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發佈時間: 2022-07-07 17:01:05 | 來源: 解放軍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千里碧波貫通千年文脈

——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圖為貨船行駛在大運河杭州段。新華社記者 江漢攝

4月28日,歷經14天集中補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習主席強調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8年時間過去,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利用邁入新階段——

2019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文化遺産保護展示、河道水系資源條件改善、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文化旅遊融合提升4項工程。

也是在這一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全線水流貫通只是大運河生命復蘇的第一步。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引領,這條溝通中國南北的千年水脈正在煥發新的生機。

重新唱響的船工號子——

“流動遺産”喚醒沉睡文化

“大運河上彎連彎,哎嗨喲;九曲回轉往前趕,哎嗨喲;一聲號子我一身汗,哎嗨喲……”運河水流經捷地分洪閘逶迤北上,河北省滄縣捷地回族鄉捷地村村民張俊正坐在河邊涼亭裏,放聲唱起當地流傳了數百年的船工號子。

今年73歲的張俊正,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滄縣船工號子的傳承人之一。他説,船工號子伴隨大運河漕運的興盛而誕生,也隨著黃河以北運河的斷流漸漸銷聲匿跡。如今在捷地村,僅有6位老人能完整唱出韻味悠長的船工號子,其中年齡最大的已93歲。

運河文化,依水而生,因水而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要求,2025年實現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此次大運河全線通水,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帶來更多鮮活的素材和場景,為大運河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補水期間,沿線多地抓住這一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旅遊活動,生動展示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時代價值。

“天津被稱為‘大運河載來的城市’,與大運河相關的文化遺存、遺址公園達200多個。”天津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任吉東説,大運河這一“流動的文化遺産”迎來復蘇,必將帶動運河沿線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5年,天津市第一家運河文化博物館——陳官屯運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運營,上千件文物和數百幅圖片“講述”運河魅力,已接待海內外遊客30萬人次。一批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文化公園相繼建成,成為群眾出遊的熱門打卡地。

拱墅運河體育公園、上塘古運河夜遊、大運河紫檀博物館……在京杭大運河的南起點——浙江省杭州市,流經拱墅區長30余公里的大運河遺産河道沿岸,密集分佈著20處文化地標。從各類博物館到文化遺址,從公共文化設施到文旅項目,2021年至今已陸續開放7處。如杭州一樣,覆蓋8省市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在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過程中探索傳承發展的創新之路。

師生共繪的“運河步道”——

創新體驗融入“青春故事”

“遇見大運河”巨幅主題墻繪、貫穿南北的“運河步道”、與大運河滄州段相關的詩詞……在河北省滄州市中宇小學,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被巧妙“引”入教學樓,“流淌”在學生身邊。

整個“運河步道”上分佈著10個班級,每個班級都以京杭大運河流經的一個城市命名。一樓的所有班級串聯起來,構成了京杭大運河的整條路線。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深入了解相應城市的風俗文化,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將城市特色呈現在班級外的主題墻上。此外,“運河步道”上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向前來參觀的師生介紹相應城市的特點,人人都是運河文化“小講解員”。

如何以雅俗共賞的嶄新形式呈現大運河流淌千年的厚重文化,走進人民群眾生活?《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設置專門章節,強調“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

為了讓運河故事代代相傳,沿線8省市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古老運河兩岸閃動著越來越多的少年身影。

前不久,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開展的“壯遊大運河”研學旅行項目,正式通過江蘇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認定。中小學生選擇部分研學點位開展實踐活動,即可獲得相應數量的學分存入“學分銀行”。這堂縱貫南北、穿越古今的“運河文化課”,成為青少年講好“運河故事”的源頭活水。

不只是有形的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同樣是展現大運河文化內涵的名片。在杭州市,“傳統工藝工作站”以“非遺+文創”的保護模式,探索現代城市非遺保護路徑,推動傳統工藝創新轉化。今年立夏時節,他們將半山立夏習俗搬到運河邊,讓遊客親身體驗“鬥蛋”習俗,製作半山泥貓,品嘗烏米飯。多樣的體驗活動,讓非遺以可親可感的方式走近市民和遊客。

隨著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成為文化旅遊帶上的重要節點。景區將鎮河獸、通州八景、漕船等大運河特色文化符號融入各類文創産品。如今,文創衍生品已經成為不少景區積極佈局的領域,品類也從常規的紀念品延伸至衣食住行各個領域,貼近青年生活。

“流”上雲端的“數字運河”——

“穿越時空”觸摸歷史印記

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期間,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建設成果正式發佈。

短篇幅的文章、海量影視資料、趣味知識問答……平臺公眾服務端分為“知運河”“探運河”“遊運河”3大板塊。“知運河”設立非遺、紅色、美食等10余個文化主題專欄。平臺利用三維建模、虛擬現實、大數據、5G等數字技術,主要展示大運河歷史沿革、文化資源分類與空間佈局、沿線遺址的古今風貌、重點地段的全景畫面、景區虛擬漫遊等。“探運河”重點打造線上展陳空間,運用手繪長卷、互動遊戲等方式,展開運河精神內涵的具象表達。“遊運河”重點構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會員服務體系。

除了為遊客提供服務外,平臺還集納沿線博物館、景區及旅行社、酒店等文旅企業,為企業運營提供相關數字化服務,構建開放互助共贏的運河文旅産業生態圈。依託數字雲平臺建設,大運河沿線文物、文化、生態、産業等資源得到進一步整合,運河文化産業生態圈初步成型。

大運河沿線分散著各具特色的景區景點、傳統村落、特色小鎮和古城古都,形成一條獨特的文化旅遊帶。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讓海量的文化遺産突破時空界限,在螢幕、指尖重現生機。“數字運河”的出現,為新時代運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供新的路徑,也為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蔚藍色的背景下,樣式各異的漕運船隻在大運河水面緩緩行駛。沿河北上,路過杭州拱宸橋、蘇州吳門橋、鎮江金山寺……在位於江蘇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一幅生動的運河山水畫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在遊客眼前徐徐鋪展。直徑24米的地面螢幕、高8米的環形巨幕組合成沉浸式數字展廳,遊客步入其間便可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大運河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活”了起來。

“一條河活起來,一段歷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們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作家徐則臣在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北上》中寫道。數字技術與文化旅遊的融合,讓大運河文化遺産的寶貴价值不斷凸顯。大運河這一“流動的文化”,沒有凝固在歷史中,而且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生機。


推薦閱讀
德州多措並舉傳承大運河文化 擁有大運河沿線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態的古運河河道風貌。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齊魯文化和燕趙文化交相輝映,董仲舒、東方朔、竇建德等歷史名人都誕生在這裡。從國內、江浙、省內知名三個維度選取了部分大運河文化研究專家,選取了部分水利技術專家,增列了運河文化名家隊伍,形成了61人專家名單,按照“擠時間多安排”的原則,擬分批次邀請專家學者對指揮部進行業務知識培訓。
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千里碧波貫通千年文脈——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解放軍報記者佟欣雨圖為貨船行駛在大運河杭州段。《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設置專門章節,強調“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新華社記者江漢攝4月28日,歷經14天集中補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8.4億立方米 電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6月28日表示,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共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補水8.4億立方米,目前京杭大運河保持全線有水狀態。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推進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貫通補水工作,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並逐步延長全線貫通時間,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逐步實現京杭大運河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魏山忠在水利部舉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發佈會上説,通過加強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聯合調度,實施水源置換,強化水污染防治,加強動態跟蹤監測,加大管水護水力度,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取得顯著成效,地下水得到有效入滲回補,壓減了深層承壓水開採,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促進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了不起的大運河在鏡頭裏如此好看 生在運河邊,長在運河邊。再如攝影伉儷黃培、江燕齊做“運河記錄者”,用鏡頭講述運河變遷。揚州“運河十二景”評選火熱進行中,本報“揚手拍”昨天推出“市民拍運河”專題,邀請廣大市民一起拍攝心目中的運河美景,徵集活動得到了“揚手拍”微信群網友積極響應,紛紛按下快門鍵,記錄運河揚州的日常和美景。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