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讓大運河成為最具魅力的生態名片

發佈時間: 2022-08-03 10:04:57 | 來源: 河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滄州按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總體功能定位,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提升生態環境水準、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

讓大運河成為最具魅力的生態名片

美麗的大運河穿滄州城而過,成為滄州城市靚麗風景線。河北日報通訊員王韜攝

大運河滄州市區段美景。河北日報通訊員王韜攝

美麗的吳橋運河公園。近年來,運河沿線的吳橋縣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大運河畔風光旖旎,運河明珠熠熠生輝。河北日報通訊員崔霞攝

形成了以《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為統領,以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6個專項規劃為支撐,以《大運河整體景觀和城市建築風貌規劃》為指導的“1+6+1”規劃體系;對沿線176處文化遺産和375個非遺項目調查摸底,建立保護名錄;大運河核心監控區376個村全部實現生活污水管控

佔地4000畝的滄州園博園內,北山拔地而起,主園區、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中心和大化工業遺存提升改造3個板塊均顯現雛形;百獅園中,潺潺運河水緩緩流淌,不遠處的滄曲書舍,大運河文化攝影展生動展示運河文化;改造提升中的運河公園裏,人們忙著拍照合影,即將建成的兒童遊樂場已顯現出輪廓……

這是滄州市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滄州市圍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産,按照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總體功能定位,加強文化遺産保護,提升生態環境水準,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大運河保護帶、生態帶、旅遊帶,努力讓古老的大運河成為滄州最具魅力的生態名片、文化印記和産業高地,讓大運河文化帶更加流光溢彩。

高標準編制規劃設計方案。緊密對接國家、省大運河規劃要求,對全域215公里大運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風貌,形成了以《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為統領,以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等6個專項規劃為支撐,以《大運河整體景觀和城市建築風貌規劃》為指導的“1+6+1”規劃體系,同步編制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滄州段)建設保護規劃》。同時,著眼打造城市精彩中軸線,把大運河規劃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編制了以《滄州市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為骨架,以園博園、南川樓片區改造提升、非遺展示中心、大化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等系列專項規劃和工程設計為補充的中心城區整體規劃。

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堅持保護優先,對沿線176處文化遺産和375個非遺項目調查摸底,建立保護名錄,完成南川樓、朗吟樓風貌復現,建設東光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園、捷地分洪設施水工遺産核心展示園,完成青縣馬廠炮臺搶險加固等文物修繕。建立滄縣舞獅、木板大鼓等文化傳承基地,編撰出版《大運河文萃》《禦河》《歷代滄州文選萃》等系列叢書,推出《江湖》《大運河上》《一船明月過滄州》等舞臺藝術精品。

提升生態環境水準。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空間管控,制定了《“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完成園博園片區、南川樓片區、堤頂路兩側村莊、墳塋的和諧徵收搬遷。實施綠化提升,2021年以來,沿線累計種植喬灌木30余萬棵。開展運河綜合治理,完成全域河道清淤和岸坡護理,運河沿岸“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大運河核心監控區376個村全部實現生活污水管控。開展全域航道測繪,實施引水補水,2021年引黃引江水1.8億立方米,實現了運河全線有水。2022年引水于3月25日啟動,多渠道實施生態、農業補水。

堅持創新發展。以承辦省第六屆園博會為契機,將園博園與非遺展示中心、滄州大化工業遺存提升改造、南川樓文化街區、中心城區生態廊道項目同步推進、同步建成,打造運河沿線8省(市)非遺文化展陳體驗示範區。實施沿線景區提質擴量行動,加快吳橋雜技大世界創建5A級景區步伐,2021年建設了吳橋山水田園綜合體等總投資51億元的18個特色文旅項目。深入開展鄉村旅遊創建,青縣張廣王村、滄縣興濟鎮入選2021年省鄉村旅遊樣板村,滄縣南堤村入選2021年省重點鄉村旅遊重點村。推出“運河古郡·匠心傳承之旅”“文武滄州·雜技醉心之旅”和“又見運河·非遺精華之旅”3條大運河滄州段非遺旅遊精品線路,著力打造全域文化旅遊帶。

促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帶動沿線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文農旅融合發展。結合農業結構調整,打造了吳橋優質小麥、青縣大司馬蔬菜、東光澳牧糧食等現代農業園區,培育了泊頭貢梨、南皮苜蓿等特色産業示範區。結合新型城鎮化,推動了青縣紅木小鎮、南皮張之洞文旅小鎮、滄縣明珠服裝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結合鄉村振興,創建了吳橋縣古運河畔、青縣曹寺鎮、南皮縣劉八里雙廟等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有序推進89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

著力擦亮運河文化品牌。以大運河為紐帶,強化與運河沿線城市合作,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開展互訪互動、互融互通,滄州大運河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與揚州、杭州、淮安等運河沿線城市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成為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常務理事單位和國內副主席單位,成功舉辦了“北方最美運河”2021河北省大運河學術論壇。邀請各類媒體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開展了“運河今朝媒體行”等集中宣傳活動。組織了大運河國際馬術賽、馬拉松熱身賽、大運河武術展演、“時代—生活—運河”美術展、大運河攝影展等一系列主題文體活動,讓運河文化走入獅城百姓心中。(記者戴紹志)

推薦閱讀
首都博物館面向全球徵集文物展品 記者日前從首都博物館獲悉,首都博物館本館和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即日起面向全球徵集文物展品,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向公眾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北京故事。
讓大運河成為最具魅力的生態名片 美麗的吳橋運河公園。近年來,運河沿線的吳橋縣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大運河文化帶、生態帶、旅遊帶,大運河畔風光旖旎,運河明珠熠熠生輝。
首都博物館發“徵集帖” 留住大運河及北京歷史文化記憶 為了留住大運河及北京的歷史文化記憶,首博面向全球徵集相關文物展品,包括大運河歷史文化、北京歷史文化、城市發展相關文物展品。7月30日,首博面向全球發出“徵集帖”,徵集大運河歷史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等相關文物展品。▲首都博物館本館首博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博東館將從大運河與北京的密切關係、城市發展服務保障首都功能的角度,詮釋和弘揚大運河文化,講好北京故事。
大運河濟寧段資源精彩亮相 其中“老城拾遺”重點推介竹竿巷、紙坊街、東大寺、太白樓、浣筆泉、夜遊秀水城、運河記憶文化街區夜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大運河濟寧段豐厚的文化底蘊、多彩的旅遊資源、悠久的歷史人文和包容開放的好客特質。本次“美麗中國”線上系列推廣活動緊扣大運河、博物館、美麗鄉村等主題,通過講解配合視頻、圖片、PPT等形式,展示各地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大運河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風貌。“魯風運河”主題推介中,微山湖景區、南陽古鎮、南旺樞紐遺址考古公園、曲阜楷木雕刻、太白樓、北湖旅遊度假區、太白湖等分別亮相“在文化長廊中一覽大運河山東段沿線文化遺産”“在非遺腔調中一觀山東民俗千姿百態”“在禦風律動中一聞運河沿岸十里荷香”“在煙火韻味中一品運河歷經時光沉澱舌尖風味”“在老城拾遺中一睹千年運河崢嶸往昔”五個專項文旅産品。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