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5月19日-21日,由聊城大學主辦,運河學研究院承辦的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成立十週年暨“過去、現在與未來:大運河文化研討會”在聊城大學舉行。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葛劍雄,國家文化公園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兼大運河組協調人、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泓洋,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副主席張福堂,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倪玉平,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長松,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士林,揚州大學中國大運河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黃傑,《中國大運河藍皮書》主編、煙臺大學教授吳欣等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收到會議論文40余篇。聊城大學黨委書記關延平,聊城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昭風,聊城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白成林,聊城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運河學研究院院長莊波,學校相關部門、學院領導及運河學研究院教師等出席本次會議。
聊城大學黨委書記關延平介紹了學校及運河學研究院的發展歷史及建設成就,並對各位嘉賓、學者的到來表示感謝。關延平希望與會人員暢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提攜,共同為運河學研究院的不斷發展建言獻策,推進該領域的研究不斷前行。
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執行院長丁延峰教授介紹運河學研究院十年發展歷程。他指出,研究院自建院以來,始終把運河學學科建設作為建院之基、發展之本,形成了鮮明的學科特色。在今後的日子,研究院將加倍努力,為聊城大學特色學科建設,為深化運河學研究、弘揚和傳播大運河文化、實現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周泓洋在致辭中指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為弘揚和傳承千年運河文化,保護和利用好運河歷史文化遺産而打造的綜合性國家級的文化工程。建設高水準研究平臺,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研究發掘工程的重要任務。他希望研究院把握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歷史機遇,依託既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深入推動大運河研究,培育積聚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建設高水準研究隊伍,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相關研究提供更加專業系統豐富的智庫資源力量,打造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頂層設計和項目落地轉化的高水準科研交流平臺和高端智庫。
張福堂在致辭中表示,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作為國內首家以運河及其區域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研實體單位,緊扣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抓好隊伍建設,提升科研水準,服務社會發展,在基礎研究和服務社會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WCCO作為以運河為主題的國際性社會組織,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民間外交使者作用,進一步強化與聊城大學運河學院的合作,為廣大運河城市做好諮詢和服務。
葛劍雄教授作了題為《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的發言。他指出對於運河文化來説,首先必須區分哪些是過去的、消失的運河文化,哪些是仍然存在的、需要有意識地去建設的運河文化。葛教授認為,建設現代意義上的運河文化,是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建設新文化的一種地域性表現。大運河文化建設在價值觀上,同全國及未來的文化建設發展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它還要表現更多的地方特色。在未來的運河文化發展方面,一方面,要將運河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産都完好的保存下來;另一方面,對於仍然存在的、有發展餘地的方面,要進行創造性的、現代化的轉換,而不是歷史的復原及重構。
倪玉平教授作了題為《大運河與國家治理能力》的發言。他指出,大運河是保障首都物資供應的重要途徑,管理大運河是國家行政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大運河還是維護國家大一統的重要手段。大運河不僅僅是經濟之河,同時,也是政治之河、文化之河。在評價大運河的功能和作用時,不能不算經濟帳,也不能只算經濟帳。
王長松研究員作了題為《明清京杭運河遊歷的時空特徵與景觀塑造》的發言。首先,他提出運河對周邊城鎮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更好的去研究運河發展的流動性。隨後,他以明清時期涉及大運河沿線區域的遊記、日記為對象,介紹了其中的遊歷軌跡、遊歷重要節點城鎮、遊歷採用的水陸交通方式空間差異等內容,對運河城鎮景觀塑造進行了探討。他提出,要思考如何在城和景的關係中,對運河城鎮進行塑造。
劉士林教授作了題為《運河文化精神的發掘與傳承》的發言。他首先提出,大運河傳承的是文化精神和價值,那麼首先就要對大運河的精神和價值進行界定。隨後,他從中國士大夫的才幹與擔當、知己與知音文化、中國古代詩歌的歷史地理內涵等方面探討了運河文化精神的主要體現,並論述了蘇州、杭州、睢陽、洛陽、開封等運河城市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質。最後,他強調,未來大運河高品質發展,必須挖掘、傳承和講好運河文化精神。
周泓洋教授作了題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研究》的發言。他首先論述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投資、融資角度講述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展示了熵值法分析模型。同時,他還強調了對中央文件解讀的重要性。他在講述構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評價模型的同時,還對公園文旅融合發展的現狀及趨勢進行了總結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文旅融合提升策略。
黃傑教授作了《以“兩河理念”推動大運河文化帶高品質發展》的發言。他首先論述了“兩河理念”對指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意義,然後提出了以“兩河理念”推動大運河文化帶高品質建設的思路。他認為,對運河文化遺産的保護不是消極地保持原樣,其目的是為了傳承和利用。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過程中,既要重視遺産與生態保護,也要重視社會經濟的發展。要發揮立法和規劃的引領作用,明確大運河沿岸社會公眾的主體責任。古鎮建設不能單單為吸引外地遊客,要真正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為最終依歸。
吳欣教授首先回顧了運河學研究院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並對研究院未來的發展作了美好展望。隨後,她作了題為《從“黃運一體”到“分而不殊”》的發言。她從黃運本體關係、黃運地區、黃運同書、分而不殊四個方面,探討了歷史和現實中的黃運關係。她認為,黃運河道本體問題,實際上也是國家管理問題。黃運二河,分而不殊,其最大的不同在於運河的人工屬性以及黃河的自然屬性。同時,二者都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符號,都蘊含著“生生不息”“融通涵養”的中國文化精神。
丁延峰教授作了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大運河文化研究》的發言。他指出,大運河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造有著密切的關係,是維護和鞏固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的重要紐帶。他提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野下推動運河研究的三條路徑:一是加強對大運河區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二是強化對大運河區域民族生活實態的研究。三是深化學術界的交流合作。
下午進行分組討論,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運河歷史與文化、大運河文化帶與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運河考古與文化遺産保護等主題展開深入而又熱烈的討論。分組討論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位於研究院一樓的運河文物文獻展覽館。
21日上午,與會專家、學者還赴聊城市內的山陜會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光岳樓進行了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