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衛生健康 新聞詳情
致敬醫師·身邊有你③ |緣來是你,感謝有你
中國網 · 通訊員 吳丹 李曄 盧江煒 陳鑒家屬/文 羅威/圖 | 發佈時間2022-08-18 14:26:22    

   “世間術業有幾何,至精首善為醫者”,在病魔面前,醫生用精湛的技術、滾燙的愛心守護著患者的生命健康。他們或許很平凡,每天都穿著白大褂,在門診和病房間來去匆匆;他們也很偉大,當和病魔交鋒、與死神亮劍的時候,摧鋒于正銳,挽瀾于極危,眾人皆嘆白衣執甲下的勇氣和擔當,他們是平凡生活裏不平凡的英雄。

  為了向身邊這些可愛可敬的“英雄”們致敬,值此第五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嘉興市婦幼保健院特推出《醫師節特輯之身邊有你》系列,記錄“醫”路上的點點滴滴,把那些發生在醫院裏,發生在醫生與患者間、醫生與同事間、醫生與家人間的小故事、小感動,講給你聽。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援,同樣的道理,對於整日為人民健康忙碌的醫生來説,家人的理解、支援和適當犧牲,是她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今天的身邊有你系列,我們説第三期《緣來是你,感謝有你》。

吳丹.JPG

  我習慣了電話那頭的“嘟嘟嘟”

  吳丹是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一名醫生,重症監護室裏的都是危重病人,所以在這裡工作,需要格外的仔細和認真,工作強度也可想而知,從上班到下班,忙起來的時候,水都顧不上喝一口,所以經常會“漏”掉很多家人、親戚、朋友的資訊。

  下班後,我撥通妻子的電話,聽到的只有“嘟嘟……”的聲音,就知道她又在忙了。作為一名醫生的家屬,我知道救死扶傷是她的本職工作,謹慎細緻是她的工作態度,常年無休是她的生活常態。

  晚上十一點多,她打來了電話:“來了好幾個病人要處理,你下午打電話什麼事情?”。

  “沒事,就問問你吃飯了沒?”

  “正吃著呢,沒事我就先挂了,待會還有個病人要來。”聽著她邊吃邊説。我很想再啰嗦兩句,叮囑她吃慢點,結果電話就挂斷了。

  作為醫生的家屬,我習慣了電話那頭的“嘟嘟嘟”。在工作上,她為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拼著命,滿腔熱血;在家庭中,她喜歡邊“嘮叨”邊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簡單美好;我出差的時候,她總會幫我把行李箱收拾好,前後反覆檢查幾遍,確保一件不落下;關於女兒的每一個細節,哪怕她在忙,也從來不會忘記,比如女兒愛吃的菜、喜歡什麼顏色的衣服......

  這就是她,一個平凡可敬的醫生,一個細緻溫暖的妻子,一個盡責有愛的母親。

李曄.JPG

  我媽英文比我好

  李曄是醫院藥劑科的一名醫生,每天一早,她都要跟臨床醫生去查房,了解每一位病人的用藥資訊,雖然自己不坐門診,但是每天來找她請教的病人,也要排著隊,不光是上班時間,就是休息日在家裏,手機也是一刻不停地響。

  我媽是家裏最忙的人,難得週末休息在家,我也經常會聽到她接電話,看到她線上上給病人答疑,解答各種各樣的問題,每個問題她都會耐心解答,態度親切。有一次恰巧在午飯時間,全家人正準備吃飯,她讓我們先吃飯,她要把線上諮詢患者的問題解答後再吃,我不理解,認為吃好了再去弄,也是一樣的。但是她説:“病人選擇在吃飯的時間線上諮詢,説明比較急,而且她在問的是用藥後多久可以喂奶,很可能是寶寶餓了,所以我要第一時間回復。”

  在我的認知裏,她們那個年代教育資源有限,英文水準肯定遠不及我們,但在我查閱國外的醫學文獻時,有些詞彙問到她時,她比我認得多,我很好奇地問她,為什麼對這些醫學詞彙那麼熟悉,她笑著告訴我,那是因為平時用電腦查閱的文獻比較多,不管是中文的還是英文的,只要是工作中需要的,她都會涉及。我不僅感嘆,當我們還在追劇、玩遊戲的時候,四十多歲的媽媽還在查閱相關醫學資料,關注醫藥行業內最新的研究內容,我打心底地佩服她,到了這個年齡還保留著學習熱情。

  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平凡的藥學工作者,一個兢兢業業、孜孜不倦的婦保人。

盧江煒.JPG

  我家有個迎難而上的“大白”

  盧江煒是醫院保健部的一名醫生,是疫情防控期間,多次深夜出征馳援各地的“大白”,是為四川涼山州布拖縣的婦計中心,送去嘉興力量的那個人。

  我的妻子性格上比較“宅”,其實是個富有責任心、愛心的人。新冠疫情以來一直積極配合醫院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醫院組織大規模採核酸培訓,她衝在第一梯隊。我納悶地問“你不是臨床一線也要去?”她説“我是醫生啊!”言語間白衣戰士的使命感噴涌而出。

  2022年1月2號,當時我還在醫學集中隔離點值班,要1月7號才能回家。淩晨1點接到她的電話,説她報名了支援寧波北侖的核酸採樣工作。這突如其來的抗疫任務,一下子打亂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節奏,粗粗安排好兩個孩子,與父母匆匆告別後她急急趕去到醫院集合報到。

  今年3月,接到上級通知,醫院有一個支援四川涼山州布拖縣的任務,她又是第一個報名參加,説自己從事專業及多年的工作經驗剛好能派上用場,能夠服務當地老百姓。作為丈夫的我雖然口頭上支援,但心裏還為她捏了把汗,想著從未遠離過故鄉的人,此次一去3個月能否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會不會因為想念孩子們而偷偷流淚?第一週視頻,我明顯感覺到她有口唇發紺、氣急等不適,但電話那端,她更多的是興致勃勃講述自己在當地的工作和生活;她説看到布拖縣的孩子們總被他們明亮的雙眸吸引目光,總會心生愛憐,付出再大再多的努力也願意,只期望他們能生活的更好。除了日常對口支援工作,她和隊友還商量好組織開展了愛心募捐和結對助學活動。這樣的真情和熱情讓我深深感動,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我為擁有這樣的妻子,而無比自豪。

陳鑒.JPG

  我的夢想是和媽媽一樣做醫生

  陳鑒是醫院放射科的一名醫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拍片、做CT、做子宮輸卵管造影、撰寫報告展開,為臨床醫生做出及時準確的診斷,提供技術支撐。

  我的媽媽很忙,我們上學的時候,她在上班,我們有時候睡覺了,她還在上班,難得看到她休息在家裏,也是一刻不停地忙著鑽研業務,前段時間,她説要考試,看起書來比我們小學生迎接期末考試還要刻苦,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妹妹年紀小,總是喜歡黏著媽媽,讓媽媽陪她睡覺,但是媽媽總是搪塞妹妹説:“忙完這陣子,再陪妹妹睡。”但我感覺,媽媽已經忙了好久了,這句話就像“改天請你吃飯”的套路一般,改天是哪天,下次是哪次?這些大概都不會有什麼答案了。

  雖然媽媽很忙,但我感覺她是以身作則,在給我和妹妹樹立榜樣,在我們面前,她説的最多的是醫院的病人,她會跟我們講工作中發生的故事,順便給我們科普疾病的表現,和如何預防疾病,她會經常跟醫生叔叔、阿姨交流,她總是説醫院裏有很多厲害的專家,都是滿腹經綸的,所以她更要努力學習,不能掉隊。從小受媽媽的影響,我開始慢慢了解醫生這個神聖的職業,知道她們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救死扶傷,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有這樣的媽媽我感覺無比驕傲和光榮,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寫下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很清晰——想和媽媽一樣做醫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吳丹 李曄 盧江煒 陳鑒家屬/文 羅威/圖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