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教得了語數外 玩得起音體美 浙江面向農村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發佈時間 | 2022-12-08 08:32:25    

   “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一句廣為流傳的調侃,在浙江多地農村小學成為現實。

  2012年,浙江省教育廳在國內率先開展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試點工作。由試點縣松陽和遂昌各招15名麗水應屆高考生,作為首批定向小學全科教師(以下簡稱“全科教師”)。這30名學生由杭州師範大學統一培養。

  此後,全科教師的試點範圍在省內不斷擴大,至2015年已在全省推開。迄今,我省已有2756名在讀及在職的全科教師,省內培養全科教師的高校也增至8所。

  2016年,首批定向生畢業後進入松陽、遂昌兩縣的農村小學,擔任既能教語文、英語、數學,也能教音樂、體育、美術的全科教師,以解當地學校教師結構性失調的燃眉之急。

  今年,首批全科教師原定6年的服務期已滿,老師們還願意留在農村嗎?他們為農村小學帶去了怎樣的新氣象?10年試點又帶來了什麼啟示?近日,記者深入松陽、遂昌兩地採訪。

  新變化 農村孩子更加自信

  “我現在是學校的‘救火隊員’。如果有老師外出培訓、請假等,我就去各班代課。”在松陽縣楓坪鄉中心小學全科教師潘玲莉的辦公桌上,一張滿是圈注的課表非常醒目。她笑著説,自己的優勢因此體現——本科期間主修數學、科學和美術,音樂、體育也有所涉獵。

  楓坪鄉中心小學僅有47個學生和9個在崗老師,距離縣城有近一小時車程,是松陽縣最偏遠的農村小學之一。“剛來時,我們學校特別缺音體美老師,我同時教數學和美術課。”潘玲莉説。

  現在,潘玲莉是學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長。由於人手緊缺,潘玲莉還兼顧黨建和辦公室等工作,每天至少要忙到晚上八九時。她在距學校步行只需5分鐘的宿舍住了6年,只有週末才能回到縣城的家中陪伴家人。

  六年級女生周欣怡告訴記者:“潘老師上數學課時會給我們設計分層作業,我們都覺得很新鮮。她的美術課也上得很有趣。”

  在距離遂昌縣城40分鐘車程的金竹鎮中心小學,潘玲莉的大學同班同學張琳倩同樣已任教6年。“上大學時,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要學的東西多很多,好辛苦。但工作後,發現學的東西都特別有用。”張琳倩告訴記者,自己教過數學、美術、音樂等多門學科,且小有成績。

  “啥都懂一點”的張琳倩是該校最受小朋友喜歡的老師之一。孩子們在張琳倩美術課上畫的作品,數次在縣級比賽中捧回獎狀。而上資訊技術課時,張琳倩則會教很多農村孩子從沒接觸過的編程,很受歡迎。

  張琳倩任教的頭一年,負責五年級的數學和音樂課。班裏有兩個男生特別調皮,發現她是新老師,更是不買賬。“我嘗試在音樂課上給學生排舞臺劇,沒想到雖是頭一次接觸,但孩子們都很有興趣。後來我還帶著他們去縣城參加比賽,拿了一等獎後又代表縣裏去麗水市參加比賽。”張琳倩説,兩個調皮男生也是舞臺劇的主力。比賽回來後,他們就心服口服地成了自己的“小跟班”。

  在金竹鎮中心小學校長葉平看來,一些在城裏孩子看來或許較為平常的經歷,對山區小學的孩子們卻彌足珍貴。他們在一次次體驗和成功中,不斷自信起來。這正是全科教師為農村小學帶來的新變化之一。

  潘玲莉和張琳倩的經歷,是30名首批全科教師的縮影。

  在松陽、遂昌,記者通過走訪、座談等方式,勾勒出首批全科教師的大致輪廓:至少三分之一有過在農村小學同時擔任多學科教師的經歷,有5人目前還在農村小規模學校任教。他們綜合素養高、樂於奉獻,從總體表現來看,明顯優於縣域內其他教齡相倣的老師。“他們的到來,明顯提升了農村小學的教學品質。”松陽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李軍偉説。

  在6年服務期滿之內,首批全科教師做出了不盡相同的選擇:2人因為自身原因違約辭職,4人選擇調離,4人調入縣城小學,5人轉型為中學教師,15人選擇繼續紮根農村小學。

  對多數已有家小卻堅守偏遠農村小學的全科教師來説,這樣的選擇意味著需要作出一定犧牲。楓坪鄉中心小學六年級男生吳陳坤悄悄對記者説,他曾看到潘玲莉偷偷在哭:“潘老師的女兒發高燒了,但來回太遠,回不去。”

  在採訪中,每當記者詢問首批全科教師“有沒有想過回到縣城或者離縣城更近的農村小學”時,總能看到他們露出糾結的神情,但最終他們又會不約而同給出一個相似的答案:待得越久,越捨不得學生。回答記者提問時,他們從沒有用到“擔當”“責任”等詞彙,但他們的選擇是更有感染力的表達。

  新命題 全科教師如何培養

  如何培養好具有本科學歷、畢業後主要面向農村的全科教師,對於高校和屬地教育局來説,都是全新挑戰。

  杭師大在招生前就專門制定了培養計劃。考慮到首批畢業生到農村小學需要擔綱多學科教學,他們在校要學的課程比普通師範生多。例如,大一需要學習文、理、藝術等大類基礎課程;到了大二,文科方向學生必修語文類、英語類、藝術類等四五門課程;理科方向學生則必修數學類、科學類、藝術類等課程。

  首批定向生畢業時,有兩位同學成績不夠理想。李軍偉記得,自己當時還在想,他們能當好老師嗎?好在通過松陽縣教育局的崗前培訓、青年骨幹教師跟蹤培養研修班以及名師工作室引領,這兩位同學逐步趕上大部隊,如今已是所在學校的教學骨幹。

  這件事觸動屬地教育局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與高校共同培養符合地方實際需求的優秀教師。

  近兩年,松陽、遂昌兩縣教育局為在校定向生開展了職前教育跟蹤培訓,全程參與定向生培養工作。“縣教育局每年會組織定向生彙報一年學習成果,並組織定向生到縣裏實習。”遂昌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雷土松説。

  兩縣教育局還會按照學生每學年的成績發放生活補助。例如,2021年出臺的《松陽縣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試行)》中,也寫入“強化教育人才儲備機制”。按照規定,松陽教育定向培養生學費補助從2萬增至4萬的同時,還增加了生活補助。

  首批全科教師中的多數人畢業後立即奔赴農村小學。在教育實踐中,他們遇到了一些難題。

  “農村小學中有不少是小規模學校,教師人數少、流動快、教研力量薄弱。工作的頭兩年,我感覺自己不會上課,但在本校又找不到非常資深的前輩請教,只能上網找一些課件教案自學”“任教3年後,我考上了規模更大、離縣城更近的學校,但發現自己不會管理大班額班級,很焦慮”……在記者與首批全科教師的兩次座談中,多位教師講到了類似困惑。

  主管部門也看到了這些問題。從今年開始,遂昌教育局組建了“新苗班”,幫助當年畢業的定向培養師範生順利完成角色轉變、站穩講臺。松陽教育局則在幾年前已有類似探索。

  但這依然不夠。“4年師範教育只能幫助新任教師做好進入教育專業實踐的準備,他們尚需學校教育實踐的培育,實現向合格教師的轉化。簡單地將新任教師配置給薄弱的農村學校,不利於農村新任教師成長,容易導致他們的職業挫敗。”杭州師範大學經亨頤教育學院教授王凱為此寫了一份調研報告,希望全省統一部署,由各地遴選師資水準較高、教師編制相對寬裕的城鎮學校,建立農村新任教師培育基地,並將對農村新任教師培育績效納入學校考核。培育後再將新任教師分配到農村小學,無論對教師自身發展、還是對帶動農村小學教研水準,都有較大益處。

  新門檻 成長通道亟需打通

  隨著全科教師隊伍日益壯大,如何讓他們在農村留得住、有發展,成為緊迫的現實問題。

  作為全科小學教師的使用方,各地教育局的用人政策是主要的指揮棒之一。松陽和遂昌用人政策上的差異,讓兩縣全科教師呈現出有所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

  這主要體現在:15名服務期滿後選擇繼續堅守在農村小學的全科教師中,有13名在松陽,僅有2人在遂昌。但5名轉型為中學老師的全科教師都在遂昌。

  “當時遂昌的師資力量非常緊張,初高中尤其缺優秀老師,所以存在高中向初中選拔優秀教師,初中再向小學選拔優秀教師的情況。”雷土松説,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首批全科教師中有5人經過雙向選擇進入遂昌城區初中。

  遂昌其餘10名全科教師,有1人分配至縣城小學,9人分配至農村小學。分配至縣城小學的全科教師須在任教生涯中完成去農村小學支教3年的任務。分配至農村小學的全科教師,滿3年可參加進城考,進入縣城小學。因為全科教師整體素養不錯,進城考比較佔優勢,目前僅有2名老師仍堅守在農村小學。

  松陽則將所有全科小學教師都分配到農村小學。“所有全科教師要在首次分配的農村小學任教滿3年才能參加選拔考試,調入離縣城較近的農村小學。在農村小學任教滿6年後,可參加縣城小學的選拔考試。”李軍偉説,為了讓全科教師安心留在農村,他們著重打造全科教師的梯隊建設,為老師提供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

  從實踐來看,農村小規模學校需要一人多崗,更容易培養出管理人才。松陽13名還留在農村的全科教師中,已有3人成長為副校長。

  只有可發展,才能留住人才。與職業發展、收入等密切掛鉤的職稱評定,是全科教師關注的重點。農村小學需要全科教師,但職稱評定只能按單學科工作成果。職稱評定,已成為橫在全科教師面前的一道新門檻。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類別面試幾年前已增設小學全科學科,那麼職稱評定能否也打通全科教師的評定通道?”張琳倩説,工作6年期間,她每年都擔任多學科教師。相對於只教單科的老師,她花在主攻學科上的時間、精力相對沒那麼多,這對於評職稱很不利。

  對此深有同感的李軍偉告訴記者,松陽教育局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並進行了初步探索,于2020年出臺《松陽縣教育系統職稱量化補充意見》,對全科教師職稱評定的部分項目有適當傾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想要真正打通全科教師職稱評定通道,要探索的還有很多。”李軍偉説。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杭師大教育學院原院長童富勇是杭師大培養全科教師的推動者之一,10年來始終密切關注著這一群體。他説:“我省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的重要決定因素是農村教育品質,全科教師政策正是為補上這一薄弱環節而制定的。但分學科培養模式仍是當前我國小學教育的主流。想讓全科教師助力農村教育品質提升,要為他們提供成熟可靠的支援與保障體系,完善教師評價制度。”

  據悉,省教育廳今年已將“中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調查研究”列為廳級重點調研課題。“全面總結我省實施中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的經驗探索及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計劃對現有定向生培養政策進行優化和升級。”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説,首批全科教師面臨的問題和縣級教育部門的訴求,省教育廳也會著重進行研討。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紀馭亞 黃彥 通訊員 成睿 潘敏暉 葉艷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