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千年大運河煥發新活力

發佈時間: 2023-09-11 10:32:47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劉文敏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縱貫千年,承載了寶貴的文化記憶,沿線文物等級高、分佈密集、類型豐富,有眾多橋、閘、碼頭遺址以及與大運河相關的古倉庫、古建築、古遺跡等。近年來,北京市持續加強大運河遺産保護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入挖掘北京地方運河文化特色,讓千年古運河煥發新活力。

  圖為燃燈佛舍利塔。新華網劉文敏攝

  燃燈塔影照耀古今

  通州“三廟一塔”坐落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畔,由燃燈佛舍利塔、文廟、佑勝教寺、紫清宮組成,是北京大運河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其中,始建於北週末期的燃燈佛舍利塔是大運河通州段的起點,清代詩人王維珍詩句“一枝塔影認通州”,説的就是它。

  2017年以來,北京市不斷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力度,燃燈佛舍利塔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澄清下閘、路縣故城、玉河庵等大運河沿線文物及重要考古發現被列入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寺、白浮泉遺址、八里橋等一系列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項目陸續開展,文物風貌整體明顯改善。

  

圖為運河風光。新華網劉文敏攝

  藍綠交織水城共融

  運河文化,依水綿延。乘坐遊船從大光樓碼頭出發,放眼望去,水面寬闊,水波盪漾,沿途可見運河商務區、三大建築、綠心公園等特色建築和自然生態景觀交相輝映。

  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遊船通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城市佈局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河道治理、護岸設施建設改造、船閘碼頭建設和橋梁過河設施改建等工程,協調配置水資源,挖掘運河文化、休閒和旅遊資源,開展運河全線及橋梁等景觀治理和提升改造,實現遊船“通”、體現特色“遊”、打造景觀“美”。

  “水是大運河的靈魂”,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大運河文史專家任德永介紹,自通航以來,北運河遊船每天至少四班,遊客可以乘船欣賞運河風光,感受綿延千年的運河文化。

  

圖為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裏的都龍王廟。新華網劉文敏攝

  源頭尋古盛景再現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是元代京杭大運河最北端水源,是千年運河的水源承載地。園內有白浮泉遺址、都龍王廟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白浮泉是白浮甕山河引水工程的源頭,是研究北京水利事業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今年4月,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大運河北源頭“龍泉漱玉”歷史盛景再次展現。目前園內設有大運河源頭歷史文化展,展覽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為文化軸,展現運河源頭白浮泉的歷史變遷和文化承載。

  昌平文旅集團大運河事業部負責人芮園介紹,後續計劃與大運河沿線的35個城市開展跨區域聯動,通過研學活動等多種形式,讓白浮泉“活”起來,進一步傳承“運河源頭”文化。


推薦閱讀
運河宿遷港1至8月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5萬標箱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9月10日,在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大型機械在吊裝集裝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9月10日拍攝的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9月10日,在運河宿遷港集裝箱碼頭,大型機械在吊裝集裝箱(無人機照片)。
北京:千年大運河煥發新活力 園內有白浮泉遺址、都龍王廟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白浮泉是白浮甕山河引水工程的源頭,是研究北京水利事業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新華網劉文敏攝  源頭尋古盛景再現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是元代京杭大運河最北端水源,是千年運河的水源承載地。  北運河通州段全線遊船通航,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城市佈局的重要內容。
鄭陽:中國當代音樂處於好時代 讓更多“青春圓舞曲”閃耀世界 隨著音樂家們在作品文獻、創作理念、技術發展等方面的不斷擴充與探索,中國民族管弦樂相關體系將會持續發展完善,成為一個生長于中國優秀文化的經典音樂藝術表達載體。《大運河》的創作深深紮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汲取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營養,同時廣泛吸納與有機融合各種風格、技術、理念等,呈現出立體化、多元化、個性化的創新藝術表達。因為其承載著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為世界音樂藝術文化擴充與發展做出貢獻的重要使命。
民族交響詩《大運河》恢弘奏響 作曲家鄭陽向本報記者表示,《大運河》將視角聚焦于大運河全段,採用了全國乃至世界的音樂素材,在創作技法上進行了多方面大膽嘗試,希望作品借助天津音樂節的平臺引起更廣泛的影響。藝術家們表示,三地樂團通過合作演出的形式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致力於傳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昨日,由京津冀三地民族樂團聯合演出的民族交響詩《大運河》,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亮相。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