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碧波貫通千年文脈
——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圖為貨船行駛在大運河杭州段。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4月28日,歷經14天集中補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習主席強調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8年時間過去,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邁入新階段——
2019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文化遺産保護展示、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文化旅遊融合提升4項工程。
也是在這一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全線水流貫通只是大運河生命復蘇的第一步。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引領,這條溝通中國南北的千年水脈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重新唱響的船工號子——
“流動遺産”喚醒沉睡文化
“大運河上彎連彎,哎嗨喲;九曲回轉往前趕,哎嗨喲;一聲號子我一身汗,哎嗨喲……”運河水流經捷地分洪閘逶迤北上,河北省滄縣捷地回族鄉捷地村村民張俊正坐在河邊涼亭裏,放聲唱起當地流傳了數百年的船工號子。
今年73歲的張俊正,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滄縣船工號子的傳承人之一。他説,船工號子伴隨大運河漕運的興盛而誕生,也隨著黃河以北運河的斷流漸漸銷聲匿跡。如今在捷地村,僅有6位老人能完整唱出韻味悠長的船工號子,其中年齡最大的已93歲。
運河文化,依水而生,因水而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要求,2025年實現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此次大運河全線通水,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帶來更多鮮活的素材和場景,為大運河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補水期間,沿線多地抓住這一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旅遊活動,生動展示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時代價值。
“天津被稱為‘大運河載來的城市’,與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遺址公園達200多個。”天津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任吉東説,大運河這一“流動的文化遺産”迎來復蘇,必將帶動運河沿線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5年,天津市第一家運河文化博物館——陳官屯運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運營,上千件文物和數百幅圖片“講述”運河魅力,已接待海內外遊客30萬人次。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化公園相繼建成,成為群眾出遊的熱門打卡地。
拱墅運河體育公園、上塘古運河夜遊、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在京杭大運河的南起點——浙江省杭州市,流經拱墅區長30余公里的大運河遺産河道沿岸,密集分佈著20處文化地標。從各類博物館到文化遺址,從公共文化設施到文旅項目,2021年至今已陸續開放7處。如杭州一樣,覆蓋8省市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在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過程中探索傳承發展的創新之路。
師生共繪的“運河步道”——
創新體驗融入“青春故事”
“遇見大運河”巨幅主題墻繪、貫穿南北的“運河步道”、與大運河滄州段相關的詩詞……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宇小學,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被巧妙“引”入教學樓,“流淌”在學生身邊。
整個“運河步道”上分佈著10個班級,每個班級都以京杭大運河流經的一個城市命名。一樓的所有班級串聯起來,構成了京杭大運河的整條路線。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深入了解相應城市的風俗文化,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將城市特色呈現在班級外的主題墻上。此外,“運河步道”上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向前來參觀的師生介紹相應城市的特點,人人都是運河文化“小講解員”。
如何以雅俗共賞的嶄新形式呈現大運河流淌千年的厚重文化,走進人民群眾生活?《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設置專門章節,強調“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
為了讓運河故事代代相傳,沿線8省市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古老運河兩岸閃動著越來越多的少年身影。
前不久,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展的“壯遊大運河”研學旅行項目,正式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認定。中小學生選擇部分研學點位開展實踐活動,即可獲得相應數量的學分存入“學分銀行”。這堂縱貫南北、穿越古今的“運河文化課”,成為青少年講好“運河故事”的源頭活水。
不只是有形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樣是展現大運河文化內涵的名片。在杭州市,“傳統工藝工作站”以“非遺+文創”的保護模式,探索現代城市非遺保護路徑,推動傳統工藝創新轉化。今年立夏時節,他們將半山立夏習俗搬到運河邊,讓遊客親身體驗“鬥蛋”習俗,製作半山泥貓,品嘗烏米飯。多樣的體驗活動,讓非遺以可親可感的方式走近市民和遊客。
隨著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成為文化旅遊帶上的重要節點。景區將鎮河獸、通州八景、漕船等大運河特色文化符號融入各類文創産品。如今,文創衍生品已經成為不少景區積極佈局的領域,品類也從常規的紀念品延伸至衣食住行各個領域,貼近青年生活。
“流”上雲端的“數字運河”——
“穿越時空”觸摸歷史印記
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期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建設成果正式發佈。
短篇幅的文章、海量影視資料、趣味知識問答……平臺公眾服務端分為“知運河”“探運河”“遊運河”3大板塊。“知運河”設立非遺、紅色、美食等10余個文化主題專欄。平臺利用三維建模、虛擬現實、大數據、5G等數字技術,主要展示大運河歷史沿革、文化資源分類與空間佈局、沿線遺址的古今風貌、重點地段的全景畫面、景區虛擬漫遊等。“探運河”重點打造線上展陳空間,運用手繪長卷、互動遊戲等方式,展開運河精神內涵的具象表達。“遊運河”重點構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會員服務體系。
除了為遊客提供服務外,平臺還集納沿線博物館、景區及旅行社、酒店等文旅企業,為企業運營提供相關數字化服務,構建開放互助共贏的運河文旅産業生態圈。依託數字雲平臺建設,大運河沿線文物、文化、生態、産業等資源得到進一步整合,運河文化産業生態圈初步成型。
大運河沿線分散著各具特色的景區景點、傳統村落、特色小鎮和古城古都,形成一條獨特的文化旅遊帶。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讓海量的文化遺産突破時空界限,在螢幕、指尖重現生機。“數字運河”的出現,為新時代運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新的路徑,也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蔚藍色的背景下,樣式各異的漕運船隻在大運河水面緩緩行駛。沿河北上,路過杭州拱宸橋、蘇州吳門橋、鎮江金山寺……在位於江蘇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一幅生動的運河山水畫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在遊客眼前徐徐鋪展。直徑24米的地面螢幕、高8米的環形巨幕組合成沉浸式數字展廳,遊客步入其間便可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大運河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活”了起來。
“一條河活起來,一段歷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們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作家徐則臣在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北上》中寫道。數字技術與文化旅遊的融合,讓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寶貴价值不斷凸顯。大運河這一“流動的文化”,沒有凝固在歷史中,而且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