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窗口建設 新聞詳情
專家學者看“詩畫江南、活力浙江”:讀懂一個鮮活的浙江
浙江日報 · 陳寧 | 發佈時間2022-08-25 09:11:35    

   今天的你,能讀懂浙江嗎?

  兩個月前,備受矚目的“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主題詞,打開了浙江人的暢想空間——8個字很短,卻蘊含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綿延不斷的兩浙文脈;8個字很長,它連結過去與未來,觸發敢闖敢試的浙江人順應時代、擁抱變化。

  日前,本報推出“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系列採訪,18位各個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暢談自己眼中的浙江。一次次對談是“走讀”,更是思想的激蕩。我們發現,江南的自然與人文,浙江的精神與氣度,早已浸潤在他們的基因裏。

  “這8個字很好地凝聚了浙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凝聚了浙江的山水、人文和精神。省域品牌的打造和培育,無疑是一項具有開創意義的工作。”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何建華這樣評價。當“故鄉、山水、人文、發展、當下、未來”等高頻詞不斷出現在採訪中,一個“鮮活”的浙江逐漸呈現在眼前。

  故鄉、山水

  我們與浙江相生相融

  從富庶豐饒的杭嘉湖平原,到風光旖旎的唐詩之路;從濤聲依依的東海之濱,到綠意綿延的浙南山區……浙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歷經歲月積澱,那些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已經與人相生相融,構建了“詩畫江南”的現實來源。

  故鄉,是採訪中頻繁出現的元素之一。香樟亭亭如蓋,人與自然合而為一,這是考古學家杜正賢的老家東陽岩前村;湖泊澄清碧綠,青山連綿起伏,這是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的老家慈溪東渡村;一粒稻米見證世界稻作文化起源,這是文化學者金元浦的故鄉浦江……

  人與地域,總是緊緊相依。法國地理學家阿·德芒戎曾説:“凡是人類生活的地方,無論何處,他們的生活方式中,總是包含著他們與地域基礎之間一種必然的關係。”這些生於浙江、長于浙江的人們,也最善於從熟悉的土地中汲取靈感。

  作家湯湯的不少作品裏,都能找得到故鄉的影子。《湯湯奇幻童年故事本》的靈感,來自於自己長大的武義南缸窯村;《美人樹》的創作起源於村口的大樹;《水妖喀喀莎》中藍婆住的屋子,是小時候曬谷坪旁的土房子……“故鄉使我童年的心靈充滿陽光雨露和草木氣息,一直溫暖芬芳至今。”她説。

  76歲的畫家何水法,依然奔波于全省各地,為的是尋找一朵靈動的荷花。“同樣是荷花,開在不同的地方,就有著不同的景致。比如,西湖的荷花是一片一片的,視野開闊;武義的十里荷花有上百個品種,有單瓣的、復瓣的……”在他眼裏,筆墨是中國畫的生命線,水是中國畫的靈魂,寫生是畫家與生活的對話。

  大運河,是作家海飛腳印遍佈的地方。每當寫作累了、需要找靈感,甚至是無目的閒逛的時候,他總會沿著大運河走下去。江南的意象,也刻在了這位江南作家的筆下。這些年,他策劃推動的海小槍槍公益童書館,大門距離大運河邊只有七步。

  從小居住于杭州井亭橋一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自然而然有一種對水的親近。這種情感,觸發他在更深更遠的大洋探索中留下自己的人生軌跡,也驅使他在科研工作中揚帆遠航。“浙江文化底蘊豐厚,但對於海洋文化的發掘和保護,依然亟待加強。”他感慨道,浙江與水是密不可分的。深埋在地下的海洋沉積物,蘊藏著我們的歷史和人文記憶。

  採訪中我們發現,以浙江的山水風光為起點,地域、人文、藝術、歷史之間,似有一條無形的“紐帶”。

  何建華更傾向於把“詩畫江南”理解為一種動態的意向。“這四個字讓人産生豐富的、可視性的聯想,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還帶有水墨江南的意味。這種意境會展現出一種畫面感,令人遙想詩與遠方。”他説。

  人文、發展

  塑造一個有活力的浙江

  江南之所以令人沉醉,不僅因為山水風光,更因為一方人文、歷史積澱鍛造出的人的品格。無論是身在異鄉的浙江人,還是在這片土地上奮鬥的“新浙江人”,都善於“闖”、勇於“試”、敢於“冒”。

  讀懂了人,也就推開了“活力浙江”這扇窗。“五千年前的良渚人,肯定是當時最有活力的,這才給我們留下這麼神秘豐富的遺産。”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新院長徐天進頗有新意地闡釋了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環境學派認為,文明的進展主要取決於環境,人居住的大空間,對自身的影響很大,這種影響必然又是相互的。”正如不少人感佩他“接棒”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的勇氣,他也被故鄉永康五金城問鼎全球的魄力折服。“這離不開永康人骨子裏充滿活力的文化基因。”他説。

  安徽籍中科院院士錢前與浙江人打了近40年交道。“在我看來,無論是名人大家,還是普通工作者,都有不一般的活力。”他笑稱,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候鳥般“南下北上”堅持分子育種事業,或許也是受到了這種活力的感染。

  這種活力,觸發著人們不斷探索如何在時代浪潮激蕩中塑造一個有希望的浙江。

  多年前,浦江的水晶加工産業飛速發展,“散亂污”的産業模式對河流湖泊造成破壞,這讓身在北京的金元浦皺了眉頭。“生態是浦江的天然優勢,人、環境與經濟的相融,能夠催生出最大的發展動力。”現在,飽受詬病的“牛奶河”“垃圾湖”得到治理,金獅湖、翠湖、通濟湖碧波盪漾。“家鄉改革發展的新面貌,增強了我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他説。

  西安人張穎嵐到浙江大學工作剛滿6年,他感嘆于浙江正以飽滿活力續寫文化遺産的詩篇。從西湖的免費開放,到良渚遺址管委會的成功運作,再到當下“千座鄉村博物館”的積極建設,浙江在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利用上的“思路”和“闖勁”讓張穎嵐印象深刻。他説:“這種‘活力’不僅使這些遺址、古建築和文物能夠為公眾所認知和了解,還在於使這些與現代生活已經拉開一段距離的遺産,能夠在現代生活中發揮出一種文化的推動力。”

  現在,在內蒙古長大的設計師韓緒,對新時代的浙江村莊有了不同見解。幾年前,他參與了浙江省農村文化禮堂視覺形象及符號系統設計,創作團隊在4個月的前期調研中,通過完整記錄、體驗“農村24小時”,融入當地文化生活。他有些意外地發現,不少農村已不再是“落後、閉塞”的代名詞。浙北平原地區,不少村民自辦企業,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新村民”。“這股發展的勁,不分城與鄉,都是新時代浙江的寫照。”

  “改革開放後的溫州模式以及現代網際網路經濟都是很好的印證。”何建華説,即使面臨著發展的難題,浙江人都勇於創新突破,這也是浙江的人文精神。

  當下、未來

  省域品牌就像“一條路”

  “王旭烽、趙雁君把紹興推薦給您”“徐天進、湯湯對浙江歷史名人王陽明的精神世界心嚮往之”“杜正賢、金元浦最喜歡的浙江美食是東坡肉”“陳野、龐龍讚美浙江人的堅韌、聰敏”……

  當“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系列採訪活動接近尾聲,一組以“一抹江南”“一頁書卷”“一味鮮香”“一縷情義”為主題的明信片隨之誕生。此刻,這些承載著山水人文、創新活力的小小卡片,已從杭州遙寄向遠方。

  看到“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系列採訪之後,初到杭州的創業者常潔給我們發來微信:“我選擇到浙江發展,看中的就是這裡的人文氛圍,還有浙江人的務實精神;我眼中的浙江人,就如《茶人三部曲》的主人公杭嘉和一樣,清瘦健康的外表下卻有厚重、講情義、有擔當的內心……”她最想把明信片寄給自己遠在北京的母親。“我想邀請她9月到杭州品茶,還想帶她一起品讀王旭烽的新書《望江南》。”她説。

  當明信片送到杜正賢手中時,由他擔任系主任的浙大城市學院考古係已經迎來第一屆新生。“考古係從無到有,是許多人的心血,沒有一點勇氣與魄力,沒有點面向未來的思維,是辦不成的。”他説,活力浙江,就寫在這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臉上。浙江是文物大省,未來,考古係將為考古這項意義非凡的事業輸送人才。

  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青年科研人員、遊客們在明信片上寫下祝福,薄薄的紙張承載著厚重的心願,與今天的浙江一起,“奔赴”遠方。

  跨越萬水千山的明信片,拉近了人們與這片土地的距離。雖然遠在法國留學,浙江大學校友“梨子”依然時時牽掛江南:“杭州是我最牽掛的城市之一,無論我走到哪,我心中總有一個位置留給她。”在浙江奮鬥10餘年的江西籍外賣小哥鐘繼業難掩激動:“這些年,看著浙江的城市越來越漂亮,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我希望自己像這裡一樣,越來越有活力。”

  與浙江有淵源的人,都在不約而同地思考:今天的浙江,為什麼需要省域品牌?早在去年8月,省域品牌主題詞深化工作就已啟動。參加過其中兩次座談會的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學術委副主任劉亭説:“這是一件好事。” 省域品牌作為一個省域最鮮明的標識,既是提升綜合實力、凝聚精氣神的重要方式,也是對外展現整體形象、擴大影響力的關鍵環節。

  “就像一個城市無論有多少自然的、社會的資源,總是千流一源、一以貫之。”金元浦説,省域品牌就是一張名片,它告訴我們城市應該具備什麼樣子的“魂”,我們能從中體會到城市的獨特內涵。他期待,未來的浙江能更好地發掘這種“魂”,拓展省域品牌的內涵,通過數字化改革,將文化與科技高度融合起來。

  徐天進從省域品牌説起,説到了自己的一個願望——有一天,人們把逛博物院當作日常。藝人可以在這裡展示制玉的流程,遊客也可以在輔導下上手加工,就像一種實驗考古,參與和體驗文明的這種進程。“‘詩畫江南、活力浙江’,都不是虛的,是可以觸摸的,或者説,就蘊藏在日常裏。”他説。

  ……

  也許,省域品牌就像“一條路”,走過它,就能梳理出一部充滿生機活力、不斷超越自我的發展史、奮鬥史、創新史;而更重要的是,沿著這條路,我們能夠讀懂當下,探尋未來。

  【浙江新聞+】

  專家心中“最浙江”的元素

  “詩畫江南、活力浙江”系列採訪期間,專家學者們不約而同推薦起自己心中“最浙江”的元素。其中,有童年時最喜愛的零食,有一道人盡皆知的小菜,有一條車水馬龍的老路,以及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

  一味小食

  現在,沈石溪提起慈溪的鹽炒豆時,依然讚不絕口。寧波人喜歡叫蠶豆為倭豆,蠶豆可以套種在棉地裏。因為慈溪是個大棉倉,所以蠶豆的種植面積也很大,産量高、品種純。慈溪人愛吃土生土長的蠶豆,把蠶豆加工成芽豆、豆板、油炸豆板、油鹽炒豆等,其中的鹽炒豆就是一種別有風味的家鄉特産。

  一道名菜

  王旭烽喜歡吃的“炒二冬”,是杭州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冬令時菜。每年臨近小雪時,老杭州人就把當地生産的長梗白菜買回去,在馬路邊晾曬幾天,等到青葉微微發黃的時候,再把這些葉子放入大缸。先鋪一層葉再撒一層鹽,用腳踩實,迴圈往復,直到把大缸塞滿。最後用一塊石頭壓住。20天后,讓人心心唸唸的冬腌菜就做好了。此時配上剛出土的冬筍,就做成了“炒二冬”。

  一條老路

  杜正賢與杭州的中山路有著不解之緣。他從事文物工作35年,其主線即南宋臨安城,就是圍繞著中山路兩側舊城展開的。杜正賢曾主編了《杭州中山路》一書。從書中,你可以看到現實與歷史的交織,詩畫與活力的相融。

  一座名城

  張穎嵐剛搬到杭州時,常去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邊的一家麵館吃牛肉麵。坐在臨街的窗口,他觀察到,駛來的車輛在望見過街的行人時,都一一放慢了速度,耐心地停在斑馬線前等待。細節之處的文明與溫度讓初來乍到的他“非常感動”。定居下來,他融入得十分順利。將來,這位陜西人也打算一直留在他愛上的江南。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陳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