隊豪取亞運女團十三連冠;跆拳道國際賽場上的希望之星、泰國選手杜丁當首次亞運之旅,就一路遊刃有餘地將63公斤級金牌收入囊中;朝鮮體操隊名不見經傳的00後小將安昌玉一日內收穫跳馬、高低杠兩枚金牌……

  老將再度出征,續寫“追夢人永遠不老”的傳奇故事。34歲的馬龍只為熱愛,四次征戰亞運,現場觀眾高唱“對你愛不完”。30歲老將謝震業在百米跑道上竭盡全力爭取更快0.01秒,在這個非優勢項目上日復一日努力“爬坡”,終助中國衛冕。曾征戰過8屆奧運會的體操界老將丘索維金娜,兩次亮相跳馬賽場,光芒閃耀,打動全場。“還不想退役,我會在巴黎驚艷你們!”48歲的“丘媽”,豪情宣言久久迴響……

  對很多運動員來説,站在杭州亞運會的賽場上,就已經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我們致敬每一次的超越自我,為每一份熱愛喝彩。

  第一次參加亞運會的尼泊爾女排對戰排球勁旅南韓雖敗猶榮,特別是身高144釐米的自由人薩利娜·什雷斯塔表現驚人,在場上快速跑動、飛撲、救球,小小身軀裏驚人的力量震撼了所有人。主教練説,“高山之國”的姑娘們收穫了寶貴的鍛鍊機會。

  從阿富汗戰火中走來的武術運動員穆罕默德·哈立德·霍塔克在闖入準決賽後幾度哽咽:“我做到了,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霍塔克和他的隊友們靠著賽事獎金維持生計,甚至無力購買套路項目中所需的相關器械,但他仍堅持訓練,並自豪地説:“我很高興選擇了這項運動,武術向人們傳遞了和平和友誼。”

  亞運賽場,人們不僅驚嘆力量、速度和技巧的美妙結合,更被各代表團運動員展現出的體育精神深深感染。和平、團結、包容的美好嚮往,超越國界和語言,連接起亞洲各國人民的心靈,共同鑄就亞洲一家親的溫暖記憶。

  張雨霏和戰勝白血病重返賽場的日本名將池江璃花子,在杭州亞運會泳池幾度“同框”。她們相擁落淚,又並肩微笑。惺惺相惜,彼此激勵。兩人自東京奧運延續至今的約定,詮釋了體育運動中蘊涵的人類最美好、最珍貴的力量。這種不屈的意志和良善的真心,恰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國克柔術選手劉毅擊敗伊朗選手扎赫拉·巴蓋裏奪得金牌後,談到一路走來的不易,激動落淚。此時正在一旁接受採訪的巴蓋裏走了過來,溫柔親吻劉毅滿是淚痕的臉頰,送上競爭對手最真誠的慰藉。來自兩個不同文明的“你”和“我”,就這樣在一次次比拼中成為“我們”。

  超越賽場與競技,共聚亞運盛會的每一個人都在踐行體育精神,共用體育的快樂與榮光。

  《千年等一回》等經典旋律頻頻響徹場館;中國香港男足惜敗後現場送上《真的愛你》;男籃比賽中場休息時有觀眾舉起球衣追憶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音樂響起《see you again》……杭州亞運會官方“氣氛組”輪番上熱搜,網友直言“沒有一首BGM(背景音樂)是白放的”。

  泰國跆拳道名將巴尼巴·翁巴達那吉的親友團因不熟悉流程沒有買到門票,杭州市民兩個小時內“接力”轉讓出11張門票,讓親友團如願進場。巴尼巴説:“決賽中當我就要放棄時,聽到了家人在喊‘爸爸在這裡’,所以我才能堅持下去。”這個溫暖的故事在中泰兩國迅速傳播,成為佳話。

  女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越南選手武氏美仙被其他選手拉開較大差距,全場觀眾仍為她送去不輸冠軍待遇的掌聲和喝彩,伴隨她遊完全程。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壘球場,全場觀眾用中、英文齊唱《生日快樂》,為中國選手顏思語和菲律賓選手安托利豪慶祝共同的生日,安托利豪説:“接受來自全場觀眾的祝福,這將是我一輩子難忘的經歷。”

  人人享受競技激情,人人傳遞體育精神。杭州亞運會架起了一座橋梁,那被體育連接起來的人類情感,被激發的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讓亞洲各地的人們以體育為媒,成為摯友,共同見證亞運會不滅的榮光與夢想。

  五

  亞洲是山海相連、人文相親的命運共同體。體育作為一門特殊的“世界語”,正擁有“合異求同”“美美與共”的神奇力量。

  杭州亞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也是文化交流的紐帶,亞洲各國各地區的體育文化在此各放異彩。

  兩支隊伍在賽場裏玩起了“老鷹捉小雞”,這不是兒童遊戲,而是一個很古老很“亞洲”的運動項目卡巴迪,有4000多年曆史,具有非常高的攻防轉換節奏和高強度的對抗性,極具觀賞性,本次有10個國家與地區報名參賽。一名馬來西亞運動員説,希望自己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

  “這些亞洲特色項目非常接地氣,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我。”金華市民邵琪和7歲的兒子此前從未接觸過藤球,但現場看過一場後,就喜歡上了這一運動。台州臨海桃渚中學體育老師柳日祥自豪地説:“從2006年多哈亞運會開始,我們學校每年為國家隊輸送大批人才。參加本屆亞運會藤球比賽的中國隊選手陳欣佳,就是我們的學生。”

  武術、板球、圍棋、克柔術……還有很多根植于亞洲傳統文化的運動項目在杭州亞運會走進賽場,各展魅力,讓人大開眼界。各國媒體積極評價,認為本屆亞運會尊重多樣性、開放創新的文明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杭州亞運會打開文化交流之窗,八方來賓看見千年古都的豐厚底蘊,感知古老東方大國的文明脈動。

  外媒記者暢遊杭州,各代表團成員在省內各地“沉浸式”打卡,耳聞目睹浙江人的奮鬥故事,親身感知之江大地的蓬勃生機。

  “這是我第一次來浙江,這裡非常美麗。”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信使郵報》的記者克勞迪婭·塔莉説,杭州的美景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自己要把在杭州和浙江的所見所聞寫成報道,把這裡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伊朗網紅散打運動員艾拉哈·曼蘇裏揚賽後到拱宸橋“打卡”,偶遇杭州市民梁誠,雙方越聊越開心,曼蘇裏揚還到梁誠家做了客。

  杭州河坊街上的一家中東菜館,亞運期間接待了一波波外國來客,甚至開起了英語角。“這幾天,科威特、阿曼的運動員都來了,卡達和沙特代表團還想包場。”員工小余笑著説,自己天天都在練聽力和口語,看到杭州這麼有國際范,打心底高興。

  還有越南、巴基斯坦代表團成員登上西湖遊船,泛舟賞月,在湖光山色間感受煙雨江南的旖旎與典雅;在極富本地色彩的錢江小商品市場、四季青市場等,外國運動員展現了爐火純青的“對半砍價技術”,充分享受購物的樂趣……

  亞運期間的友誼,常常從一句“換嗎”開始。小小徽章成了杭州亞運“硬通貨”,開啟一段段文化交流故事。新加坡橋牌運動員藍澤穎從入村起幾乎每天都尋找“有緣人”交換徽章,“戰績”達到60多枚。巴基斯坦網球選手烏什娜·蘇海勒在賽後熱情地拿出一兜徽章與中國體育代表團選手朱琳交換。徽章裏蘊藏著亞洲文化,記錄著珍貴情誼,也留下了難忘的亞運記憶。

  亞運盛事恰逢中秋佳節,亞運村、比賽場館、各協辦城市的亞運分村裏,來自亞洲各國各地區的朋友歡聚一堂,體驗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杭城一輪月,天涯共此時。錢塘江畔的杭州洲際酒店舉行了韻味十足的中秋賞月雅集活動;各國(地區)的媒體朋友相聚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穿漢服、品美食、賞演出,解鎖多種中秋新玩法。

  亞運村裏更是熱鬧非凡,節日氛圍拉到“滿格”。在浙江省土布紡織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鄭芬蘭的指導下,來自哈薩克的運動員親自嘗試編織了一隻“加油鴨”,作為她人生第一份中秋禮物。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技術官員、記者齊聚亞運村中秋晚會,儘管説著不同的語言,但此刻,大家一同歡呼、鼓掌,如同其樂融融、共度佳節的一家人。運動員村國際區的噴泉廣場上響起《月亮代表我的心》,現場瞬間沸騰,百人齊聲合唱,天南海北的團圓時刻就此定格。

  這一夜,五湖四海的人們共賞一輪明月,歡度中秋,讓他們的心貼得更近。

  平日的亞運村,最熱鬧的還是文化市集。竹編、剪紙、皮影戲,每一項非遺文化展位前都圍著不少外國運動員。甲骨文猜字謎讓大家通過遊戲認識中國古代的象形文字。經過一系列的“學習”,阿聯酋的阿裏·阿馬爾左齊説,他從此記住了“魚”和“雨”。被天臺民間獨特的傳統木作技藝“一根藤”吸引,尼泊爾記者夏爾馬和年近七旬的省級非遺傳承人褚定江來了一次跨越國界和語言的文化交流。在媒體村的文化屋,還有更多中國文化的種子正在播撒。

  國際奧會顧問西奧多拉·瑪莎裏斯説:“杭州亞運會的諸多設計採用了全球人民都能理解的語言、圖案進行展現,這是一種大家都能了解的溝通方式,可以促進各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溝通交流,我對此非常欣賞。”

  在亞運村中行走,經常能路過一座展示著十幾種語言的“你好橋”。相聚的日子裏,這座橋聆聽過無數歡聲笑語,也見證著告別時刻的難捨情誼。

  杭州亞運會閉幕前夕,亞運村志願服務中心的留言本已經寫滿三大本。運動員村的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裏排起了長隊,孟加拉國記者阿米諾·伊斯蘭姆帶走了中國的茶葉,中國香港圍棋項目領隊何冠聰買下了有西湖和亞運元素的筆電……

  回望亞運會的歷史脈絡,其初衷就是為了增進亞洲各地的聯結與友誼。亞運會,從來都不僅僅是一個體育盛會。以體育之名,以熱情和友愛灌溉,繽紛的文明之花共同綻放。

  六

  杭州亞運會賽事運作期間,交通服務覆蓋抵離口岸、酒店及亞運場所,啟用了836公里的亞運通行線路,51個臨時停車場,運作班次超過3.5萬;杭州亞運村(不含5個亞運分村及接待酒店)高峰日接待量達9200多人;醫療衛生方面共設置醫務室133個、競賽場地醫療點127個,配置129輛救護車;食品安全工作對照全程安全、全量安全、全域安全和食品安全事故、食源性興奮劑事件“兩個零發生”。

  亞運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無數一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無私付出。他們在默默無聞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開幕式上,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深情呼喚:“我們需要‘小青荷’,亞運會離不開你們的奉獻。”

  身著青綠、洋溢青春,杭州亞運會共招募3.7萬餘名志願者“小青荷”。他們無處不在,用飽滿的熱情和週到的服務給所有人帶來溫暖和美好。

  吉祥物志願者,每天需要穿戴厚重的特型演出服,忍著高溫和悶熱,與現場觀眾、媒體記者等群體互動;在“大蓮花”服務的志願者,不僅需要保障亞運會開閉幕式的順利舉行,還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從開閉幕式演出志願服務到田徑比賽志願服務的轉換;被稱作“快擦手”的競賽領域志願者,在網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競賽場地,精準搶點、快速擦拭,確保比賽場地地面無汗漬……

  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的戴文龍,是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的一名網球球童志願者。2021年報名成為“小青荷”後,從未接觸過網球的他,認真學習網球規則、了解球童職責。除了撿球,球童志願者還要在第一時間將球“喂”給球員,供其挑選使用,同時負責為球員遞毛巾、清理底線附近雜物等工作。

  僅僅一個“喂球”,其中就大有講究,除了要控制拋球時的力度和弧度,還要留意不同球員的習慣和偏好,以保證網球準確落在靠近球員身體且便於用球拍接住的高度。“作為球童,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專注。”戴文龍告訴記者,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共有志願者763人。賽事期間,他們服務在競賽技術運作、觀眾服務、媒體運作等17個業務領域的53個崗位上,志願服務總時長達7.35萬小時。

  競賽組織和管理的平穩有序,背後是保障服務團隊對每一個細節的精益求精。

  在杭州亞運賽場和各轉播平臺上,觀眾在裁判員確認成績之後5秒內就可收看到賽事資訊。這是怎麼做到的?記分牌背後接入的,是一個“雲上大腦”——基於雲計算建設的賽事成績發佈類系統。成績數據獲取、計算、存儲、傳輸等4道技術關卡都進行了技術創新和保障,最後幾乎無感地實時、準確呈現給大家。

  醫療衛生保障是亞運會成功舉辦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搭建包括各場館的醫務室、醫療點和亞運村綜合門診部、定點醫院等在內的醫療救治體系,為第一時間保障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貼心的主辦方還在亞運村專門設置了心理諮詢門診和心理諮詢熱線,幫助解決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根據運動員比賽後肌肉容易勞損等情況,提供推拿、按摩等中醫適宜技術服務。亞運村開村以來,中醫推拿受到了運動員的歡迎,平均每天每位醫生都要接診20多名運動員。

  場地轉換,同樣是大賽組織運作能力的集中體現。9月29日晚,隨著競技體操最後一場比賽結束,杭州黃龍體育中心立刻開始從競技體操館向蹦床館的轉變。經過8小時的努力,場館內的3套器材、400多塊賽臺木板、300多塊保護墊、140塊自由操場地木板、480塊緩衝墊等競賽器械全部連夜拆除裝車。儘管時間趕,但每一個細節都容不得一點馬虎。“比如在拆卸自由體操高臺的木板時,可能會有一些木屑掉下來,我們不僅要用吸塵器吸,還要用膠布粘,最後再地毯式檢查一遍才行。”黃龍體育中心副主任沈劍説。36個小時後,煥然一新的場館迎來蹦床運動員的賽前訓練。

  就是這樣對細節的精雕細琢,確保杭州亞運會賽事運作實現3個100%,即除了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100%順利開賽、完賽,沒有出現人為因素導致比賽中止、中斷的情況;頒獎活動100%高效實施,沒有出現一起運作事故;競賽場館的競賽器材,100%沒有出現運作故障。

  正如中國體操運動員張博恒所説,“杭州給我的整體感受是有‘家’的感覺。”亞運會的賽事保障團隊用一個個細節,為參賽運動員創造卓越、優良的競賽環境。

  在賽場之外,從賽事安保到餐飲服務,從亞運班車到會刊編寫……東道主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一絲不茍地提供放心、暖心的服務。媒體村及各官方接待飯店累計收到來自日本、南韓、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友人的近300封感謝信。

  從9月22日開始,每個比賽日,亞運班車司機盧保林都需要在淩晨2時起床,並在4時30分準時發車,開車30多公里,把運動員從亞運村運送到高爾夫賽場西湖高爾夫球場。來不及吃早飯,他就吃點麵包墊墊肚子。

  對於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清廢保潔主管於丁丁來説,賽事期間長時間工作早已是常態。比賽期間,他每天上午6時前到崗,檢查並清掃負責區域的看臺、座椅、衛生間、通道、週邊道路等,一直工作到晚上12時。“確保賽後不留一滴水、一張紙”,是他和所有場館保潔人員共同的目標。

  還有許許多多的辛苦付出,並不為人知曉。還有許許多多追求極致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感謝信上。他們的熱情和誠意一直在匯聚,溫暖了杭州亞運。

  七

  透過杭州亞運會這扇窗,世界再一次感知浙江、讀懂中國。

  浙江堅持改革開放,跑出了高品質發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泱泱大國的氣度與自信,經由杭州亞運,在浙江彰顯得淋漓盡致。

  這份氣度與自信,源於中國發展帶來的底氣——

  賽場內外,“中國製造”星光熠熠。一輛輛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在火炬傳遞、亞運賽場、亞運村接駁等全流程使用,一份份亞運紀念品成為賽場內外的硬通貨。

  與此同時,亞運會上雲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各式“黑科技”酷炫亮相,讓八方來客感受科技創新帶來的魅力。

  另一方面,賽事被佈局在浙江的秀美山水之中。一路沿湖、沿村、沿山,風景如畫的淳安自行車賽道,位於羊山石佛風景名勝區內的攀岩賽場,龍舟湖上的龍舟賽道……綠水青山,成為杭州亞運會的沉浸式背景,通過全球轉播鏡頭和社交媒體,向世界高清晰、無延時展示。

  最酷技術與最美山水,一體兩面,無縫融合。這與“綠色、智慧、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不謀而合,也成為中國在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最佳縮影。

  這份氣度與自信,源於“八八戰略”指引浙江取得的精彩蝶變——

  專程來到杭州採訪亞運的巴西記者理查德日前參觀了“八八戰略”實施20週年大型主題展覽。“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整個展覽給我留下的印象,那應該是‘高品質’。”他深有感觸地告訴講解員,“你們不僅規劃長遠,更重要的是把所想的、規劃的做到實處。”

  20年來,在“八八戰略”的指引下,思想的如椽巨筆,在之江大地上繪就了富民強省、均衡發展、綠色發展和共治共用的生動圖景。

  隨著杭州亞運會的到來,作為“世界超市”的義烏,再次站在了體育消費熱潮的浪尖。今年1月至8月,義烏體育用品出口50.8億元,同比增長33.0%。義烏市場的盎然生機,是浙江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今年8月,浙江市場經營主體突破1000萬戶。千千萬萬的市場經營主體,正成為浙江經濟運作的活躍細胞,進一步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亞運期間,開放包容的浙江,更是給各國運動員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論走到哪,他們都能收穫一聲聲問好,抑或是一個個友善的微笑。

  他們為中國品牌著迷,也會對中國便利的電子支付、跨境電商和國際物流驚嘆不已。吉爾吉斯斯坦射擊運動員拉古堅科給自己和朋友們買了好幾雙中國品牌的運動鞋,並在亞運村裏打包寄回了家。“沒有想到在中國買東西這麼方便。”她説。

  賽事間隙,在余杭青山村,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對這裡通過改善龍塢水庫的水質,讓村落重新煥發生機驚嘆不已。前來觀賽的孟加拉國遊客説:“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的山水,從保護‘水’起步重振村莊這樣的勵志故事,很有借鑒意義。”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顯著標識,也是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近年來,浙江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的5431元增長至2022年的37565元,連續38年居全國省區第一。

  這份氣度與自信,源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一場智慧化的體育盛會,讓每位到杭州參加比賽的運動員、觀看比賽的遊客,都能一探未來“智慧城市”的雛形。

  化身“導遊”的智慧服務機器人、能轉向還能“對答”的智慧引路牌、讓遊客一邊觀景一邊為手機無線充電的智慧座椅……以此次亞運為契機,更多綠色低碳智慧的場景,從賽場延伸到市民生活。而隨著杭州亞運會各大場館陸續向社會開放,開創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場館賽前向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開放的先例,全民健身的熱潮在這裡持續涌動。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以人民為中心,人人可參與”的理念,貫穿杭州亞運會始終。“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依託舉辦亞運,一系列城市建設改造、環境治理、交通提級、場館設施完善已然普惠於民。

  交通網路不斷織密,拉近了廣大民眾與亞運賽事的距離,也聯通了浙江各地協同發展的距離。精細治理扮靚城市,背街小巷煥然一新,老舊小區重獲新生。“杭州為主,全省共用”。每一個辦賽城市都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把用好亞運紅利同持續保持城市對外影響的熱度、增進民生福祉的溫度緊密結合在一起。

  據浙江省統計局初步測算,因舉辦亞運會所增加的投資,對杭州市GDP(國內生産總值)的拉動量約為4141億元,佔同期GDP的7.6%;對財政收入的拉動量約為1033億元,佔同期財政收入的8.2%;對就業人數的拉動量約為67萬,佔同期就業人數的2.4%。

  全民健身習慣、社會文明志願精神、公共服務能力、體育跨文化意識等都將成為“後亞運時代”的社會財富。10月4日,杭州市政府與國際皮划艇聯合會、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國際曲棍球聯合會簽署合作備忘錄。2035年前,杭州將爭取再舉辦一次高級別的綜合性賽事以及3到5個世錦賽、世界盃等頂級單項賽事。杭州正搶抓亞運機遇、放大亞運效應,向著國際“賽”“會”之城奔競。

  豐裕的人文溫度,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從“小青荷”帶來的無數個溫暖、親和瞬間,到廣大市民自發為遊客送上最熱情的問候與服務;從推出100條亞運旅遊線路,到遍佈浙江各地的文化健身場所……浙江的人文溫度和高品質的精神文化生活,勾勒出一個奔向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社會圖景。

  這份氣度與自信,更透露出中國共繪亞運新畫卷、共創亞洲美好未來的希望。

  體育傳遞友誼,文化凝聚力量,交流共築和平。以亞運為媒,世界共同見證浙江乃至全中國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繼續破題、探索前行、總結經驗的最新實踐,也共同許下新的希望,把共同發展、開放融通的亞洲之路越走越寬。

  從期盼到相會,從重逢到告別。在荷桂交替的時節、在歡聲笑語中,杭州亞運會落下帷幕。

  “最憶是杭州”。融合上萬朵荷花、桂花形象的“荷桂之花”,悄然綻放在屬於每一個參與亞運會的“你”“我”的記憶中。

  草坪化身活力四射、萬物盎然的“亞運大花園”。運動員們,不分國度,不分年齡,彼此擁抱合影、拉手起舞。

  “藉草攀花”——中國古老的惜別場景再次深情上演,訴説著臨別前的不捨,承載著“亞洲一家,天下大同”的期盼,表達著跨越山海、彼此交織的綿綿情誼。

  開幕式上,億萬星光匯聚成數字火炬手;閉幕式上,數字火炬手“弄潮兒”再次幻化成漫天星光,灑向杭州、飛向亞洲。每一點星光都是對亞運體育精神的致敬、對亞洲美好未來的致敬。

  亞運主火炬已經熄滅,但“薪火”相傳,每個人心中的體育之火、文明之火、生命之火將生生不息、綿延永存。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曾福泉 陸樂 林曉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