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了近兩個小時的烈火,讓福建屏南900多年的古廊橋萬安橋化為“遺夢”。中國最長木拱廊橋付之一炬,慘遭損毀,令人扼腕嘆息。
熊熊火光,也讓廊橋這一珍貴傳統文化遺産再次凝聚世人目光。
在浙南閩北的群山環抱中,現存大大小小各類風雨廊橋數百座。這些秘境橋蹤,構成了中國廊橋密度最高、環境最優美的浙閩廊橋帶。
一
什麼是廊橋?簡言之,即橋面上有廊屋的橋梁。
歷經時間淬煉的廊橋,堪稱國粹。橋梁專家唐寰澄曾稱:廊橋“在世界橋梁史上惟中國有之”。
那些古色古香的檐角、鬥拱,經過風雨洗禮仍翹首飛揚,彰顯著古人精湛的技藝、中華文化之魅力。
廊橋之美美在哪?
它的美在於,不用一釘一鉚,就可臥于高山溝谷之間,與自然搭配相處恰到好處,帶你走進廊橋中的山水現實。
或許,有些人對於廊橋的記憶,仍是來自《廊橋遺夢》的西式浪漫。可仰望我們東方的廊橋,你感知到的是在詩與遠方盡頭的棲居,以及其中尚禮持重的儒家傳承血脈、淡樸悠適的文人歸隱氣象。
這是我們這片土地獨有的風韻。
不同的橋,特色、故事也各有不同。橋上的每一扇窗、每一塊木板、每一處雕梁畫棟,都是一段記憶、一個故事、一程光陰,被賦予太多象徵意義。
在“廊橋之鄉”慶元,有一座廊橋叫如龍橋,橫跨舉溪,始建年代已不詳,明代天啟五年(1625年)重修,是全國迄今有確切紀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橋。
據當地民間故事記載,如龍橋還有一段動人的愛情傳説,雖是略顯常規的“從爭執相識、因協作相愛,以橋為媒、綿遠流長”的套路,卻在數百年歲月當中,訴説著最樸實無華的“鄉村愛情故事”。
筆者敢肯定,走進廊橋,你一定會怦然心動,對這大山深處的隱秘風景充滿好奇;走進廊橋,你更會與之心靈相依,想著用步履緩緩丈量奇跡。
二
據統計,在浙南閩北山區,保存的自宋代以來的各式木拱古廊橋就有100多座。浙閩之間為何多廊橋?
這些古廊橋,主要留存在浙江慶元、景寧、泰順,福建壽寧、屏南等地。可是,像慶元並非水鄉,又為何有“廊橋之鄉”之稱?
魯迅有句名言,“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在浙南閩北山區裏,更確切的説法應是,“路是橋連起來的”。
《慶元縣誌》中,八個字道出了浙閩廊橋的“身世”:“深僻幽阻、舟車不通”。
一則,兩省交界地處山區,古來林木茂密,地皆天設之險,野少夷曠之區。尤其此處深切河谷和山澗激流的隔阻,獨特的自然環境,凝結起古人與世界相處的大智慧。
二則,修橋鋪路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善舉和官府政績的表現,士紳賢達、地方宗族都將修建廊橋作為濟世渡人的公德,也能博得樂善好施的美名。
三則,古廊橋大多也被稱為“風水橋”,矗立在村莊水尾之處掩映成景、聚財納福,以此體現當地人質樸美好的願望。
長虹臥波間,是祖祖輩輩延續著走向今天的時光通道,是厚重獨特的文化遺存和傳遞,是先人在綠水青山之間架起的風雨之路。目的是,走出去、看世界。
在漫長的接力過程中,一座座廊橋貫通浙閩山河,為浙南閩北山區的發展和繁榮打開了通途。
一橋一風景,一程一鄉情。廊橋,串起了對“家”的感念。對於在古廊橋邊長大的孩子,哪怕今後走得再遠,夢中也一定會有一座廊橋,這是烙在心底的特殊密碼。
三
作為木建築,廊橋本身的確難禦災害威脅。除了萬安橋被焚燬近在眼前,2016年,在颱風席捲中,溫州泰順三座國寶級廊橋被山洪“洗劫”,痛心猶在。
一場大火、一場水災,抹掉的除了建築本身,更有凝結在古橋身上的歷史文化資訊,多少代人行色匆匆的面容和記憶。
痛徹心扉後,我們更應該去追問:如何讓廊橋文化不隨時空消逝?
古廊橋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有責任守護好這一藏于山野深谷中的中國建築瑰寶,做細“守護廊橋”的文章,當好為廊橋遮擋歲月風霜的“守橋人”,用更加嚴密的防範讓文物古建多一份安好。
保護之餘,傳承和利用也是關鍵。如果説古廊橋是歷史的見證,廊橋文化傳承則是廊橋通向未來的驅動力。當前一個重點是,要做新“復興廊橋”的文章。
非遺最大特點是活態傳承。2009年,“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入選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可恰是“急需”二字,流露出刻不容緩的緊迫與急切,因為這一傳統技藝一旦消亡,廊橋文化的明天可能也就不復存在。因此,要讓一代一代的廊橋匠心,連接起古老藝術的過去與未來。
同樣,誕生於民間、繁榮於民間,曾是交通要道的廊橋,在主要功能被弱化後的今時今日,如何煥發“第二春”也需我們認真思考。
“春色不隨流水去,花香時送好風來。”近些年來,一座座山間的橋,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原點,連線地方特色,繪就了“農、旅、文”融合發展的畫卷。這也讓每一個迷戀它的人,從四處而來,奔赴一場風雅之約。
一路走來千百年,與橋有關的新故事仍需續寫。因為古廊橋,早已成為一种家園情懷、一種地方人文、一種精神符號。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宣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