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新聞詳情
盡顯江南韻味 文旅融合看“浙”裏
中國網 · 戴翎冉 | 發佈時間2022-07-29 01:03:00    

  為展示浙江文旅産業融合成果,全面提升“詩畫浙江”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7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浙報集團全媒體旅遊中心承辦的“文旅融合看浙裏”——2022浙江文旅産業融合試驗區采風活動啟動。27、28兩日,記者團前往嵊州越劇小鎮、象山石浦漁港古城、寧海十里紅粧文化園等地,挖掘提煉過去兩年裏文旅融合的浙江經驗和模式。

紹興

  “江南靈秀出鶯唱,啼笑喜怒成雋永。”

  嵊州是越劇的故鄉,也是女子越劇的誕生地。坐落於此的越劇小鎮,四週青山屏列,剡溪江水如練,兩岸古跡迭續。越劇小鎮以“山水為承載、戲劇為核心”開展建設,成為嵊州的一張文旅“金名片”。

  每逢佳節,越劇小鎮都會推出春節元宵燈會、五一剡溪春日宴、國慶“越傳統越傳奇”戲劇節等系列節日活動,讓遊客全身心浸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據悉,小鎮節假日期間日均夜間遊客超2000人次。

  近幾年,嵊州緊緊圍繞“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等中心工作,致力於拓展傳統戲劇的傳承,同時適度開發利用,將文化價值轉換成旅遊經濟價值,實現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2021年12月,越劇小鎮入選第二批浙江省示範級文化和旅遊IP擬認定名單。

  同樣是在保護文化的基礎上,深度開發當地特色旅遊資源的還有中國傳統村落,梅渚村。

  梅渚村位於新昌縣,因古時多梅,旁有聚落而得名。村內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有價值的古建築,雕飾華麗,獨具風格,堪稱是一座民間建築雕刻藝術博物館。除此之外,梅渚村還保留著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如糟燒技藝、手工豆腐製作技藝、十番等。

  水幕電影是梅渚村推出的新型電影,以水為媒介,通過投影設備將影像投放在水幕。《梅渚韻·緣起》融入梅渚非遺,畫面充分展示宋代山水、建築風格、風俗等,將宋風雅元素融入其中,傳遞梅渚獨有的氣質和生活氣息。

  寧波

  石浦漁港古城是全國四大漁港之一,先民在此留下了激情、嘹亮又趣味無窮的漁家民俗文化。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形似”山城”重慶之貌。

  石浦古城遵循“恢復歷史風貌,做到整舊如舊”,對歷史遺産和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保護利用,不拘泥于外在歷史面貌的恢復上,更注重為原有的價值特色和文化內涵注入嶄新的旅遊文化價值,實現“景區+社區”文旅融合促共富的模式。

  這裡有蔡楚生、王人美、聶耳一行30多人拍攝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部國際得獎片《漁光曲》時下榻的“金山旅館”;有600餘年的古城墻;還有抗倭明官兵留下的“摩崖石刻”……城內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漁商氣息,而依史重新修建的港城滄桑、耕海牧漁、江心寺、等12個特色場館,簡約而不簡單,典雅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張揚,跳動著生命的音律。

  石浦古城共有12位非遺大師,分別製作盤扣、米饅頭、魚骨畫等,幾位大師經常在外教學,進行非遺文化傳播,古城中的店舖一般由家人代為看管。

  “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很大,為此我們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繼續對非遺內容進行開發,逐漸弱化導遊的存在,轉化為研學導師的身份,在非遺課堂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播。以及開設劇本殺的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吸引年輕群體。”石浦漁港古城講解員介紹。

  靜城寧海,相傳東海之內皆波濤洶湧,唯有此處港灣風平浪靜,故得名。在這以“靜”字道出靈魂的城市,卻有如此盛大、熱鬧的傳統婚俗“十里紅粧”。

  寧海十里紅粧文化園位於浙東沿海、紅粧文化傳承千年之久的緱城西郊,由普利茲克建築獎首位中國籍得主王澍團隊擔任設計。整體建築呈階梯狀緩緩抬升,不僅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更有連綿有序、氣勢恢宏。該建築物以竹、木、石、土、金屬等材料建成,輔以景觀水池,加上紅粧主題,把中國傳統的五行之説體現的淋漓盡致,展現了天地人的和諧統一。

  “千工床、萬工橋、十里紅嫁粧”是家喻戶曉的民俗現象,又是江南手工技藝的集中體現。文化園將十里紅粧分為9個展廳,分別展示了百世流芳·紅粧、十里迎親·婚嫁、流金溢彩·粧奩等物品,尤其是7號展廳緱鄉傳承·非遺,展示了竹編、箍桶、麥稈畫、平調等非物質文化遺産,而十里紅粧、泥金彩漆均為寧海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8號展廳的坐具中,官帽椅因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明太祖朱元璋重用文人,整個明朝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科舉取士熱潮,當時的木匠為了能攬到更多營生的活計,便開始迎合文人求官進仕的心理,按照他們的要求去製造傢具。”文化園相關負責人介紹。9號展廳百年好合·婚書中,展示了從清朝到民國,再到新中國的婚書演變,展現了近代中國一百年來婚嫁制度和婚姻觀念的演變。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戴翎冉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