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宿遷、揚州、鎮江、常州、無錫5市的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獲省政府批准。運河沿線城市將大運河核心監控區國土空間管控紅線、管控要求在《細則》中予以細化明確,以高品質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針對大運河各段核心監控區,各市結合實際明確了管控分區以及不同分區的用途管控規定、空間形態與景觀風貌管控、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管控等要求,著重保護文化遺産,控制建設空間,改善生態環境,將保護與發展相結合,聚焦“治未病”和“治己病”,實現梯度化、差異化管控,以高效務實的舉措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在保護文化遺産方面,依法依規劃定核心監控區內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的遺産區和緩衝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範圍根據依法批准的相關保護規劃確定並實施管控。文化遺産保護區內禁止不符合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要求的項目建設。
在控制建設空間方面,實行國土空間準入正、負面清單管理,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提出落實空間形態和風貌管控的具體要求,控制城市景觀視線走廊,遵循濱水梯度原則,形成良好天際線效果。細化建築高度管控,明確了限高、限密度的具體要求,並對國家和省規定的大規模新建擴建房地産項目的具體規模予以界定明確。
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貫徹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加強大運河沿線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推進綠色現代航運建設進程,不斷優化濱河生態空間,引領沿線産業綠色化發展,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優美的人河和諧共生新格局。
省廳將繼續督促指導相關地區加快建立健全管控長效機制,科學系統謀劃,高效落實分區管控體系、土地用途轉換、調整、退出規則,加強與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等銜接,高標準、高水準、高品位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讓千年運河留下新時代的江蘇印記。(廳用途管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