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杭州西子湖畔,“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正在浙江美術館舉行。一條,或者説是幾條獨特的“中國大運河”,在這裡靜靜“流淌”。
為什麼是“幾條大運河”?因為在這個展覽上,觀眾可以看到,中國大運河在藝術家、攝影師眼中,甚至人工智慧眼中的不同面貌。自入選世界文化遺産以來,中國大運河的文化挖掘和外延拓展越來越深入。而此次大展,正向觀眾展現了一條大運河能有多少種打開方式。
本次展覽由浙江美術館策展,以大運河這一核心文化意象為主題,旨在綜合反映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的建設成果。
我們走近策展團隊和藝術家,聽聽作品背後的故事。
歷史的運河,源遠流長
河流可以走多遠?2700公里,10多個緯度,2000多年。這是中國的大運河。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不僅是一條“運輸之河”,同樣也是無數文人墨客撫今追昔的“詩性之河”,古人順應自然、因勢利導的“生態之河”,感召文化記憶的“世界之河”。
大運河的通航,無疑是連通世界和展現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文化紐帶。其中,浙東運河的貫通對“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團隊創作的《運河舟楫行》,就是依託浙東運河的地理圖來呈現的。畫面上,地貌、舟橋、沿街商鋪栩栩如生。項目負責人、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教師劉益紅表示,團隊20多位成員大多是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的學生,大家參考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精修文本,運用數字畫板創作,用時4個多月完成了這一大型“古風長卷”。
在這張圖的下面,還有一張《運河百舸鑒》,呈現了運河上23艘不同功能的船——這是團隊在梳理歷史資料後,找到的一個“特別好玩的角度”。
《運河百舸鑒》考古運河舟楫之風貌、構造、性質、用途,並結合人文史料、社會語境對其進行整理、提煉與分類,講述23艘居於各行各業的運河船的人間故事。
“我們看了運河的開鑿史、船運史等大量資料之後,找到了這個角度。”劉益紅説,“一艘船背後,就是一個歷史舞臺。”
歷史如長卷,徐徐拉開。展覽中,處處能看到長卷的設計。有龔鵬程《運河賦》、林海鐘《汴河桃源圖》等傳統書畫長卷,陳琦《生成與彌散》版畫長卷,邵文歡《江河一處》、胡曉陽團隊《運河影像志》等影像長卷……通過多元的藝術形式,大運河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資源、多樣的文化屬性等一一展現。
百姓的運河,水岸共生
不同於錢塘江的波瀾壯闊、西湖的精緻秀美,大運河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依,顯得平淡而質樸。槳聲欸乃,我們生活在運河邊,也生活在大地的詩意裏。
這次展覽中,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係教授方利民和團隊帶來了6件作品。
“運河的故事,一半在水裏,一半在岸上。”接到創作任務後,方利民構思了許久,他決定去拱宸橋看一看。
在拱宸橋,他豁然開朗。“仔細觀察,運河裏的船和江上、湖裏的船都是不一樣的。它船板寬、吃水深,大部分面積用來裝貨,只有小部分是用於生活的,這就是水上人家。”再看岸邊的人,街坊鄰居,一起散步;票友相約,唱著戲曲……好一幅生動的生活圖景。於是,版畫長卷《運河紀事》應運而生。
千年運河,一遊未盡。今天,浙江美術館如何來辦這樣一個史詩性的展覽?
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認為,大運河作為首批國家文化公園之一,其建設內核應該是展現人的精神。於是,他從這個角度去布展。
陳抱陽創作的《從河工到銀河》打造了沉浸式的數字空間,敘述從遠古到未來的河流暢想;譚彬帶領中國美術學院社會敘事工作室創作的《古今一相接》交互影像裝置空間,立體呈現出運河市集的中國風貌;高世強領銜的中國美術學院山水影像創作集體以《山水·運河》影像作品,再現了今天運河沿岸真實的風土人情……
“AI”的運河,立體呈現
今天,運河被賦予更為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院長孫淩雲團隊創作的《運河生長》,提供了另一個視野——“AI”眼中的運河。
若不是看到了作品旁邊的視頻呈現,很難想像,這幅技法成熟的山水畫,是經過了演算法的“加持”。
“我們和藝術家反覆溝通和碰撞,選取了運河杭州段的幾百張航拍作品,在此基礎上,用人工智慧演算法輔助,最終渲染出一幅幅風格相近,又各有特色的山水長卷。”孫淩雲表示,作品創作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平衡好藝術家的思想性和技術團隊的可操作性之間的關係。
《運河生長》,只是此次新媒體作品的代表之一。
據介紹,本次展覽共組織、邀請62位/組優秀藝術家進行專題藝術創作,共創作藝術作品80余件/組,涵蓋中國畫、浮水印、水彩、油畫、書法、雕塑、裝置、新媒體等多種形式,立體呈現中國大運河史詩般的精神文化風貌。
“展覽更多的是以比較詩性的、靈活的、寫意的方式來進行。”應金飛認為,這個展,可以觀看,可以閱讀,可以感知,更可以沉浸式體驗,通過感知運河生活場景,看到藝術與科技之間的連結。
觀眾漫步展廳時,可以移步換景、心隨物遊,在視覺化的知識格局中體悟展覽敘事的起承轉合,進而切身感悟大運河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資源和多樣的文化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