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場景可能會讓你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數字農業的開發已經把農業的供給與需求方在一個貌似虛擬的空間裏無縫銜接。
浙江省嘉興市陸續開發出來的這些數字農業場景讓傳統農業擁有了“智慧”的大腦、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發展是近年來浙江引領全國的“長項”。地處平原地區的嘉興首當其衝,率先開發出了諸如“田保姆”“種糧寶”“浙農服”等為農服務數字化平臺,依託資訊技術,有效解決了農民在生産端和銷售端面臨的社會化服務供需資訊不對稱、銷售環節資訊不暢等難題,提高了産出效益,持續提升農民增收後勁,促進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這不是虛誇,是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平臺。此中場景讓農民受益匪淺。
以“田保姆”這一為農數字化服務應用平臺為例,它構建起由社會化服務中心、服務站、服務點組成的“田保姆”三級服務體系。農戶通過平臺可獲得政策補貼、金融保險、農事指導、農機作業、代管代種等服務,而社會化服務組織也能通過平臺精準了解農戶需求,及時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育秧到植保再到收割,包括後面的烘乾以及最後的加工,已經形成了一條産業鏈。
可以這樣判斷,數字農業場景已經成為推動未來農場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未來農場則是農業現代化的典型標識。
有數據為證,剛剛過去的七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公佈了第一批10個未來農場認定名單,嘉興佔了4個,居全省第一。
放在全國農業發展的大框架、甚至世界農業的背景下看,農業農村數字化開發應用,也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它能夠全面強化數據採集、更新、歸集、共用,而為浙江所獨有的“浙農富裕”“浙農服”“浙農宅地”“浙農經管”等應用的建設,“浙農碼”的全面推廣應用,具有嘉興地方特色的“數據倉+能力中心+業務應用”的開發打造,都能讓數字化賦能的溢出效應體現在農業生産、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預見的是,以數字先行的理念打造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正在逐步由昔日的設想落地為當今的現實。未來農場、數字農業工廠這些以往不敢想像的智慧農業也正在嘉興這片平原地區遍地開花。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鐘嘉平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