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通南北,往來天地間。回眸歷史,連接北方與南方的大運河,是一條繁榮沿岸城市經濟、文化的黃金水道。帆檣林立、商賈雲集,繁榮的漕運承載著人們濃濃的鄉愁,更延續著流淌千年的歷史文脈。
長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江蘇調研考察時強調,“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大運河作為“流動的文化”,既是時間上的流淌,也是空間上的綿延。奮進新征程,我們應從大運河的歷史文脈中汲取精神滋養,將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要求扛在肩上、落到實處,讓大運河文化綻放新時代之光。
千年運河,奔騰不息。大運河開鑿于春秋末期,作為世界里程最長、開鑿最早、使用時間最久的運河,織就了一條連接歷史與未來、傳承與發展的文化紐帶,記載著華夏文明的光輝璀璨。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蘇州成為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揚州成為“東亞文化之都”,淮安成為“世界美食之都”,沿線大運河相關博物館星羅棋佈,讓千年航道華麗轉身,風光更勝從前,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水波漣漣,滋養文化。時間無言、轉瞬千年,大運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恰如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奔涌向前。放眼江淮大地,人文勝跡滿載著歷史,山水之間皆有故事,特定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含英咀華、鐘靈毓秀。從“漕鹽都會”淮揚文化高地,到“雄武厚土”楚漢文化高地,再到“十朝文樞”金陵文化高地,江蘇正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促進沿線城市高品質發展,活化兩岸文脈,復興千年運河,讓其更廣泛、更深入地造福人民。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運河文化與旅遊産業的融合發展,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更有利於大運河遺産火起來、活起來。河道駁岸、古塔寺廟、湖泊濕地、民居街巷等眾多自然和文化景觀,以及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構成天然的旅遊“磁場”。江蘇始終堅持保護和開發並舉,以沿線美麗鄉村、水利景觀、工業遺址等為底色,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繼續走在前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千年運河哺育了兩岸人民,迷人的水上風光也為文旅融合奏響華彩樂章。
碧波微瀾,惠風和暢。從蘇州吳門橋到無錫清名橋,再到鎮江金山寺,大運河是一條線性文化帶,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統籌抓好沿線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一定要算長遠賬、算整體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唯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全面整合運河兩岸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人文歷史等資源,更好地推動大運河文化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才能循著河道沿線,去聆聽大運河的文化故事,一覽大運河的旖旎風光,讓大運河文化在新時代不斷煥發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