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古老原礦釉、瓷土配方,燒製成功的淡青釉“江南秘色”瓷盞托、梅子青玻璃釉香薰等浙江慶元竹口青瓷出現在國內青瓷界,立即引起轟動,業內專家紛紛指出填補了慶元瓷200餘年的傳承空白。
慶元竹口鎮曾是古代龍泉窯燒制的主要窯場之一,擁有黃壇、上垟、橋頭山、潘裏壟等窯址,熊熊爐火燒制出了千峰翠色的竹口青瓷,但在清中期逐步沒落。青瓷愛好者李慶長是慶元縣竹口鎮人,他立志恢復家鄉斷燒200多年的青瓷燒制技藝,經過多年收集古瓷片、翻閱大量文獻資料、反覆研究試驗,如今他復燒的竹口青瓷有著五代、明代時期的歷史感與厚重感。
從唐代黃壇點燃窯火,到五代吳越錢王“錢氏所貢、蓋取於此”上垟窯場的秘色青瓷,再到後來明清時期“色如翡翠、碧似春水”的竹口窯,承載了慶元千年的青瓷記憶。李慶長從小就對家鄉的青瓷文化情有獨鍾,中學時期開始收集一些有特色的竹口窯殘瓷。“古書裏講的很多神話故事人物造型在瓷器中都能找到,我讀初中一年級時花了50元淘來的孫悟空造型明代殘瓷已經收藏了整整32年。”李慶長説。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李慶長一直堅守著尋瓷、尋釉、復燒竹口青瓷的初心。2012年9月,他花了16天時間前往日本拍賣現場,拍回麒麟香薰、深腹八角雙魚盤等具有代表性的明代竹口窯瓷器作器形研究之用。
“五代上垟窯淡淡的秘色釉,高浮雕、針挑工為主的精湛工藝有著明顯的唐代遺風,而興盛于明代時期的竹口窯瓷器以梅子初青、色如翡翠的‘江南秘色’征服了海外市場。” 李慶長在深入研究古代瓷器後,復燒家鄉瓷器的願望愈發強烈。
他堅持以古老原礦釉、瓷土配方復燒竹口青瓷。為找到最好的原礦釉瓷土,近十餘年來,他尋遍慶元周邊山川河流,經過上千次的試驗,花費近300萬元,終於成功研製出了古配方原礦釉。
“五代上垟窯和明代竹口窯瓷器的釉色,都是以高溫亮釉為主,燒到1300攝氏度以上胎土達到融點,才能燒制出最美的釉色。”2022年6月,李慶長成功以古老原礦釉配方燒制出接近五代時期上垟窯淡青釉秘色瓷盞托和明代竹口窯梅子青玻璃釉香薰、屏風、八角雙魚冼等竹口青瓷,填補了慶元青瓷200餘年的傳承空白。
“竹口青瓷有千年淵源,復燒之路不知盡頭。” 李慶長坦言,將更加深入研究,力求復燒出更多具有時代代表性的家鄉瓷器,讓慶元青瓷文化活起來。他這一壯舉,不但在慶元縣引起官方高度重視,更引起國內青瓷界專家前來探秘。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柳永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