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企穩步推進蘇伊士運河鐵路橋項目

發佈時間: 2022-09-07 16:47:36 | 來源: 國資委網站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埃及蘇伊士運河東西兩岸上,隨著各自承重達9000噸的轉動裝置的運轉,兩段鐵路橋梁緩慢地水準旋轉。18分鐘後,兩段橋梁在運河中心處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蘇伊士運河舊鐵路橋主體結構改造完成。施工現場的埃及工人卡裏姆·穆罕默德不禁感慨:“無論是鐵路測量還是橋梁鋼結構的安裝、焊接,中國技術都太先進了!”

蘇伊士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是連接紅海和地中海、貫通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國際海運航道。2015年,為解決運河日益擁堵問題,埃及政府在蘇伊士運河東側平行開通72公里的新運河,以擴大通行能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蘇伊士運河上有一座單線通行的鐵路橋,建於2001年,連接伊斯梅利亞省和西奈半島。這是一座典型的平轉開啟鐵路橋,由對稱的兩段橋梁連接而成,平時兩段橋梁分懸在運河兩岸,方便船舶通行。當列車需要通過時,兩段橋梁通過水準旋轉對接,組成鐵路軌道。隨著埃及經濟快速發展,舊鐵路橋的運力已不能滿足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發展的需要,加上年久失修、機械老化等問題,埃及政府決定在新運河上建設一座新鐵路橋,並將舊鐵路橋改造為雙線通行,以提高通行效率。

新鐵路橋建設和舊橋改造項目由中國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路橋”)和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材國際成都建材院聯合實施。自2018年10月啟動以來,中方團隊對設計、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研究論證和調整。“舊鐵路橋改造是項目難點,需要更換和新增焊接鋼結構構件3500余件,重達5000噸,焊接長度超過2萬米,技術難度非常大,在世界範圍內尚無經驗可循。”四川路橋項目負責人茍勇説。

中方團隊對橋梁在對接過程中所需的關鍵裝置進行技術攻關,並使用數字化控制系統,將對接時間由原來的25分鐘縮短到18分鐘以內。在克服了沙漠地區高溫、晝夜溫差大和風沙對安裝的不利影響後,舊鐵路橋主體結構改造於今年5月底完工,目前已進入附屬工程收尾階段。

新運河上的鐵路橋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新鐵路橋建成後,新運河兩岸的通行時間將由輪渡往返的最快30分鐘,縮短至鐵路運輸單次通行的3分鐘,運輸能力與通行效率均成倍提高。”中材國際成都建材院項目經理何忠建表示,新鐵路橋建成後將有力促進亞非兩大洲的聯繫,對中埃共建“一帶一路”和促進蘇伊士運河走廊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企業值得信賴。”埃方業主項目經理梅斯巴表示:“在疫情肆虐、國際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鐵路橋項目穩步推進,充分展現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實力和責任擔當。”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國企業注重培養埃及當地員工。建設高峰期,埃及員工人數佔比達80%以上。卡裏姆2020年到項目上工作,負責工程測量。“在中國師傅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使用全站儀、全球定位系統、水準儀等。非常感謝中國同事,是他們幫助我提高了技能。”卡裏姆表示,項目建成後將帶動自己家鄉的經濟發展,“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埃及國家鐵路局大橋部門項目經理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表示,新運河鐵路橋建成後,將打通當地鐵路運輸通道,加快大宗貨物流通,有力促進蘇伊士運河走廊建設,助力埃及“2030願景”實現。


推薦閱讀
做好大運河保護利用的大文章 ”杜衛建議,應以歷史經典産業、時尚文創等特色小鎮為載體,推進運河沿線的中華老字號保護傳承和時尚文創産業發展。在隨後召開的全國政協雙週協商座談會上,12位委員、專家學者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作出集中反映,98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踴躍發言,並提出意見建議。”2019年5月24日,全國政協召開雙週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推動《規劃綱要》有關內容落地實施進行建言資政。
中企穩步推進蘇伊士運河鐵路橋項目 隨著埃及經濟快速發展,舊鐵路橋的運力已不能滿足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發展的需要,加上年久失修、機械老化等問題,埃及政府決定在新運河上建設一座新鐵路橋,並將舊鐵路橋改造為雙線通行,以提高通行效率。埃及國家鐵路局大橋部門項目經理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表示,新運河鐵路橋建成後,將打通當地鐵路運輸通道,加快大宗貨物流通,有力促進蘇伊士運河走廊建設,助力埃及“2030願景”實現。新鐵路橋建設和舊橋改造項目由中國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路橋”)和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材國際成都建材院聯合實施。
無錫梁溪區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助力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 近年來,梁溪區政協積極整合各方力量,以“同心書屋”“文史書籍閱讀專架”等為支點,實施“書香政協”陣地建設工程,打造了一批有標識、有書籍、有制度、有活動、有成果的讀書陣地。線上線下,委員們圍繞著古運河持續討論,形成了《關於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梁溪特色文旅IP的建議》《關於進一步提升古運河城市名片知名度、影響力的建議》《關於挖掘古運河文化的商業價值,打造體驗性的消費街區的建議》等提案,“把‘運河水弄堂’作為核心,用‘水上巴士’將散落在沿河沿線的眾多文化旅遊景點串珠成鏈,形成‘1+1>2’的效果。年初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同心書屋“南書房”內舉辦的一場讀書分享會,區政協委員武頻圓與大家共讀《大運河傳》《無錫運河記憶》等書籍,引發委員們強烈共鳴。
秋風起棹歌,一展覽盡運河美 在運河手造展區江蘇展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作為國家工程,突破傳統線下展示與體驗的時空局限,為觀眾帶來新時代的數字化運河體驗。在本屆博覽會運河手造展區,濟寧市以“運河水脊齊風魯韻”為主題,聚焦“運河之都”風采,立足齊魯文化底蘊,結合現代科技,呈現運河盛景,集中展示濟寧保護、利用、發展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産的最新成就。本次是大運河雲平臺繼6月17日在揚州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上進行成果發佈後首次線下參展,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建設成果為主展,配套多個子展項展示雲平臺在運河文化數字化及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的成果。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