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運河畔建起“城市綠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地標

發佈時間: 2022-08-08 16:49:4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走進北京通州大運河南岸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老工業遺痕跡漸漸淡去,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

8月8日晚,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活力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幕。今年的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文物局聯合通州區委區政府、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體育局等單位共同承辦。

城市綠心曾是一片化工集聚區,其中就有佔地約1.76平方公里的東方化工廠,以及周邊63家工業企業。如今,轟鳴的機器已歸於沉寂。

公園北門不遠處,是原東方化工廠入口,保留了門房和升旗廣場等設施,注入了新的社會功能。其中,升旗廣場被改造成為展現原廠區佈局的沙盤,鐫刻時代記憶與風貌。

沿此處向南行走數百米,原東方化工廠核心區已化身為小動物、鳥類提供生活空間的生態保育核。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事業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團以原廠老工業遺址的生態修復為核心,設立生態保育核。

王雅妮説,將場地再生、生態保育、森林遊憩和科普展示的內容融入其中,營造多樣動物棲息生境,為小動物、鳥類提供生活的空間。

在公園建設過程中,如何進行環境管控,才能保障遊客人體健康和環境敏感點的環境安全?

“北投集團實施了‘五位一體’的環境管控策略。”王雅妮説,包括阻隔覆土+生態恢復+自然衰減+環境監測+制度控制。

同時,為了對東方廠地區進行生態治理,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園,北投集團多次協調調度,組織相關單位深入研究論證,創新提出了生態保育核理念,以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的問題。如今,生態保育核區內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綠心生態保育核區內已監測到約50種小動物在此“安家”。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3種,包括灰臉鵟鷹、雀鷹、縱紋腹小鸮;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5種,包括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15種,包括環頸雉、綠頭鴨等,保護物種佔總物種數56.1%。

作為“五位一體”環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團還科學佈置了“上天入地”的監測網路,建立了空氣-土壤氣-地下水-生態環境的多介質監測體系,動態評估風險管控與生態恢復效果。

“監測結果表明,生態保育核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管控效果和生態恢復效果顯著,實現了環境管控目標,也為國家污染場地治理行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性經驗。”談及環境管控成果,王雅妮如是説。(完)


推薦閱讀
運河畔建起“城市綠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地標 作為“五位一體”環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團還科學佈置了“上天入地”的監測網路,建立了空氣-土壤氣-地下水-生態環境的多介質監測體系,動態評估風險管控與生態恢復效果。走進北京通州大運河南岸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原東方化工廠、東亞鋁業等老工業遺痕跡漸漸淡去,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事業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團以原廠老工業遺址的生態修復為核心,設立生態保育核。
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北青報記者從論壇了解到,依託大運河沿線的自然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北京市通州區正在積極打造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北至源頭島、南至武窯橋,景區面積約7.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56平方公里,河道長約12.1公里。通州區副區長楊磊介紹説,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是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有力抓手。北青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作為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有力抓手,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
城市綠心打造2.5公里運河故道 彰顯運河文化魅力 與此同時,運河故道已成為城市綠心網紅打卡點,通州獨有的運河歷史文化記憶正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裏重生。8月8日晚,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中的城市綠心活力匯開幕。重現的運河故道是從歷史文化研究中深度提煉運河文化元素,參照乾隆年間《潞河督運圖》中的漕運場景,設置一故道兩柳堤三景區八節點。
北京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年底前免費開放 沿途穿過北關閘橋、千荷瀉露橋等10座橋梁,形成景區的水上大環線。沿途穿過北關閘橋、千荷瀉露橋等10座橋梁,形成景區的水上大環線。(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