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嘉興這位村書記緣何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殊榮?
讀嘉 · 文字記者:張芬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發佈時間2022-08-31 10:01:51    

   “我的心情十分激動! ”昨天,在北京參加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後,金正華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微信圖片_20220831101619.jpg

  金正華是海寧市鹽官鎮二級主任科員、桃園村黨委書記,此次被授予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的榮譽,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會見。

  昨晚,記者電話採訪金正華時,他動情地表示:“我只是做了一個基層公務員應該做的事情,和千千萬萬的公務員一樣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讓群眾滿意,是我的職責所在。每當為老百姓辦成了一件實事,解決了一個難題,看到老百姓臉上的微笑,我就非常有成就感,這也是‘群眾有呼我必有為’的最大動力。這份榮譽,是組織上對我的信任、肯定和鼓勵,我將再接再厲,以百倍的努力付出,來回應這份榮譽,把桃園村建設得越來越好,讓我們的村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微信圖片_20220831101625.jpg

  金正華緣何能獲得這一國家級榮譽?

  把“落後村”蝶變成“榮譽村”

  如今的桃園村,是“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示範村”“全國生態示範村”……誰能想到,1999年,當33歲的金正華剛當上鹽官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時,桃園村窮到連村幹部的工資都要借錢發。

  有一次,在村裏召開的黨員大會上,有幾名黨員對村支部工作提出了批評,這也讓剛擔任桃園村“一把手”的金正華感到壓力很大。為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村級經濟搞上去。

  他頂住壓力,不畏困難,幫村集體去追債;他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接連兩個月挨家挨戶到府做工作,拆除村工業小區,為桃園的發展騰出空間;他牽頭建立了“鄉村振興學院”,成了桃園村鄉村振興、農民增收的重要砝碼……在他的帶領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起來了,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達到4.8萬元。

  為了提升桃園村民的生活品質,桃園村建起了黨群服務綜合體,12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服務陣地涵蓋了黨群服務中心、老年大學、村黨員活動中心、籃球場、網球場、門球場、文化禮堂等公共設施,為村民提供了學習活動的場所。

  與此同時,金正華還把工作側重點放在服務管理上。譬如,桃園村70歲以上的老人理髮是免費的。村裏辦起了老年大學,教老人如何注意飲食健康、怎樣合理照管小孩等。文化禮堂裏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是引導村民開啟了健康生活的新方式,“人手一把鑰匙”的文化禮堂管理模式,受到村民好評、外界讚譽。

  為了讓群眾辦事不出村,桃園村大力推行“紅色代辦”“全崗通”工作,打造“一專多能、全崗都通,出門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的“全領域”幹部,設立村警務室,專門受理戶籍辦理、新居民登記、矛盾調解等事項,助力於實現村民辦事“最多跑一次”。

  在群眾心中,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身為村黨委書記,金正華以身作則,在女兒的婚宴上不燃放煙花爆竹,減少桌數、簡化菜式,鼓勵全村175名黨員簽訂《黨員帶頭移風易俗承諾書》,黨員從自身嚴起、從自家做起,樹立起文明、節儉、環保的婚俗新風。

  在金正華的帶領下,桃園村衝破了重重困難,創新了很多方法,讓桃園村一路翻身逆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習參觀考察團絡繹不絕。

  對村民的事情一呼就應

  桃園人很自豪:“我們不比城裏差,這裡就是世外桃源!”

  但世外桃源也有凡間的喜怒哀樂。全村1193戶、4465個村民,免不了有難念的經。“真當攤上事了,我們就找村書記。”村民老徐直言不諱,“找村書記,總能幫我們搞定。”

  遇事找村書記,已經成了老徐的習慣。他家有一幢三層樓房,地勢低,遇到颱風天,雨下得急了、多了,外面的水就會倒灌進房子裏去。可老徐從不未雨綢繆,每次碰到這個情況,就打電話給金正華。

  一次淩晨5點,他打電話給金正華:“書記你快來,我們家房子要淹光了,房子要塌了。”金正華知道是怎麼回事,叫上幾個村幹部,扛著抽水泵和沙包就趕了過去。當金正華他們趕到老徐家,卻看到老徐正起勁地在隔壁鄰居家打牌,“好傢夥,你倒是不急啊!”老徐這才放下手中的牌,笑著説:“這不是信任你們嘛。”

  這還真不是老徐在插科打諢。在桃園村,村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村幹部,尤其是金書記,辦法多、肯幫忙,辦事很牢靠。”這份信任,就像一條紐帶,將金正華與村民緊緊相連。

  多年前,村裏一對夫妻不幸中年喪子,他們的生活仿佛頃刻間失去了意義,每天想著離世的孩子,茶飯不思。在親朋好友的建議下,他們領養了一個孩子,從此,生活裏才逐漸恢復了笑容。然而,等孩子要上幼兒園的年紀,他們才想起來,要給孩子上戶口,可孩子的生母是四川人,需要四川當地村委會出證明。夫妻倆犯難了,急得吃不下、睡不好,束手無策之時,他們給金正華打去了電話。

  金正華得知後,馬上進行多方聯繫,特別是替他們與四川那邊的村幹部溝通。為了孩子戶口的事情,金正華前前後後忙活了6個月,終於把這事兒辦好了。夫妻倆感激涕零:“書記,今後村裏有什麼需要我們做的事,你一句話,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夫妻倆以這份質樸的表達回應著這份幫出來的情誼,一旁的村民們也都看在眼裏,記在了心上。

  令村民們敬佩的是,即使在為村裏幹成了許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後,金正華也沒有沾沾自喜,他一如既往以村民的喜怒哀樂為喜怒哀樂,一心一意想的是怎麼更好地服務村民。

  2008年,金正華組建了一支民情速理隊,由村幹部、黨員、村民小組長、電工、水管工等村裏的能人、熱心人組成。張家的下水道堵了、李家的燈泡壞了,只需一個電話,速理隊成員就會立馬響應,快速解決。“這支隊伍,補充了我們在水、電等技能方面的不足,壯大了我們為民辦事的力量。“金正華説:“村民遇到的很多難事,對我們來説可能只是千分之一,但是對每一個家庭來説,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們絕不含糊推脫,每一次都是盡全力去幫忙解決。”

  新聞連結——

  據悉,此次嘉興共有2名公務員、1個公務員集體受到表彰。另外一名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是海鹽縣農業行政執法隊種植業執法分隊(海鹽縣植物檢疫站)隊長(站長)朱小勤,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則是桐鄉市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承辦工作委員會。

來源:讀嘉    | 撰稿:文字記者:張芬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