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北京站公益直播成功舉辦

發佈時間: 2022-08-04 16:54:05 | 來源: 中國青年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為講好千年運河百年變遷故事,弘揚運河兩岸城市文化,展示新時代運河兩岸青少年精神風貌,助力運河流域城鄉經濟發展。8月3日,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華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會、中國青年網等共同主辦的“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公益直播北京站活動圓滿結束,此次公益直播多平臺推送,超百萬人次線上參與互動。

本次活動通過“青春元宇宙-大運河號”線上直播互動的方式展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北京的城市文化風貌、地域生活特色和京韻運河文化。直播現場邀請了知名主播、大運河公益大使、大運河優品推薦官孫海麗,雲端連線了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和青年演員、大運河文化推廣官高曉攀,分享大運河發展歷史、北京特色運河文化,推廣地方特色好物等。

直播中,卜希霆介紹了北京城從古至今與大運河密不可分的聯繫。他説:“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大運河不但為紫禁城的營造擔當了材料運輸的功能,而且也為北京城今天的文化繁榮提供了供給保障。”

此外,卜希霆告訴記者,大運河申遺成功以來,他一直致力於開展運河沿線的調研與文化創意工作。談起數字化智慧化時代如何讓大運河文化“活”在當下,“火”在當下,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宣傳和推廣大運河文化時,卜希霆認為,消弭“過去式”大運河文化傳承和與當下年輕人的文化代溝、代際差異,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大運河文化挖掘與“遺産修復”,重塑大運河文化,營造大運河文化IP,通過文旅文創、沉浸式體驗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與業態,做好大運河文化的時代轉譯與時尚傳承,賦予大運河文化以年輕的面孔與時尚的表達。讓大運河進一步走進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日常,成為一個有故事、有溫度、有玩法,且能夠跨越時空産生共情的生活場景。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共同參與大運河的文化探源工程,增強大運河文化認同、挖掘大運河文化細節,體察大運河文化溫度,從而實現大運河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

作為“大運河文化推廣官”,高曉攀在直播中帶觀眾雲端暢遊了大運河,欣賞運河沿線的風土人情。“大運河綿延三千里,開鑿兩千年,以其溝通南北漕運貨運的強大功用,飄來了紫禁城,飄來了古都北京。積水潭碼頭、舳艫蔽川、荷花市場,車水馬龍……大運河帶來了通州的神秘,故宮的金磚和名揚世界的北京文化,長城一撇,大運河一捺,構成了中華民族堅實的脊梁和流動的文脈。”身處在一代一代延續下來的大運河文化中,高曉攀表示,“大運河文化推廣官”這個新身份讓他深感責任與動力,他呼籲青年人時刻保持學習和進取的好習慣,更多地了解、保護和傳承諸如大運河文化等非物質遺産文化,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不息。

“大運河優品推薦官”孫海麗在直播間推薦了北京烤鴨、炸醬面、爆肚、滷煮火燒、驢打滾、豌豆黃等地道的北京小吃和北京特色非遺文化産品。作為一名電商主播,她坦言,自己是家鄉培養的一名青年人,有責任盡己之力用電商賦能地方經濟,讓更多地方特色好物走進千家萬戶。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也是本次直播特邀主持人,貴州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何蓮告訴記者,她接觸過很多有想法也願意去實踐的學生,如何調動這群年輕人的熱情,把優秀傳統文化與年輕人連接起來,讓年輕人自願借助新興媒體推廣大運河文化,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據悉,“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青春元宇宙公益直播活動,將會走進大運河沿岸多個代表性城市,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用鏡頭記錄真實的城鄉生活千年運河,用全天實景直播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以直播帶貨打造區域特色品牌。


推薦閱讀
“千年大運河·文脈頌中華”北京站公益直播成功舉辦 談起數字化智慧化時代如何讓大運河文化“活”在當下,“火”在當下,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宣傳和推廣大運河文化時,卜希霆認為,消弭“過去式”大運河文化傳承和與當下年輕人的文化代溝、代際差異,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大運河文化挖掘與“遺産修復”,重塑大運河文化,營造大運河文化IP,通過文旅文創、沉浸式體驗等喜聞樂見的形式與業態,做好大運河文化的時代轉譯與時尚傳承,賦予大運河文化以年輕的面孔與時尚的表達。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共同參與大運河的文化探源工程,增強大運河文化認同、挖掘大運河文化細節,體察大運河文化溫度,從而實現大運河文化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身處在一代一代延續下來的大運河文化中,高曉攀表示,“大運河文化推廣官”這個新身份讓他深感責任與動力,他呼籲青年人時刻保持學習和進取的好習慣,更多地了解、保護和傳承諸如大運河文化等非物質遺産文化,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不息。
推動治理大運河水環境 一年啃下三塊“硬骨頭” 依託環太湖流域、大運河流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專班快速將排查發現的企業排污、養殖排污、碼頭揚塵等問題線索分別移送浙江、上海等地檢察機關,推動大運河全流域治理。2021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通過衛星遙感監測在蘇州市吳江區發現4條大運河水環境問題公益訴訟線索,隨後將線索層轉蘇州檢察機關辦理。針對4條水環境問題線索,江蘇省蘇州市檢察機關採用一體化辦案模式,借助衛星遙感、無人機(船)等技術手段查明污染原因,啟動行政公益訴訟和民事公益訴訟,加強與政府聯動、跨區劃協作,堅持生態修復與長效監管並行,以能動履職有效推動大運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
京杭大運河張家灣遺址本月起修繕 預計10月底竣工 其中,張家灣城墻遺址包括南城墻西段遺址、南城門及南城墻東段遺址。為了保護大運河張家灣遺址和通運橋的重點文物,將其打造成為大運河景觀帶旁的一個新的旅遊景點,張家灣城墻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性修繕工程將於本月中旬開工,預計10月31日竣工。張家灣遺址修繕項目管理人員胡穎介紹,張家灣城墻遺址及通運橋文物保護性修繕工程包括城墻遺址和通運橋兩部分,總面積超1000平方米。
首都博物館面向全球徵集文物展品 記者日前從首都博物館獲悉,首都博物館本館和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即日起面向全球徵集文物展品,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向公眾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北京故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