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發佈

發佈時間: 2022-07-11 16:58:51 |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今天,記者從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獲悉,為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該聯盟聯袂大運河智庫發展研究中心、重慶智庫研究院、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發佈2022年上半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十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4月28日,位於山東德州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來自岳城水庫的水滾滾向前,京杭大運河實現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全線通水。

6月28日,水利部召開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新聞發佈會稱,4月至5月,水利部聯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四省(市)政府,統籌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供水、四省(市)本地水、引黃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進行補水,總補水量達5.15億立方米,相當於37個西湖的水量。

第二件大事: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寫入六省兩市《政府工作報告》

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運河沿線六省兩市先後舉行“兩會”,各自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均寫入“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或“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相關舉措。至此,大運河沿線省市級輻射區、地市級拓展區和縣(區、市)級核心區均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列為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第三件大事:京杭大運河京冀段實現互聯互通

6月24日,京杭大運河北京段、河北段聯合舉行京冀遊船通航儀式,通州、香河旅遊船舶相向駛過船閘,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至此,京冀兩地將整合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河北香河潮白河大運河國家濕地公園等優質資源,共同開發包括水上觀景、船上商務、岸上漫步、非遺展示等“運河遊船+”主題遊線路。

第四件大事:系列宣傳片“運河風味千萬家”在雪梨推出

3月2日,中國駐雪梨旅遊辦事處聯合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在官網和社交媒體推出線上大運河文化旅遊專題宣傳片“運河風味千萬家”。該系列宣傳片共分四集,以中國與義大利兩位旅行者結伴拜訪家人、探尋美食的故事為主線,介紹臺兒莊、淮安、揚州和杭州等大運河沿線城市的文化傳統、旅遊資源和生活方式,講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啄一飲、一飯一蔬,增進澳洲民眾對大運河文化和旅遊的喜愛和嚮往,進而向世界講好中國大運河故事。

第五件大事:河北《條例》與《規定》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駕護航

3月30日,經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共8章65條的《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條例》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大運河河北段主河道總長530余公里,依次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5市17個縣(市、區)。

6月20日,經河北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共35條的《滄州市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若干規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滄州段大運河河全長215公里,流經滄州所屬8個縣(市、區)。

上述《條例》和《規定》旨在針對大運河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明確保護範圍、理順保護責任、規範規劃實施、實行名錄管理、加強監督執法和強化法律責任。

第六件大事:首都運河金融城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地標

6月,背倚北運河,遙望千年燃燈塔,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匯處——規劃面積20.38平方公里的運河商務區,定位為首都運河金融城。首都運河金融城秉承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大運河濱水風貌,傳承歷史、融匯古今的漕運文化,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引領的産業樣板,打造“京韻風範地”“藝文復興地”“活力空間站”“生活探索匯”“都市潮樂匯”五大主題商業板塊,將成為京津冀文化産業協同發展新引擎。

第七件大事:淮安大運河百里畫廊錨定先導段和示範區

1月6日,經系統謀劃而啟動實施的基本貫聯全域的戰略引領工程——江蘇淮安大運河百里畫廊項目正式開工,一批集文化和旅遊、鄉村振興、富民惠民于一體的重點項目盡列其中,中國水工科技館等6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50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37億元,涵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産業轉型和基礎設施等類型。按照“文興、水清、岸綠、業盛、人和”思路,初步構建“運河之都”藍圖,力爭將淮安建成京杭大運河拓展區城市的先導段和示範區。

第八件大事:歌劇《運河謠》和電視劇《大運之河》相繼呈現

4月14日,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首演。該劇從戲曲、民歌、民俗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以民族唱法為載體,以京杭大運河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的命運際遇,展現了運河所見證的善惡生死和義薄雲天。

6月22日,國內首部多維度展現大運河新時代巨變的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大運之河》殺青。該劇以大運河為背景,以運河岸邊的東江市為敘事載體,多維度講述了新時代運河沿岸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故事。

第九件大事:洛陽新館落成和揚州承辦論壇彰顯大運河文化開放

5月18日,歷時近兩年建成的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開館,佔地47.7畝、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總體設計體現“運河源、隋唐韻、河洛技”。當日,“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在河南洛陽舉行,“國運泱泱——隋唐大運河文化展”展出了從眾多大運河相關文物中精選的近400件(套)文物。

以“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6月27日在揚州舉行。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商世界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共謀世界運河城市的合作發展。與會政要及代表表示,通過論壇加強經驗交流與分享,必將有助於促進各國友誼與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

第十件大事:浙江和安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宣傳整體亮相

以“時代共進,人民共用”“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安徽省主場活動6月在淮北市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舉辦。活動全程配套安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圖片展、省級非遺項目專題展和非遺購物節等細節。

以“同一條運河:千年運河情,百年共富夢”為主題的第二屆浙江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宣傳周6月21日至27日在浙江湖州舉辦。杭州、寧波、湖州、嘉興和紹興等五座運河沿線城市視頻連線,共同講述大運河的遺産價值以及沿線民眾參與大運河保護、與大運河交融共生的故事。(完)


推薦閱讀
揚州三灣 擦亮運河濕地新名片 ”去年6月,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成並對外開放,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揚州三灣核心展示園的地標工程。這些年,揚州以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堅持生態優先,強化保護中發展的總體思路,三灣區域全面推進沿線環境整治,立足打造揚州東南片區“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樣板工程,做足水裏、岸上文章,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濕地特色及運河文化魅力,已成為年均吸引百萬市民遊客的“網紅”,成為揚州運河文化積聚的文旅融合新名片。作為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配套工程,佔地2萬平方米的大運河非遺文化園于去年同步開放,集“非遺、藝術、劇院、影視、休閒體驗”等功能為一體。
德州將打造“一廊六片”大運河文化景觀帶 目前,《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城區段城市更新規劃》《重要節點詳細設計》三個層次的規劃均已基本完成,明確了打造“一廊六片”大運河文化景觀帶的保護利用思路。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貸款支援,多次深入對接農發行、國開行等,農發行第一批融資已于4月底批復到位。10個月來,圍繞規劃編制、融資平臺組建、文化挖掘、項目建設等,完成了一系列管總管長遠、奠基搭框架的工作。
投資20億元!德州啟動6個“大運河保護利用”項目 項目主要對大運河保護利用項目中部的楊家圈村、南陳莊村、木材公司地塊等居民進行安置,選址在木材公司地塊,建設安置房3000余套,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大運河保護利用項目的整個規劃是由中建院規劃團隊承擔的,根據規劃方向和相關要求,2022年德州市計劃先期啟動6個項目,計劃投資約20億元。拆遷安置項目1個,為運河宜養社區項目。
中國大運河 · 北京段五河交匯地區 △2015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2022年4月,歷經14天集中補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1961△1961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1965△1965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1970△1970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1974△1974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1996△1996年五河交匯地區影像圖△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北京市自2006年開始對五河交匯地區清淤,形成一片壯觀的五河交匯水景。△通州俯瞰五河交匯水路縱橫△供圖:馬文曉/北晚新視覺△三維鳥瞰實景圖(2020年)△製圖: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中國大運河·北京段/五河交匯地區在哪。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