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戴上黨徽、穿上紅馬甲的一刻起,我覺得自己特別光榮,入戶宣傳、上街撿垃圾,我都做過。”“如果大家去過我們小區,一定會喜歡,因為很乾淨,很清爽,為什麼一個老小區還能有這麼好的環境呢,我覺得跟我們的垃圾分類有很大的關係。”……7月22日下午,“全民參與垃圾分類 共建幸福文明南湖”南湖區最美分類人系列宣傳暨分類感受分享活動在南湖區八佰伴商場一樓大廳舉行。
現場,南湖區新興街道的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物業人員、垃圾分類勸導員和“嘉禾收唄”工作人員等七個不同崗位的最美分類人代表走上舞臺,深情講述了自己的心聲和感悟。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從樓道“桶長”到現在的垃圾分類勸導員,南湖區新興街道文昌社區的黨員志願者呂菲將自己的分類之路娓娓道來,並分享了身邊許多黨員志願者的故事,更是深刻體會到黨員志願者在垃圾分類中發揮出的示範引領作用。在文昌社區,就有這樣一支50多人的公益服務隊令她尤為敬佩。隊伍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0歲,最小的也有55歲,平均年齡超過65歲,每天分為上午、下午兩個時間段,他們退休不褪色,繼續發揮餘熱,在小區裏撿拾垃圾、安全巡邏,做好宣傳、勸導等工作。
作為新興街道的一名垃圾分類勸導員,工作了3年的范峰卻説:“我現在越來越‘清閒’了”。從一開始居民的不理解,到如今大家對他們笑臉相迎,分類準確率接近100%,觀念轉變的背後付出的艱辛可見一斑。拎重點、兌積分、説問題,他把道理掰開揉碎了反覆講給居民聽,在潛移默化中,越來越多居民配合和支援垃圾分類工作,垃圾減量也日見成效。
“一些平常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積累起來也是蠻多的,前幾天看了下,我家的積分卡裏已經攢了好幾百塊錢了,平均算下來,家裏一個月的油鹽醬醋的錢肯定是出資了,積少成多,也是習慣逐漸養成的過程。”松鶴社區放鶴州花園二期居民莊紹玲分享著日常積累的“實戰”經驗。從自我實踐、全家“總動員”到以身作則,勸導身邊的鄰居朋友,一個小細節更是讓莊阿姨深刻意識到垃圾分類不僅要長期堅持,還得從娃娃抓起,“有一天吃好飯,看到爺爺把餐巾紙、牙籤之類的東西都扔到易腐垃圾裏,小孫子馬上提出來,質問爺爺怎麼分錯了。”
黨員志願者呂菲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讓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居民代表莊阿姨不僅做好自己家的垃圾分類工作,還以身作則,勸導身邊的鄰居朋友們;勸導員范師傅堅守在垃圾分類工作一線,盡心盡力做好宣傳勸導,引導居民規範分類投放。新興街道創新還設立了“綠之翼”公益社團,不僅為大學生志願者開創了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也積極發揮社區自身硬體條件,讓垃圾分類工作“貼地飛行”;嘉環園林有限公司推出的“嘉禾收唄”小程式升級了“積分銀行”功能,拓寬了積分兌換渠道,實現了現金即時到賬,滿足居民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增加了線上預約到府回收等服務,讓居民能更直觀的感受到垃圾分類工作的收穫成果……七位最美分類人用質樸的語言分享著自己的分類經歷。
“説的很精彩,幹的都很辛苦!社區跟物業的工作人員一直奮鬥在垃圾分類工作的前線,不辭辛勞,不斷推進分類工作實效和居民滿意度,為垃圾分類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南湖區分類辦常務副主任沈李強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大家把身邊垃圾分類好的經驗做法進行推廣和擴散,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營造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氛圍,共建美麗和諧文明南湖。
近年來,南湖區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四分類”全域全覆蓋,並逐漸推行智慧化分類管理,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率、分類覆蓋率、圾資源化利用率均已達到100%。
下一步,南湖區將不斷提升源頭減量成效、加強流程體系建設,提高數字化監管效率,探索創新分類途徑,將垃圾分類理念內化於心,外踐于行,用科學化、智慧化、精細化的垃圾分類創造高品質的人居環境,推動品質嘉興建設,持續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圖片由南湖區新興街道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朱家棟 錢陳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