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大運河展文化之美

發佈時間: 2022-08-10 16:42:29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日前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中外嘉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回顧大運河的發展歷史,共同交流大運河文化帶發展。

近年來,北京系統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研究發掘、文旅融合等重點工程,深入梳理歷史文脈,展現文化遺産煥發的新光彩。

在開幕式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表演《運河船工號子》、琵琶古箏合奏《大運之河》、數字人虛擬互動全息詩朗誦等節目精彩紛呈,展現了大運河的文化之美。

北京市文物局等單位向全球發佈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展現近年來大運河沿線在考古發掘、文物修繕、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進展與亮點。

在接下來的20多天裏,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圍繞“千年運河”“繽紛運河”“活力運河”三大板塊,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系列重點活動。


推薦閱讀
2022北京大運河10條“美好生活”主題遊線路發佈 據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消息,2022年8月8日晚,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大運河畔開幕。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圍繞“美好生活”主題推出10條各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充分挖掘大運河沿線旅遊資源,推動大運河的文化旅遊發展。文化節以“遊運河,行大運”為主題,整合大運河北京段沿線文化、旅遊、體育等各類資源,圍繞“千年運河”“繽紛運河”“活力運河”三大板塊推出系列線上線下活動,邀市民共用運河保護利用成果。
北京大運河展文化之美 在開幕式上,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表演《運河船工號子》、琵琶古箏合奏《大運之河》、數字人虛擬互動全息詩朗誦等節目精彩紛呈,展現了大運河的文化之美。北京市文物局等單位向全球發佈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展現近年來大運河沿線在考古發掘、文物修繕、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進展與亮點。開幕式上,中外嘉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回顧大運河的發展歷史,共同交流大運河文化帶發展。
文化節邀市民共用運河保護利用成果 文化節以“遊運河,行大運”為主題,整合大運河北京段沿線文化、旅遊、體育等各類資源,圍繞“千年運河”“繽紛運河”“活力運河”三大板塊推出系列線上線下活動,邀市民共用運河保護利用成果。運河沿線各區亮出文化名片為了讓市民享受大運河保護傳承與利用成果,本次文化節聯動“大戲看北京”“會館有戲”等市級文化名片,在大運河北京段沿線各區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通州區舉辦大運河繽紛旅遊季系列活動,聯合社會力量定制大運河歷史文化精品旅遊線路,並聯合北京環球度假區推出消費券,推動大運河的文化旅遊發展。
運河畔建起“城市綠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地標 作為“五位一體”環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團還科學佈置了“上天入地”的監測網路,建立了空氣-土壤氣-地下水-生態環境的多介質監測體系,動態評估風險管控與生態恢復效果。走進北京通州大運河南岸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老工業遺痕跡漸漸淡去,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事業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團以原廠老工業遺址的生態修復為核心,設立生態保育核。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