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全新開館講述運河故事

發佈時間: 2023-09-11 10:39:12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你知道在古代,運河中斷的後果有多嚴重嗎?唐朝皇帝著急上火,宋朝皇帝趕緊往搶險工地上跑。

走進8日重新開館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故事向觀眾講述了千年運河的悠遠歷史。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全新開館講述運河故事

圖為8日重新開放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外景。秦宇杭攝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我國首家綜合反映運河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于2006年國慶節開館。它位於杭州市拱墅區,坐落在京杭大運河南端標誌拱宸橋的東岸,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全新開館講述運河故事

圖為觀眾在拍攝不同朝代的漕船模型。秦宇杭攝

今年5月,拱墅區啟動了對博物館的改造提升工作。除了外立面作了改造外,博物館內部展覽陳列也有很大提升。新的展覽體系包括了常設基本展“溝通南北:大運河的開鑿、變遷與影響”,常設特展“因河而興:大運河與杭州城的故事”,專題展“運河綜保杭州樣板”和“千年運河源正流清”,以及數字體驗區“大運河數據駕駛艙”。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館長葉艷萍説:“改造提升後的展覽共展出文物600多件,是之前的3倍。我們還通過聲光電和多媒體展覽技術,設計了大量場景,與實物展品一起,向觀眾展示悠久的運河文化。”

在博物館入口,以拱宸橋和北京通州燃燈塔為元素的雕像分立兩旁,走入序廳,一艘大型漕船模型“揚帆啟航”。在船的前方,一幅近100平方米的8K超高清大螢幕,由南而北,陸續再現了杭州、嘉興、蘇州、鎮江、揚州、淮安、聊城、德州等運河沿線城市的古代盛景。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全新開館講述運河故事

圖為觀眾在超高清大螢幕前,隨著漕船的視角“一路北上”,“抵達”通州。秦宇杭 攝

在基本展,觀眾可以看到從吳王夫差開鑿邗溝開始,歷朝歷代的運河建設。漕運是古代大運河的最基本功能,展覽也通過漕運管理、漕糧徵收、漕船建造、漕運路線等六個方面予以展示。在常設特展,觀眾可以看到杭州與大運河相伴相生、因河而生的歷史。在數字體驗區,觀眾可以通過監控螢幕實時觀察大運河杭州段多個世界遺産點的現狀。

“南宋滅亡後,杭州失去了首都地位,但是依靠運河,仍能保持繁盛一時,運河是杭州名副其實的生命線。”葉艷萍説,為了向公眾弘揚保護運河文化遺産的意識,他們專門設立了專題展,介紹了近20年來杭州運河綜合保護工程所取得的成就。(記者馮源)

推薦閱讀
唱響船工號子傳承運河文化 北京怎麼可能沒有船工號子呢,建造北京城的木材和城磚,都是從大運河通州碼頭載來,那麼多那麼重的貨物從南方運過來,沒有號子哪行啊。”截至目前,常富堯收集整理的通州運河船工號子已達10個種類22首。”常富堯回憶,陳樹林鼓勵我順藤摸瓜,繼續擴大戰果。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全新開館講述運河故事 走進8日重新開館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一件件文物、一個個故事向觀眾講述了千年運河的悠遠歷史。秦宇杭攝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我國首家綜合反映運河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于2006年國慶節開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館長葉艷萍説:“改造提升後的展覽共展出文物600多件,是之前的3倍。
山東聊城:運河文化激活城市發展新引擎 受訪者供圖作為山東港口在魯西北地區最早規劃建設的內陸港,位於臨清市的魯西國際陸港經過多年發展,班列運作高效穩定,貨源集聚作用顯著,已成為山東港口在魯西北地區重要節點。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近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的“通江達海好‘運’來”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進山東省聊城市,見證它將運河文化作為激活城市發展新引擎的高品質發展故事。
運河宿遷港1至8月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5萬標箱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9月10日,在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大型機械在吊裝集裝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9月10日拍攝的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9月10日,在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大型機械在吊裝集裝箱(無人機照片)。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