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總遵循,圍繞文化旅遊名城建設,進一步創新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形式,充分扛起新時代“致富河、幸福河”建設的使命擔當。
以運河論壇傳遞揚州聲音。推動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升格為國家層面機制性論壇,2022年論壇吸引了60余個國家運河城市的代表、駐華使節代表、專家學者代表等400余人出席,通過《世界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揚州倡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揚州“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樣板城市”,為世界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揚州樣本”。
以運河文旅賦能消費復蘇。我市以打造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産旅遊廊道為重點,薈萃運河古今景觀評選打造揚州“運河十二景”,堅持盡好保護本分、履行傳承本職、提升利用本領,統籌推進“運河十二景”規劃引領、景觀提升、文化展示、文創開發、品牌推廣五大工程。“運河十二景”之一的瘦西湖入選國家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明清古城內的皮市街、仁豐裏文創消費活動多次登上央視《新聞聯播》,一大批“運河十二景”文旅産品加快助推市場復蘇和消費重振。
以運河文藝浸潤百姓身心。實施“民間文藝交大運”揚州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推動民間文藝與運河文化交流碰撞,在全市徵集優秀民間文藝節目和團隊入駐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各類文博文旅場所常態化展演,生動展現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民間文藝傳承創新成果,推動運河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以運河思政築牢思想根基。在全國首創並全面推進大中小學“運河思政”一體化建設,深耕大運河文化蘊含的思政要素,有效對接揚州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等院所學術資源和中小學思政課需求;培育60名思政研學導師,組織開展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江都水利樞紐、WCCO、模擬聯合國活動等多項實操演練活動;開發多條“大運河思政研學”精品路線與精品課程,以包容性更強、接受度更高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立體化呈現穿越歷史、縱貫中國的“運河思政課”。
以運河研學培育時代新人。打造“壯遊大運河”智慧研學平臺,推出河海對話、河湖對話、江河對話、河河對話、山河對話、天河對話等六大模組,設立的120個研學點涵蓋58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27處河道遺産所在城市和36座運河城市的紅色文旅。項目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素質學分認定,納入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正式名錄,助推運河文化在年輕人中傳承不息、歷久彌新。
下階段,我市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指引,圍繞實現“致富河、幸福河”總目標,抓好運河生態文明建設這一重點工作,通過“三個強化”推動大運河文化帶高品質發展更上新臺階。一是強化水系治理和環境提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生態運河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二是強化遺産保護和文脈賡續,注重發揮當地居民在運河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讓文化運河建設提升群眾認同感;三是強化品牌傳播和文旅融合,將大運河揚州段打造成城鄉、河湖、江河之間的旅遊發展軸,讓旅遊運河建設提升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