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河,一遊未盡。流淌千年的大運河不僅是一條‘運輸之河’,同樣也是無數文人墨客撫今追昔的‘詩性之河’,是古人順應自然、因勢利導的‘生態之河’,是今人與後人感召文化記憶的‘世界之河’。”日前,由浙江美術館自主策展的“東方智慧”品牌系列項目“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美術館拉開帷幕。浙江美術館應金飛表示,“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主要立足浙江視角,以《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為主旨綱要,通過深刻發掘大運河背後所蘊含的詩意性、生態性和全球性等內容,呼應“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佈局。
據了解,“大地史詩——中國大運河主題藝術展”主要圍繞“大運河”這一核心文化意象為主題,分“天時:春風起棹歌”“地利:錦帆出長圻”“水德:千里賴通波”“人和:萬古流不絕”四個版,綜合反映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的建設成果。展覽主要以中國大運河的時空背景、人文故事為敘事基礎,結合中國水文化的詩性精神為內核,共組織、邀請62位/組優秀藝術家進行專題藝術創作,共創作藝術作品80余件/組,作品內容涵蓋中國畫、浮水印、水彩、油畫、書法、雕塑、裝置、新媒體等多種藝術媒介,立體呈現中國大運河史詩般的精神文化風貌。
“大地史詩”是浙江美術館通過“深度策展”手段對“運河文化”進行藝術“轉譯”和“再生産”。例如,該展覽對中國傳統繪畫中一種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長卷,進行了更加貼近當代生活的藝術創新與發展,構想出一種“再長卷”的展覽理念與展出方式。展出的作品中,既有龔鵬程《運河賦》、林海鐘《汴河桃源圖》等傳統“書畫長卷”;方利民《運河記事》、陳琦《生成與彌散》等“版畫長卷”;邵文歡《江河一處》、胡曉陽團隊《運河影像志》等“影像長卷”;傅冬霆《詩流圖》、吳穹《馬可·波羅遊記》等“影像長卷”。通過多元的藝術形式深刻表現大運河優美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資源、多樣的文化屬性等。
另外,本次展覽的整體格局也是一種“再長卷”,打破了以往架上美術作品的單一展示模式,為展覽空間注入時空的綿延性和作品的連續性。例如,由陳抱陽創作的《從河工到銀河》打造了沉浸式的數字空間,敘述從遠古到未來的河流暢想;由高世強領銜的中國美術學院山水影像創作集體以《山水·運河》影像作品紀錄再現了今天運河沿岸真實的風土人情。觀眾漫步展廳時可以移步換景、心隨物遊,在詩意化的實體格局中體悟大運河古今敘事的起承轉合。
“‘文運’與‘國運’相牽相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藝術作品。”應金飛表示,期待“大地史詩”以多維度、立體性的展覽方式構建起多層次的運河文化傳播機制,把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運”、文化氣“運”熔鑄于生民命“運”,不僅助推“大運河文化帶”的開發與建設,更深刻參與到書寫新時代文藝工作的“史詩”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