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錢江潮評 新聞詳情
莫言“打假”:別讓假名言上了真教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逯海濤 | 發佈時間2022-07-14 22:12:34    

   近日,中國當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個人公眾號上發佈一篇名為《莫言:這些作品真不是我寫的》的文章。文章中,莫言對一些謠傳是其本人所寫的文章和詩詞金句,發佈視頻進行打假。最離譜的,是某篇冠以莫言之名,實際並非莫言所寫的作品,入選某大學教材,莫言還因此收到400元稿費。

  單看這些署名莫言的文章、金句,有的屬於“一眼假”,但是有些還挺像那麼回事,説出自莫言之手,真能矇住不少人。莫言自己也謙虛地表示,“這些作者都是才華橫溢,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發自己的作品,用我的名字,豈不是便宜了我。”雖然這些“作品”頗有文采,表達的道理也都説得通,但是,最大的bug不在於文字本身,而在於並不是出自莫言之手。哪怕寫得再好,如果作者、出處不對,那就是大問題。何況還故意署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之名。説輕了是“蹭流量”,説重了是混淆視聽、以訛傳訛,侵犯著作權。

  還有更為嚴重的後果。莫言透露,自己還曾因詩歌《你若懂我該有多好》被選入某大學教材,收到400元稿費,“我希望此詩的作者趕快把自己的'孩子'認領回去,同時也把稿費領回去。”這就不是簡單的蹭流量、混淆視聽的問題了。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面向的是千千萬萬學子,承擔著非常重要的傳播知識的功能。因此,教材上的內容必須正確無誤,包括作者署名。這是非常嚴肅而重要的事情。可以説,學生對於教材上的白紙黑字充滿了無條件信任。如果將他人作品署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名字教給學生,學生們再將錯誤的知識以訛傳訛,不僅損害了教材的公信力,對學生而言也非常不負責。

  當然,網路上的這些文章署名莫言,不一定是原作者的本意,很可能是網路寫手、自媒體從業者為了攫取流量、迎合部分受眾迷信名言的心理,故意洗稿、拼湊、複製粘貼出來的。不僅是莫言,很多文學名宿、暢銷作家都遭遇過類似的尷尬。曾經,各種冠以“魯迅名言”的雞湯就氾濫于網路,還有錢鍾書從未寫過“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再如,很多自媒體都喜歡引的那句“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也不是出自伏爾泰之口……有的屬於偽名言,有的屬於張冠李戴,但是在網路世界中都被“流量”選中,呈現出“病毒式”的傳播效果。

  對於網路上的這種蕪雜失真,我們不能坐視不理放任不管。否則,假的資訊日漸氾濫,不僅讓真實逐漸變得模糊化,更可怕的是有朝一日終會“反噬”真實。假作品上了真教材,就是一例深刻的教訓。

  不管是這次莫言親自出面澄清,還是有媒體從業者專門出書打假“假名言”“假金句”,以及“魯迅著作全編線上檢索系統”的上線,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假的就是假的,不管是虛擬的網路世界還是真實的學校教材,知識的傳播上容不得一點瑕疵。

  相比如此海量的網際網路資訊,除了個案式的打假,我們還需要創新更多的網路空間治理方式。比如通過大數據比對和演算法分析,對類似的“類謠言文體”進行清理。網路平臺也應積極承擔主體責任,共同撐起網路世界的清朗天空。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評論員 ​逯海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