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讓古運河重生!從揚州施橋船閘看大運河的新活力

發佈時間: 2022-09-15 16:45:42 | 來源: 揚州發佈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編者按:

一條“古運河”,南糧北運,涌動著千百年來中國的經濟命脈和歷史文脈;一條“新運河”,南水北調,構建起當代中國的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

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揚州視察,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指出“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在江都水利樞紐囑託“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近年來,揚州牢記諄諄囑託,不負殷殷期望,統籌打造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讓古運河重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護佑一江清水向北流……

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六圩燈塔。張卓君攝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貫通南北、貨暢其流。近年來,揚州大力推進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讓新時代的“黃金水道”發揮出日益巨大的效益。近日,記者走進大運河航道重要樞紐——施橋船閘蹲點調查,帶您感受古老大運河煥發出的新活力。

蹲點

連續5年超3億噸,通勤量全球內河運輸第一

古鎮施橋,長江與大運河在這裡交匯,施橋船閘就位於這個交匯點上。

未到船閘,遠遠就能看到高聳江邊的六圩燈塔,一艘艘船隻在燈塔引領下,將滿載的貨物運往全國各地。

“施橋船閘是京杭運河入長江的第1個梯級,也是大運河航道最重要的樞紐之一。”在施橋船閘管理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大運河航道主要是北煤南運。如今,隨著物流業的發展,運河航道一方面是南沙北運,將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礦建材料運往北方;另一方面是運輸鋼材、機械設備等各種大宗貨物。

“現在,施橋船閘的通勤量已超過長江三峽船閘,在全國乃至全球內河運輸中都是最高的。”工作人員介紹,施橋船閘設計通過量只有1.5億噸,但近幾年通勤量逐年增高,2019年達到3.49億噸。“我們目前是24小時滿負荷運轉,2019年有123次日通過量超過100萬噸,其中,有一次日通過量達到112萬噸,是當時水運的全國紀錄。”

2021年,京杭運河揚州段船舶通過量達到4.2億噸、貨物通過量達到3.1億噸,相當於5條京滬高速(江蘇段)、10條京滬鐵路(江蘇段)的運量。而施橋船閘是蘇北運河入江的最後一道船閘,也是揚州水上的“南大門”。近5年來,船舶通過量連續5年超3億噸,持續創造了全國內河船閘年通過量的新高。

通勤量提升的同時,軟硬體條件也飛速提升。在停泊區,船主張俊從船艙拖出一根電纜接入船閘岸邊的標準化岸電樁插孔後,拿起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岸電就被送入船艙中。張俊説:“過去,船上用電主要靠燒柴油,價格較貴,船民也捨不得用電,夏天再熱也不捨得開空調。如今隨著岸電推廣,再也不用忍受高溫了。” 

俯瞰施橋船閘。資料圖片

縱深

科技加持,給運河航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航運,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最綠色的運輸方式,具有能耗低、用地少、污染小等顯著優勢。統計數據顯示,水路運輸的成本只有鐵路的六分之一、公路的二十八分之一,水運每馬力的運量是鐵路的3-5倍,是公路的近50倍。因此,航運的發展往往能給經濟注入強勁的動力。

施橋船閘通勤量為何能超過長江三峽船閘,甚至位居世界內河運輸第一?這背後是近年來對運河航道的保護與提升。“施橋船閘的高通過量,是大運河高效運作的體現,而提高運作效率,則是高科技加持的成果。”工作人員介紹,以前船隻要過閘,需要船員拿著有效證件到遠調站現場登記繳費。現在安裝了航閘智慧運作系統,不僅能通過電腦自動運算,根據每條船的尺寸來安排合理位置,充分利用閘室容量,讓進的船更多,而且過閘流程大大簡化。這些都使得船閘在運量增加數倍的情況下仍能正常運作。

2019年,揚州交通運輸部門在全省率先開展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將京杭運河揚州段全線127.5公里納入建設範圍,其中的示範段,就是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該工程按照“一帶三區多點”設計,重點實施航運效能提升、運河文化展示、綠色生態廊道營造、南水北調船舶污染防治等四大建設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拆除了運河沿線老舊房屋和礙航碼頭,新建護岸、疏浚航道、拆建六圩大橋、打造沿河景觀文化工程,並配套建設水上服務區、燈塔公園、智慧運河等,這一示範段已于2021年12月完成交工驗收。

隨著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等水上交通工程的建設實施,如今的大運河已成為一條集航運、旅遊、水利、景觀、遺産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運河,在促進經濟腹地與沿海地區物資交流、推進沿河産業合理佈局、文旅資源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領域,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記者手記

讓“鑽石航段”釋放更大活力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少有的、仍在使用的活態世界文化遺産。運河揚州段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兩大世界級河流的十字交匯處,年貨物通過量佔全線的60%以上,可以説是大運河世界級“黃金水道”中的“鑽石航段”。

貨物運輸一直是經濟發展的“晴雨錶”,如何讓“鑽石航段”釋放更大的活力?近年來的發展告訴我們,答案就是不斷加大保護力度,提升航運的“硬實力”和“軟服務”,讓流淌千年的古老運河煥發現代航運的青春。

如今,揚州交通運輸部門在高標準建設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先導段工程的同時,積極向省交通運輸廳爭取,將98公里的寶應至江都段整治納入省交通運輸廳基本建設項目。2021年9月和今年9月,京杭運河高郵段、寶應段現代航運整治工程分別開工建設,這將繼續彰顯揚州在運河航道建設中的領先地位。

預計到2024年,京杭運河揚州段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將全面完成。屆時,京杭運河揚州段將成為高顏值的生態長廊、高品位的文化長廊、高效益的經濟長廊,我市將實現運河航運全線全面“轉型提升”,為江蘇乃至大運河全線做出示範。

記者:石默然黃媛媛


推薦閱讀
以閱讀共建“文化大運河” 還可以圍繞運河的古鎮、古村落、古街、古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組織讀書分享會,開展音樂、戲劇、美食、風土人情等體驗式活動和藝術賞析,讓孩子們深入研學,了解大運河文化之美。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華在會上致辭:4月22日,我們向運河沿線各兄弟城市發出倡議——“閱讀一本運河主題圖書、行走一條運河主題路線、記錄一段運河城市記憶”,將全民閱讀與文化旅遊相結合,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活動,總計參與人次超過1000萬。浙江省圖書館閱讀推廣部主任謝貝妮提出,可以圍繞運河的工程遺産如閘、壩、堤、橋等運河水利遺存,行宮會館等大運河的配套設施及相關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等,開展古橋、古建築等內容的考古以及船模拼搭、水利實驗室、模型製作等科學探索活動。
讓古運河重生!從揚州施橋船閘看大運河的新活力 2019年,揚州交通運輸部門在全省率先開展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建設,將京杭運河揚州段全線127.5公里納入建設範圍,其中的示範段,就是京杭運河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如今,揚州交通運輸部門在高標準建設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先導段工程的同時,積極向省交通運輸廳爭取,將98公里的寶應至江都段整治納入省交通運輸廳基本建設項目。蹲點連續5年超3億噸,通勤量全球內河運輸第一古鎮施橋,長江與大運河在這裡交匯,施橋船閘就位於這個交匯點上。
政協書香潤運河 近年來,梁溪區政協積極整合各方力量,以“同心書屋”“文史書籍閱讀專架”等為支點,實施“書香政協”陣地建設工程,打造了一批有標識、有書籍、有制度、有活動、有成果的讀書陣地。線上線下,委員們圍繞著古運河持續討論,形成了《關於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梁溪特色文旅IP的建議》《關於挖掘古運河文化的商業價值,打造體驗性的消費街區的建議》等提案,“把‘運河水弄堂’作為核心,用‘水上巴士’將散落在沿河沿線的眾多文化旅遊景點串珠成鏈,形成‘1+1>2’的效果”“還可以打造新的網紅熱點,提高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打造世界級運河IP、推廣年輕態網紅IP、構建全要素休閒度假IP”等建議,得到了區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採納。年初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同心書屋“南書房”內舉辦的一場讀書分享會,區政協委員武頻圓與大家共讀《大運河傳》《無錫運河記憶》等書籍,引發委員們強烈共鳴。
宿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繪就嶄新畫卷 2018年起,我市按照“文化為魂、生態為底、保護為先、利用為要”“四為”方針,以提升城市文化內涵、打造城市特色標識、重構城市發展格局為目標,形成了“一帶一核四組團”整體空間結構策劃思路,其中“一帶”為全長112公里的河道串聯全域的運河主題紐帶。近年來,全市堅持把建設好大運河文化帶作為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堅持系統謀劃、精心組織推進,如今,建設規劃體系日益完善,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文化傳承成果豐碩,品牌影響持續彰顯。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運河非遺活化利用,修訂《宿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開展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申報認定工作,舉辦宿遷市第六屆“非遺大集”,實施“曲藝人才薪火計劃”,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組織泗州戲、蘇北琴書等傳統戲劇演出150余場,項王故里景區、非遺進築夢小鎮文化旅遊區2個項目入選省“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試點項目”。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