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以數字化改革驅動實現“兩個先行”
浙江日報 · 浙裏改 | 發佈時間2022-08-15 08:30:09    

   再出發!向著更壯闊的新征程邁進!

  2022年6月20日至22日,中國共産黨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在杭州勝利召開。這是浙江邁入高水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新征程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大會系統總結過去五年浙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科學擘畫未來五年浙江發展的新時代藍圖,錨定“兩個先行”奮鬥目標——在高品質發展中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

  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站在前後五年的歷史交匯點,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挑戰,浙江如何奮力推進、加快實現“兩個先行”?

  時代課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作答。吃改革飯發展起來的浙江,必將進一步引領改革風氣之先,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突出變革重塑,強化爭先進位,以數字化改革引領系統性變革,加快打造數字變革高地,驅動實現“兩個先行”。

  一

  2017—2022,“極不平凡”的輝煌五年,浙江改革留下這樣自信而客觀的鑒定:“這五年,我們把握時代大勢、勇於塑造變革,數字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開創性成效。”

  五年,在奔騰不息的時間長河中,或只是滄海一粟。但浙江的這五年,從“最多跑一次”改革到政府數字化轉型、再到數字化改革,牽引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特別是數字化改革推進的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的一系列標誌性成果,讓這段時間積蓄了沉甸甸的重量,標注了改革突破爭先的新高度,註定不同尋常、值得銘記。

  構建黨建統領整體智治“新格局”。

  在湖州市吳興區,5.5萬畝糧食生産功能區完成整治優化工作。自“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問題納入“七張問題清單”應用重點提示問題落實閉環管理以來,該區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任務、壓實整改責任,通過“七張問題清單”應用倒逼問題整改、建立長效機制,實施網格化管理、數字化監管、機械化收糧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取得明顯成效。相關經驗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

  5.5萬畝“良田”回歸“糧田”,是全省以“七張問題清單”應用推動解決重點問題的一個縮影。“七張問題清單”應用,建立覆蓋巡視、審計、信訪等七方面問題管控場景,探索形成黨建統領的問題量化閉環管控新機制。今年以來,省市縣三級累計生成清單問題1.2萬個,其中主動發現問題佔比99.9%,重點關注問題整改執行率達到100%。

  “公權力大數據監督”應用歸集行權數據9600萬條,産生紅色預警3.7萬條,挽回直接損失9500萬元;“浙裏幹部之家”應用在40個省直單位、11個設區市和50余個縣(市、區)部署擴面試用,用戶數達67.5萬人,訪問量達593萬次;“輿論引導線上”應用市縣媒體客戶端日均活躍用戶數比年初增長104%,省市縣三級媒體輿論監督報道推送率達88%;“黨外代表人士全鏈條管理服務”應用完成“雙走訪”1489批次,走訪黨外代表人士及培養對象1.5萬名;“人大代表履職”應用迭代升級1507家代表聯絡站,答覆解決群眾意見建議12萬條;“協商線上”應用開展協商活動1138次,收集委員和公眾建言13.2萬條……數字化改革,推動黨建統領具象化、可量化、可評價,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提供現代化平臺載體。

  開闢高品質發展“新空間”。

  不用跑4S店實地選車,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選擇自己想要的車身顏色、內飾裝潢、座椅輪轂,選配心儀的車輛?在吉利極氪未來工廠,這已成為現實。生産線上的每一輛車都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來定制,共有500萬種自主選配的可能性。未來工廠,開啟了汽車定制化新時代。

  吉利、正泰、海康等引領型的“頭雁工廠”,老闆、大華、巨石等單項冠軍型的“鏈主工廠”,阿裏迅犀、中策、東磁等平臺型的“協同工廠”,春風動力、鼎力、東方電纜等技術型的“硬核工廠”……數字化改革開展以來,浙江已培育未來工廠32家、智慧工廠195家、數字化車間228家。

  “産業一鏈通”應用完成強鏈項目362個、補鏈項目1350個,跟蹤招引重大産業項目78個;“科技攻關線上”應用今年以來支撐取得進口替代成果175項,累計349項;“浙企智造線上”應用為近2萬家企業提供數字化改造服務,推動企業平均生産效率提升54%、成本降低19%;“金融綜合服務”應用近兩個月直接授信749億元,平均利率低於其他渠道0.24個百分點,為企業節約成本1.7億元;“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應用服務企業投標4.6萬家次,減少投標保證資金佔用98.8億元……數字化改革,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一大批數字企業應運而生,數字經濟快速發展。2021年,浙江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48.6%,居全國各省區第一。

  打造共同富裕“新引擎”。

  在人們生活中,二維碼已不再陌生。但對於縉雲縣的低收入農戶來説,家門口張貼的二維碼,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手機掃一掃,農戶“一碼享服務”,零距離獲得産業幫扶、就業培訓、醫療保險等各種服務,並可提出個性化需求;政府“一碼知冷暖”,實時掌握家庭基本情況、低保救助、政策補助等各類資訊,並可進行精準到府幫扶。

  重塑幫扶機制,實現一幫到底;重塑預警機制,實現一鍵觸達;重塑管理機制,實現一碼通辦;重塑監管機制,實現一屏感知。這是“浙農幫扶”應用在防止返貧、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2021年,全省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8%,高出全省農民收入增速4.4個百分點。

  “‘關鍵小事’智慧速辦”應用日均辦件量3.9萬件,平均減材料67%、減時間66%;“基本公共服務‘一鍵達’”應用匯聚2.3億條多維人口數據、2.1億條公共服務記錄數據,服務超200萬人次;“浙有善育”應用完成58.6萬人次優生“兩免”、産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檢查;“浙裏康養”應用實施1200萬老年人能力評估,51.7萬老年人納入定期探訪名單;“浙裏·未來社區線上”應用、“浙裏·未來鄉村線上”應用智慧管理服務未來社區43個、未來鄉村71個……數字化改革推動公共服務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推動“擴中提低”對象精準識別、供需精準對接。在浙江,“浙裏辦”註冊用戶達8200萬,日活用戶達300萬,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提供社會治理“新解法”。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面對多源、多點、散發、頻發的“狡猾”疫情,如何用非傳統手段、現代化工具應對?猶記得,2020年初浙江首創“健康碼”並迅速推廣至全國,為國家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現如今,“健康碼”幾經迭代,實現“健康碼”、核酸檢測資訊和疫苗接種次數一屏展現,有效減少排隊時間、避免人群集聚。在“健康碼”基礎上,浙江打造的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綜合整合應用,整合申碼亮碼、核酸採樣、三區研判等31個場景,在多輪疫情防控遭遇戰中實戰運用,推動實現管控速度快於傳播速度,築起了數字防疫的“銅墻鐵壁”。

  “防汛防臺線上”應用在去年抗擊颱風“煙花”期間緊急調撥各類物資20.6萬件,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00萬人;“公平線上”應用覆蓋460余家電商平臺、1800余萬家店舖,發現風險線索4萬餘條;“耕地智保”應用開展巡查53.8萬人次,認定“非農化”問題218個,完成整改205個;“藥品安全線上”應用接入藥品(醫療器械、化粧品)生産經營企業4000家,採集2.8萬批藥品的7000萬條數據;“反電詐”應用攔截涉詐電話、網址、短信409億次,挽回群眾損失43億元……數字化改革,推動社會治理精準、高效、可追溯、能預測,有效破解一批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和新問題。

  形成改革話語“新體系”。

  改革話語體系源自於實踐、提煉成理論、固化為制度,涵蓋改革所形成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機制模式,不僅在於對現有改革成果的描述,更在於對慣性思維的打破、傳統路徑的重塑。面對數字化改革這一“無人區”“新藍海”,全省上下堅持邊探索邊總結、邊檢驗邊提升,在實戰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嚴密完整、體大思精、成熟定型的話語體系。

  理論文章、調研報告、改革教材、學術專著……數字化改革的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工作規則、制度規範、地方標準、法規規章……數字化改革的制度建設持續加強。一系列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從根本上回答了數字化改革“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等重大問題,更好指導數字化改革實踐進一步拓展提升。

  特別是,省委書記袁家軍親自編著的《數字化改革概論》,系統梳理浙江數字化改革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總結提煉數字化改革的定義內涵、總體定位、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形成了一套集理論、制度、實踐創新于一體的成果體系,是數字化改革話語體系的凝練昇華、集中展現,是指導數字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鮮活教科書。我們要認真研讀、實戰運用。

  鍛造黨員幹部適應引領現代化“新能力”。

  系統觀念的牢固樹立、數字素養的顯著提升、改革本領的持續增強,這是之江大地廣大黨員幹部在數字化改革實戰實踐中砥礪的新能力。

  宏觀處洞若觀火、細微處明察秋毫。數字化改革“致廣大而盡精微”,推動全省黨員幹部越來越習慣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治理,逐步掌握多跨協同、量化閉環、系統整合的工作方法,持續加強理念更新、技術革新、工作創新,不斷增強塑造變革能力,推動變革型組織建設。在浙江,“浙政釘”註冊用戶達180萬,日活率82.4%,掌上協同辦公成為了新常態。

  數字化改革沒有局外人。

  在省委編辦、省經信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銀保監局等牽頭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學校醫院、金融機構、國企民企等企事業單位聚焦加快自身發展、服務群眾企業、優化行業生態,主動融入“兩個先行”大局,謀劃推出一批特色應用。浙江大學初步建成全鏈路一體化智慧教育系統,被教育部推薦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國王獎”;浙大二院建成智慧“山海”區域醫療協作網,開展遠端檢查、遠端病床、遠端手術等創新服務;浙江農商聯合銀行創新大數據小微貸技術,保障中小微企業融資暢通;省能源集團迭代“一網智防”應用,覆蓋2300公里天然氣管網;省産品品質安全科學研究院牽頭建設檢驗檢測“浙裏檢”應用,訪問量超1000萬次,成交金額超3億元……數字化改革正從黨政機關向各領域各方面延伸擴面,加快覆蓋至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環節。

  令人驕傲的成績。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發佈《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報告(2021)》,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浙江全國第一;全國工商聯發佈《2021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營商環境評價,浙江全國第一。國家網信辦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數字化綜合發展水準,浙江全國第一。這諸多的“第一”,充分彰顯數字化改革重大價值和顯著成效。

  用持續的奮鬥,在改革攻堅中收穫更多成果;以不斷的變革,在發展進程中積累比較優勢。數字化改革的指針劃過500多個披荊斬棘的日日夜夜,給之江大地帶來了深刻變化。

  二

  2022—2027,“充滿希望”的關鍵五年,浙江改革肩負這樣光榮而艱巨的使命:“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

  在把握歷史前進的方向中前進,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這是省委作出“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戰略決策部署的邏輯主線。

  讓我們沿著歷史前進的脈絡溯源追流。

  2003年1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以極具前瞻性的戰略眼光作出“數字浙江”歷史性決策部署。同年7月,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將“數字浙江”建設上升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這些年來,歷屆省委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深入推進“數字浙江”建設。

  2014年,推出“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實行權力事項、權力運作、權力監督網上公開,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

  2017年,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一證通辦”“一網辦理”,推動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2018年,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以“‘一件事’整合+數字賦能”為抓手,上線運作“8+11+13”典型應用,持續打造“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

  經過這些年“數字浙江”建設的深入推進,浙江在制度設計、重點項目、數據平臺、數字化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形成了政府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先發優勢。2021年2月18日,浙江召開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在全國率先開啟數字化改革探索實踐。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就是要忠實踐行“八八戰略”,乘勢而上、放大成果,將“數字浙江”建設推向新階段。

  讓我們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尋求先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産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美國發佈《數字政府戰略》,南韓開展“智慧政府實施計劃”,新加坡實施“智慧國家工程”,印度提出“數字印度”倡議……毋庸置疑,我們已經迎來數字文明時代,數字變革正系統性重塑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是未來競爭的關鍵變數。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就是要擁抱時勢、搶抓機遇,率先走出一條省域層面適應數字時代、推進數字變革、構建數字文明的新路子。

  尤令浙江廣大幹部群眾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的是,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數字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浙江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統籌推進各行業各領域政務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職能的重要支撐作用,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

  ——2022年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對數字化改革作出重要論述。

  “要維護國家數據安全,保護個人資訊和商業秘密,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産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作出系統部署。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這場始於浙江的數字化改革浪潮,開始席捲全國。

  成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國際組織,出臺《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等政策文件,舉辦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國家層面密集部署。北京建設智慧城市2.0,打造國家工業大數據交互的核心樞紐;上海推進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成立上海數據交易所;廣東實施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進“數字政府2.0”建設;福建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提出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兄弟省份紛紛行動。

  從浙江獨闖數字化改革“無人區”,到全國齊上數字化改革“新賽道”,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浙江如何發揮好先行優勢,繼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為全國改革探索路子、貢獻經驗?

  奮楫者先,勇進者勝。高水準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就是要保持“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緊迫感,永不滿足、永不懈怠,努力創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數字化改革,展現出浙江“因何而起”的基因,更蘊藏著浙江“如何制勝”的秘訣。在這條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道路上,偉大思想指引方向,時代光芒照亮行程,改革大旗迎風飄揚。

  三

  這是一套宏大縝密的目標體系。

  “兩個先行”是總目標,“八個高地”是分目標。打造數字變革高地,既是“八個高地”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實現其他七個高地的路徑動力。數字化改革,是省委為“兩個先行”量身定制的改革系統,是打造數字變革高地的必由之路,是邁向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的“船”和“橋”。

  一項重大議題已經擺到我們面前。數字化改革,這個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核心動力,如何激發出源源不斷的力量,加快構建共富型體制機制,打造共同富裕美好圖景?這個牽引省域現代化的關鍵路徑,如何推動浙江在推進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偉大變革中發揮先行和示範作用?

  兩個重要會議,兩次重要講話,給出答案。

  6月30日,省委書記袁家軍在全省數字化改革推進會上強調,要緊扣“打造數字變革高地”的戰略目標,唯實惟先、整體提升數字化改革實戰實效,奮力推動“兩個先行”。這次會議,對率先建設現代政府,引領撬動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平安法治建設等領域變革重塑,著力提升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支撐能力,率先形成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等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

  7月28日,省委書記袁家軍在十五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以數字化改革引領系統性變革,推動浙江改革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以改革突破驅動“兩個先行”。這次會議,對完善改革整體格局、深化重大改革需求分析、推進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等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

  目標再遠大,也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誠然,在浙江,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數字化改革的構架、路徑、機制、模式成熟定型,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深入人心,已經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探索創新階段,進入了實戰實效、系統重塑、形成能力的新階段。當下,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兩個先行”大場景下,在需求分析、改革推進、應用開發、大腦建設、延伸擴面、制度構建等方面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構建新體系、重塑新模式、形成新能力。

  通過需求分析找準改革方向。

  改革需求分析是改革工作全週期的起始環節,也是數字化改革的原點。各系統各地各部門都要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國家部委改革部署要求、群眾企業基層所急所盼等維度出發,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梳理當前十分緊迫、亟須以改革創新辦法解決的普遍性重大問題,研究提出“改革+應用”的破題建議,構建需求收集、梳理、深研、交辦、反饋的全流程閉環。

  在十五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省委改革辦梳理出了近兩個月重大改革需求21項。這21項重大改革需求,就是接下來要以改革破題的重點所在。要圍繞需求確定核心指標、構建關鍵場景、建立多跨協同模式,加快形成改革方案,推動重大需求轉化為重大改革和重大應用。

  通過改革推進實現體制突破。

  通過需求分析謀劃確定改革項目,以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引領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路徑,也是數字化改革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

  綱舉方能目張。自2020年起,浙江每年都推出若干項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明確為全年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省委改革委確定了20項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並提出了支撐重大改革的27個重大應用,實現應用開發與改革推進的一體融合。這些重大改革、重大應用,有基礎有潛力成為浙江改革新的金名片。要進一步梳理監測核心指標,每兩月做好進展情況評價。要進一步加大改革攻堅落實,集全省之力協同推進,確保在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標誌性成果。要進一步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將需求緊迫、符合標準、具備啟動條件的列入牽一髮動全身重大改革清單,層層放大形成滾雪球效應。

  通過應用開發推動實戰實效。

  數字化應用,是系統重塑的結果,是改革突破的載體,是數字化改革最直接的成果體現。相較其他改革,數字化改革不僅重塑了線下的業務流程、體制機制、制度規範,更形成了線上的數字化應用。通過數字化改革,我們將打造一個全新的數字空間,有效連接現實的物理空間與社會空間,在數據交互、倣真模擬、應用實戰中更好治理省域經濟社會複雜巨系統。

  在全省各領域推進數字化應用開發,要整合多個子樣的成熟經驗,推動應用集約建設、實戰實效。要掌握科學方法,按照系統分析、放大細節、量化閉環、綜合整合、迭代深化的思路,用好系統分析和系統整合“V”模型技術方法,建立業務協同模型、數據共用模型,建設多跨協同模式成熟、改革突破屬性明顯的數字化應用。要加強綜合整合,整合歸併功能相似的應用,增量開發滿足新需求的場景,完善界面功能,加快打造一批綜合整合應用。要推進橫縱貫通,推動不同系統領域之間應用數據互聯、功能互補、效果互促,強化多端覆蓋、多級穿透,實現應用越往下越整合、越符合基層實際需求。尤其在市縣層面,要做好“承接、貫通、使用”文章,不盲目開發新應用。要完善管理機制,建立重大應用“一本賬”,實施應用開發清單式管理,實行“一地創新、全省共用”,從制度上解決無序建設、重復建設問題。

  通過大腦建設提升變革能力。

  如果説,去年的一體化智慧化公共數據平臺建設基本解決了一體化的問題,那麼今年就要著力向智慧化邁進。智慧化是支撐省域治理精準感知、科學分析、智慧決策、高效執行,從而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要義,關鍵靠大腦支撐。

  系統地看,大腦可分為三個層級:“6+1”系統大腦,整合本系統數據、知識、演算法、模型、組件等,是各系統的智慧中心;N個領域大腦,是特定領域的智慧中心,如組工、市場監管、工業、健康、宣傳、公安等大腦;11個設區市城市大腦,是市域治理各領域智慧化要素的集。各縣(市、區)不單獨建設大腦,而是依託“平臺+城市大腦”開發數字化應用。在大腦建設過程中,要用好“一表一圖N清單”一般性方法,整合存量智慧要素,強化增量資源沉澱,打造通用化的知識庫、數據倉、模型庫、演算法庫以及規則和法律庫,形成開放式、可持續、帶不走的知識集和能力集,用“大腦”模擬“人腦”,以算力換人力、以智慧增效能。

  通過延伸擴面強化共建共用。

  數字化改革是全方位的,必鬚髮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構建政府、社會、企業、個人的全新連結,形成共建共用的生動局面。

  相對於黨政機關而言,延伸擴面領域的數字化改革處在起步階段,但潛力無限。要進一步明晰各領域的改革構架、具體跑道、重點任務、推進路徑,大踏步前進。教育機構要聚焦基礎教育優質均衡、高等教育高水準普及、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等領域謀劃跑道、推進改革,優化教育治理體系,加快建設教育強省。醫療機構要聚焦醫學高峰建設、基層服務能力提升、優質醫療資源共用、全面健康服務供給、公共衛生安全防控等領域謀劃跑道、推進改革,打造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健康服務體系。金融機構要聚焦融資暢通、“鳳凰行動”、風險防範等領域謀劃跑道、推進改革,加快構建數智化區域金融運作體系。國有企業要聚焦黨建統領、整體轉型、佈局優化、創新發展、治理完善等領域謀劃跑道、推進改革,強化戰略功能、展現更大擔當。事業單位要聚焦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等領域謀劃跑道、推進改革,充分激發事業單位活力和創造力。

  我省數字化改革走在前列,要把改革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制度構建尤為重要。要總結提煉我省數字化改革探索實踐,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體系和制度規範,努力贏取數字規則話語權。要加快探索數據産權流通交易、要素收益分配、市場化配置治理、數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全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探索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為全國先行探路。

  向前進!朝著更光明的新未來奮鬥!

  在“兩個先行”偉大征程中,唯有改革開路、數字賦能、系統重塑,方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讓我們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化改革重要論述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改革突破爭先的實際行動中,勇毅前行、加速奔跑,唯實惟先、善作善成,以數字化改革驅動實現“兩個先行”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浙裏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