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數百日,一朝驚艷眾人。
從落成典禮向世人揭開面紗,到推出一系列重磅展覽“豪氣”亮出“家底”,這些天,“版本館”成為全國人民熱議的關鍵詞。
熱議的同時,人們又是驚喜又是好奇:這麼多“家底”從何而來?
中華版本資源,用浩瀚如煙形容不為過。版本館,就是國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復興戰略高度謀劃建造的新時代的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
建一個這樣的“種子庫”,第一步就是“收集種子”,也就是徵集版本藏品。
拿杭州國家版本館來説,杭州館開館展覽展出的藏品5000余件,實際上,目前杭州館徵集到的版本數量已經達到一百萬冊(件),遠超預期。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這數目來得並不容易,一切都可以説是真正從零開始。
一
時間倒回至20個月前。杭州館籌建之初,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面前——如何在開館前徵集到數量足夠的版本藏品?
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家收藏機構,館藏都是立館之本。更何況版本館是“館中之館”,作為中華版本傳世工程,必須要有更紮實的館藏基礎。
種種因素,註定一個事實:這事挺難的。
怎麼破?
經過充分商定之後,杭州館理了理思緒,給出征集辦法——以“國家主導、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協同共進”為總體思路,發揮體制內單位優勢、浙江民間收藏優勢等,凝聚各方力量。
第一步,就是要在各系統內開展版本呈繳,發揮各行業各單位優勢。
比如,徵集所得的版本資源中,有一批工業品和建築物設計圖紙,生動展現浙江數十年間的發展面貌。這是在省建設廳的協助下“搶救”回來的一批藏品,包含手繪圖紙、專家手稿等,時間跨度從1958年至2005年,數量達2萬餘件。
今天的優秀出版物,就是明天的典籍。要徵集當代圖書,省出版聯合集團是重要徵集單位。在開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的多國語種的《之江新語》等,就是經過嚴格篩選被“收入囊中”的優秀出版物。
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
近兩年來,38家省級單位、12家省級宣傳文化單位,以及全省11個地市踴躍助力徵集工作。多方參與、整合資源之下,成果喜人。
這些“金種子”涵蓋民營企業、中華老字號企業、非遺技藝、名人手稿手跡、書畫作品等各個領域、各個層次,不可謂不豐富。
二
如果説,通過體制內的呈繳和發動是為版本館打“地基”,那麼社會捐贈則組成了筋骨構架。
古籍、民國文獻、紅色文獻等版本的徵集,不少就來自社會捐贈。
比如,在“文獻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覽”中展出的《共産黨宣言》系列版本,就來自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亮先生的個人捐贈。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杭州館接收到的第一筆社會捐贈。當時,恰逢建黨百年與恩格斯誕辰200週年,這筆數量達千余冊的捐贈,適逢其時,適得其所。
不久後,金亮先生又向杭州館捐贈了780件珍貴版本,其中包含了五代雕版《陀羅尼經咒》、吳越國時期“雷峰塔經”、宋刻《太學新增合璧聯珠萬卷菁華後集》重要古籍版本。他的義舉,為版本徵集收藏工作畫上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沿著西湖邊葛嶺路一路順著石階往上,就能看見一座白墻黑瓦的傳統木構架老宅。這裡便是位於葛嶺路13號的黃源故居。
對於黃明明而言,父親黃源不僅是魯迅先生的學生和戰友,更是他革命精神的傳遞者。
幾十年來,黃明明、洪蓉芳夫婦一直以保存紅色藏品,傳承紅色文化為己任。為父親黃源的藏書找到一個好歸宿,是他們心中所願。
在與杭州館工作人員多次接觸溝通後,他們下定決心,捐贈黃源的舊藏圖書、文獻與手稿共計2126冊,其中包含了英文1908年版《聊齋志異》、蕭軍簽名《八月的鄉村》等珍貴版本。
同樣想為自己幾十年來的作品找個好歸宿的,是鮐背之年的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魯迅版畫獎”獲得者陸放。
説服陸放教授,實非易事。作品如同親女,親女外嫁之時,總有多重思慮,這是人之常情。
真心以待,總能打動真心。其間,版本館工作人員邀請陸放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杭州館。在細細考察參觀後,他當場決定:捐贈329件作品,包括西湖主題版畫和各系列藏書票。
徵集之路上,正是一批批捐贈者的慷慨和參與,為杭州館形成充實的版本典藏體系壘起了磚瓦。
三
除了捐贈之外,寄存代管也是一種模式。
什麼是寄存代管?簡單而言就是,藏品所有權依舊歸自己,使用權歸保藏機構。
浙江人文底蘊深厚,珍品善本藏於民間,對於一些將一輩子心血與積蓄傾注在收藏上的藏家而言,這種寄藏方式不失為兩全其美之策。
在杭州館開館展覽中展出的戰國越王州句劍、茅盾信札、錢學森信札等,都來自藏家寄藏。
紙短情長。在杭州館館藏諸多版本中,名人信札是重心。
1970年初的茅盾,夫人病故,生活孤寂,與外界聯繫甚少。這期間,與表弟陳瑜清的信件往來成為了他的情感慰藉。
這些書信涉及內容諸多,有對文學的探討,對親屬友人的懷念,對舊聞往事的回憶。一封封家書,展現了茅盾崇高的境界和輝煌的人生。
如今,兩位先生均已西逝,但那些珍稀遺存,不應也不會湮滅於世。徵集工作人員獲得多方支援,與陳瑜清先生後人取得聯繫,雙方很快達成共識。
此外,在眾多寄存藏品中,有一批藏品包含了信札53件、書法2件、40年代老照片6張。其中就有錢學森的18封書信。
錢學森信札來自潘傑、范祝華夫婦。這18封書信是九十年代錢學森先生與潘傑先生一段友誼的重要見證。字裏行間,彰顯出錢學森學識的淵博,也觀照出潘傑對知識的渴求與求教的謙卑,堪稱佳話。
這些信件,也為浙江文化名人研究增添了珍貴史料。
四
國家版本館是館中“新面孔”,藏品的徵集,無經驗可循、無舊法可參。可想而知,要建一座新時代的文明“種子庫”並不容易。
而從成果看,從位於北京的中央總館到西安、杭州、廣州分館,在開館之際,各館在藏品徵集上都取得顯著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援。
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在如此之短的籌備時間內,這樣的成績是如何達成的?
國家版本館是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將發揮以史鑒今、啟迪後人的重要作用。
對於這樣一項重磅傳世工程,不管是建設指揮部和版本館的工作人員,還是其他助力的單位,又或者是藝術家、收藏家個人,都願意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更深一層,這其實是關於“公”與“私”的探討。
在很多次捐贈儀式上,數位捐贈者吐露的心聲,都令人感動。他們每個人,或許背景不同,年齡地域也不同,但説的話都有異曲同工之處:
將自己的作品、藏品捐贈或寄存在版本館,是希望它們不僅能得到妥善收藏、守護,更能在國家版本館這個大平臺上展覽展示,從而更好地弘揚優秀中華文化。
文化瑰寶不應被束之高閣、秘不示人,益於世用、讓其活起來,發揮出最大程度的價值,才是終極歸宿。
這就是版本館內容不斷充實的理由,也是文明“流動”起來、傳承下去的理由。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建成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絕非一日之功,版本徵集的腳步也不會止步於今時今日。期待更多“金種子”能充實進庫,點亮文化傳承的火光。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宣傳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