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市重點項目挂圖作戰”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大運河保護利用情況”專場,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文旅組組長、德州市文化旅遊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范軍出席會議,介紹德州在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
南運河(德州段)開鑿于隋唐時期,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著德州千年的歷史文脈,是流淌千年的活態文化遺産和德州記憶。運河沿線村鎮根植于齊魯文化,融合吸納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形成了誠信、仁義、包容、開放、多元的魯風運河文化特質。沿線遺産眾多、類型多樣,涉及河道、工程、附屬建築諸多方面,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2014年6月,南運河德州段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大運河德州段在大運河山東段中開挖最早、歷時最長,是山東段名副其實的千年運河;擁有大運河沿線城市中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態的古運河河道風貌;獨特的漕運倉儲與商貿文化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明清時期因漕運發達,曾是全國33個工商重鎮之一;擁有國內唯一、國際影響深遠的外籍王陵一一蘇祿王墓及其守陵村落,已有600多年的人文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齊魯文化和燕趙文化交相輝映,董仲舒、東方朔、竇建德等歷史名人都誕生在這裡。
2021年以來,為了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資源,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組織實施了多項大運河文化傳承保護活動。
開展了“我為大運河保護利用建言”、“發現德州運河文化之美暨標誌性宣傳語徵集”、“因運河生·因運河興——德州運河文化攝影攝像展”三項活動。收集社會各屆意見建議60余條,標誌性宣傳語650余條,並通過網路投票、專家評審評選出優秀作品。攝影展分兩個階段,分別在會展中心一樓大廳、中心廣場展出優秀作品120余幅。通過大美運河、文化遺存、人文風情、因運而興四個版塊,從不同視角,不同空間,不同歷史層面,全景呈現風光匯聚、風土豐厚、維度多元的悠悠古河。
編印出版《德州運河文化叢書》。組織德州市歷史文化專家學者,編印《德州運河文化叢書》一套六卷,從城市發展、文化遺産、民風民俗、世家名人、文學藝術、名鎮名村等多角度,多層次展示德州運河文化底蘊、特點與流脈,對研究利用德州市歷史文化資源具有積極的借鑒和指導作用,是德州市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同時,收集整理康熙、乾隆時期有關德州大運河詩集94首,劃分出“自然風景、運河景觀、人文風情、人文景觀”4大類,整理成冊以備研究學習。
全面打造德州運河文化宣傳矩陣。深入挖掘德州市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發動運河沿線文化愛好者,通過小説、詩歌、雜技、情景劇等多種形式,寓教于樂講好運河故事;定期舉辦各類展覽活動、體育賽事、主題論壇,通過視頻、公眾號等多媒體方式廣泛宣傳;委託名家進行文藝創作、編寫劇本的方式,拍攝關於蘇祿王、董子、田雯、盧見曾等德州歷史名人和乾隆下江南等經典故事題材的電影、戲曲,打造運河文化宣傳矩陣。有序推進德州市大運河民俗文化展籌備工作,積極蒐集反映大運河沿線各時代社會生産生活、文化藝術、非遺傳承、民俗文化、宗教信仰、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人物的具有史料價值的實物及資料。
積極籌建大運河研究圖書館和大運河講堂。通過網路搜索、電話聯繫,整理大運河圖書書目計277套(冊),實地考察紅旗賓館的圖書館擬選址情況,並實地查看德州學院圖書館大運河書籍182冊館藏。積極籌備舉辦“大運河講堂”。從國內、江浙、省內知名三個維度選取了部分大運河文化研究專家,選取了部分水利技術專家,增列了運河文化名家隊伍,形成了61人專家名單,按照“擠時間多安排”的原則,擬分批次邀請專家學者對指揮部進行業務知識培訓。
準備召開德州市大運河論壇。計劃七月中旬組織召開“運河之旅·德州有約”德州市大運河論壇。擬邀請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領導同志,山東省4個大運河沿線城市市政府分管領導及文化和旅遊部門主要負責人,省外22個大運河沿線城市文化和旅遊部門主要負責人,原文化和游泳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等國內外知名大運河專家7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