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政協書香潤運河——江蘇無錫梁溪區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助力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

發佈時間: 2022-09-07 16:47:06 | 來源: 人民政協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人民政協網無錫9月7日電 彈石路面,白墻黛瓦。8月20日,江蘇無錫梁溪區的界涇橋路經過4個多月建設完成,打通了市民遊客直通古運河核心景區的最後100米。如今,從高空俯瞰古運河,越來越精細的密織路網將分散的景區街區“串珠成鏈、閉合成環”,讓運河與城市水乳交融。

梁溪區有“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之譽。怎樣用好運河這一珍貴文化遺産,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和産業生命力的特色文旅IP,一直是區政協委員關注的重中之重。今年有多件提案圍繞著古運河的保護傳承,從道路主體與周邊街區整體塑造等方面提出建議,得到積極採納。

這些“金點子”來源於“書香政協·同心築夢”委員讀書活動。年初在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同心書屋“南書房”內舉辦的一場讀書分享會,區政協委員武頻圓與大家共讀《大運河傳》《無錫運河記憶》等書籍,引發委員們強烈共鳴。線上線下,委員們圍繞著古運河持續討論,形成了《關於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梁溪特色文旅IP的建議》《關於進一步提升古運河城市名片知名度、影響力的建議》《關於挖掘古運河文化的商業價值,打造體驗性的消費街區的建議》等提案,“把‘運河水弄堂’作為核心,用‘水上巴士’將散落在沿河沿線的眾多文化旅遊景點串珠成鏈,形成‘1+1>2’的效果。”“還可以打造新的網紅熱點,提高對年輕人群的吸引力,打造世界級運河IP、推廣年輕態網紅IP、構建全要素休閒度假IP。”等建議,得到了區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採納。

源於讀書分享的啟發,武頻圓委員萌生了成立“運河讀書會”的念頭。2022年4月,古運河畔“潤生書局”,“運河讀書會”揭牌成立。“成立‘運河讀書會’是為了更好推廣大運河文化及相關書籍分享,解讀梁溪文化基因,為委員知情明政提供助力。“運河讀書會”發起人武頻圓説。時下在梁溪,政協書房儼然成為政協委員讀書交流分享的重要陣地,更是委員們集思廣益履職建言的“活水源泉”。

近年來,梁溪區政協積極整合各方力量,以“同心書屋”“文史書籍閱讀專架”等為支點,實施“書香政協”陣地建設工程,打造了一批有標識、有書籍、有制度、有活動、有成果的讀書陣地。其中,既有充滿現代感、藏書近3萬冊揚名街道壹頁揚光文創圖書館,又有古色古香、開設于清末老宅胡氏務本堂中的知足書房。

“這些遍佈在大運河沿線的閱讀空間,有顏值、更有品質,既是委員讀書學習、交流碰撞的優質陣地,也是開展委員履職活動的生動載體,更是可供廣大市民群眾閱讀休憩的公共文化空間。梁溪區政協將進一步深入推進‘書香政協’建設,增強委員履職本領、更好凝聚共識,為擦亮運河文化名片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區政協主席張莉説。


推薦閱讀
中企穩步推進蘇伊士運河鐵路橋項目 隨著埃及經濟快速發展,舊鐵路橋的運力已不能滿足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發展的需要,加上年久失修、機械老化等問題,埃及政府決定在新運河上建設一座新鐵路橋,並將舊鐵路橋改造為雙線通行,以提高通行效率。埃及國家鐵路局大橋部門項目經理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表示,新運河鐵路橋建成後,將打通當地鐵路運輸通道,加快大宗貨物流通,有力促進蘇伊士運河走廊建設,助力埃及“2030願景”實現。新鐵路橋建設和舊橋改造項目由中國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路橋”)和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材國際成都建材院聯合實施。
秋風起棹歌,一展覽盡運河美 在運河手造展區江蘇展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作為國家工程,突破傳統線下展示與體驗的時空局限,為觀眾帶來新時代的數字化運河體驗。在本屆博覽會運河手造展區,濟寧市以“運河水脊齊風魯韻”為主題,聚焦“運河之都”風采,立足齊魯文化底蘊,結合現代科技,呈現運河盛景,集中展示濟寧保護、利用、發展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産的最新成就。本次是大運河雲平臺繼6月17日在揚州世界運河城市論壇上進行成果發佈後首次線下參展,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建設成果為主展,配套多個子展項展示雲平臺在運河文化數字化及文旅融合發展方面的成果。
“大運河第一碼頭”啟動遺址修繕 為此,修繕工程將對南城墻西段進行整體保護,徹底清除對城墻造成破壞的樹木、灌木、垃圾、雜土等,補砌墻芯及開裂墻體,恢復遺址原狀,保留城墻遺址的殘缺之美。張家灣城墻遺址上次修繕時間為2004年,目前殘存南城墻西段、南城門及南城墻東段,全部列為本次遺址修繕的範圍。時隔18年再次修繕本次啟動的張家灣城墻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與修繕工程,包括城墻遺址和通運橋兩部分,都是見證古時張家灣漕運盛景的核心文物遺跡,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家灣啟動古鎮與大運河歷史影像文獻國際徵集 研究將挖掘、徵集、調研與張家灣漕運文化有關的照片、繪畫等歷史影像文獻,生動呈現張家灣歷史記憶,更好地為張家灣古鎮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有力的學術支撐。9月6日,通州區張家灣設計小鎮啟動古鎮與大運河歷史影像文獻調查徵集活動,挖掘、徵集、調研與張家灣漕運文化有關的歷史影像文獻,以此作為進入中國早期攝影史的重要切口,同時為張家灣古鎮建設和古漕運碼頭工程提供重要視覺證據與線索。通州區副區長秦濤介紹,此次中央美術學院聯合張家灣鎮開展的“張家灣古鎮與大運河歷史影像文獻國際徵集”項目就是挖掘運河千年文脈、展現通州歷史文化風采和文明創建成果的重要文化研究之一。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