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水潤燕趙文脈興 京冀通航助推大運河“活”起來

發佈時間: 2022-07-07 16:59:17 | 來源: 河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整整八週年。今年4月,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6月24日,古老運河再次迎來世紀復蘇——大運河京冀段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譜寫下“流動的文化”的鮮活樂章。

一水連南北,文脈貫古今。大運河,這條奔流不息的歷史瑰寶,孕育多彩的文化遺産,持續滋養運河沿岸的城鎮和百姓。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是歷史的重托,是時代的呼喚。

保護修繕,運河遺跡續傳奇

“開船嘍!”6月24日,在響亮的汽笛聲中,來自通州、香河的遊船,相向駛過北運河楊洼船閘。

北運河上,楊洼閘地理位置特殊。左岸是北京,右岸在河北,是名副其實的“京畿水到府戶”。香河縣文旅局副局長王建軍告訴記者,新建成的船閘正是以“楊洼千帆”為設計主題,靈感來自古時北運河漕船穿梭、商賈繁茂的盛景。閘區內建築風格與攔河閘相呼應,著重展示“城墻”“城門”元素,突顯水到府戶特點。

運河文化和現代理念,在歷史時空中形成了一次交匯。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大運河河北段的滄州—衡水—德州段、謝家壩和華家口夯土險工“兩點一段”被列入其中。

為了保護好目前大運河堤壩防洪設施的典型代表——連鎮謝家壩和華家口夯土險工,我省堅持採用“原材料”“原工藝”,在汲取古人修造智慧的同時提升現代工程技術,對謝家壩險工進行加固。技術人員試驗不下百次,最後在灰土裏摻上糯米漿打成坯狀,等坯晾幹後補到壩體上,再用“糯米灰漿”填補縫隙。古代神秘的“糯米灰漿”築壩技術得到部分恢復。針對景縣安陵鎮華家口夯土險工出現的壩體整體下沉、局部開始風化酥鹼等情況,則專門進行壩體整修加固。

“我省運河沿線物質文化遺産類型多樣、分佈廣泛、文化價值高,具有多樣性及複雜性的特徵。在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方面,我省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顯著。”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張立方説,大運河河北段主河道總長530余公里,由北運河、南運河、衛運河、衛河及永濟渠遺址組成,承載著體現河北文化活力的歷史使命。

近年來,邯鄲市、邢臺市先後開展永濟渠遺址勘探試掘。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進行大清河流域文物資源調查、考古勘探工作。為了重點保護大運河文物本體、兩岸地上文物遺存和重要遺址遺跡,我省還努力推進大運河沿岸文物修繕項目實施,先後開展泊頭清真寺望月樓、青縣給水所等修繕項目……如今,還在持續推進大名府故城、貝州城遺址、館陶徐萬倉考古調查勘探,推動鄭口挑水壩、朱唐口險工等工程。

“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利用。不久前,我省還正式實施《河北省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條例》,為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治保障。”省文物局總工程師劉忠偉説,這是我省首次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立法。不僅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活態傳承、合理利用、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大運河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還要求建立省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協調機制,由文物、水行政、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強物質文化遺産安全檢查和執法巡查,建立健全預警處置機制。

傳承完善,多彩非遺綻新顏

“遠看通州城呀,好大一條船。高高燃燈塔呀,是條大桅桿……”6月24日,在京杭大運河京冀遊船通航儀式上,一曲“運河號子”喚醒無限回憶。香河縣大運河研究會會長王愛民激動不已:“運河變美了,號子唱起來了,我仿佛也年輕了。”

一條運河水,浪花朵朵,見證多彩非遺。大運河河北段依次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5市17個縣(市、區),是連接雄安、承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具有顯著的地理和人文特色,孕育了和運河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老技藝、老手藝……成為奔騰在運河人心靈河床上的精神洪流。

北運河吹歌生動活潑,五行通臂拳“冷彈脆快硬”,安頭屯中幡騰挪飛舞……為了保護傳承運河非遺文化,今年,香河不僅在運河沿岸謀劃民俗風情小鎮建設,還集中打造民俗體驗、文化創意等板塊,再現運河盛景,講述“香河往事”。

臨西大運河畔,曾發現明清貢磚窯址20座。而今,在陳窯村運河邊,窯火再度點燃。貢磚燒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復原18道傳統古法技藝,將貢磚名氣再度打響。

地方戲曲、民間傳説、民俗……圍繞運河沿線非遺,衡水積極整理和傳承,蒐集整理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故城運河架鼓等非遺。對運河沿線故城縣、景縣、阜城縣涉及的非遺項目及傳承人情況開展普查記錄,完成檔案資料和資訊資源的數據化。

吳橋境內,雜技藝人登上運河船,走南闖北,甚至遠涉重洋,架起了東西方雜技藝術交流的橋梁。而今,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已成為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和巴黎“明日與未來”世界馬戲節齊名的世界三大雜技賽場之一,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節目參賽。薪火相傳,中國雜技藝術之花香飄萬里。

以河相連,因河而融,與河共生。

“最近,我省公佈實施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條例,著眼于文化空間和整體性,明確提出‘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這對運河非遺保護而言,是一次有益嘗試。”省群眾藝術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黨總支書記、館長解欣説,目前我省借助資訊技術手段,已實施運河非遺記錄工程。未來,將繼續開展非遺田野調查,打造集管理、統計、展示、監測等功能為一體的“大運河河北段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

文旅融合,運河古村“火”起來

蜿蜒于河北境內的運河,所承載的不僅有自然風光、民間文化遺産,還有運河兒女的鄉愁。運河沿岸一座座村鎮和城市,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盛,就像鑲嵌在運河岸邊的一顆顆珍珠,正煥發出新的光彩。

一部滄州史,就是一部運河史。走進滄州博物館“大運河北——河北省大運河文化展”展廳,眼前仿佛鋪開一幅悠遠的大運河畫卷:序廳、韆鞦運河、至珍千里、禦河流畔、緣于運河、申遺之路……滄州博物館副館長王瑋説,滄州運河遺産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通過採用藝術化的設計理念,將互動體驗與實物展示相結合,讓更多人“看得見運河歷史,留得住城市記憶”。

“大運河是通道也是紐帶,促進著區域間的交流互融。”滄州市大運河文化發展帶建設辦公室主任張強説,近年,滄州市圍繞以“河為線、城為珠、線穿珠、珠帶面”的融合發展思路,加快打造大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景觀帶、全域文化旅遊帶、助力鄉村振興産業帶,在運河沿線精心打造特色文旅項目。

邢臺借助大運河發展觀光、採摘等鄉村旅遊;衡水串聯故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景縣安陵運河文化小鎮、阜城運河水鄉小鎮等項目,推出衡水運河風情遊精品旅遊線路,全方位展示運河獨特魅力……

“暖風輕,麥浪香,糧畫小鎮姑娘忙……”邯鄲市館陶縣糧畫小鎮壽東村以“糧食畫”聞名。壽東村黨支部書記張付仁説,以糧畫小鎮為龍頭,館陶縣建設了一批“小而特”的特色小鎮,將大運河文化等融入鄉村旅遊中,促進産業融合發展,帶動村鎮迸發活力,很多運河村鎮正在“火”起來。

“古村古鎮古城,都是歷史印記。大運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做好運河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必將為沿線發展帶來全新的契機。”省文旅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部門有關負責人説,統籌利用各類資源,優化城鎮發展空間格局,帶動城鄉在産業發展、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方面協同推進,將持續推動古老的大運河“活”起來。(河北日報記者龔正龍)


推薦閱讀
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 千里碧波貫通千年文脈——從京杭大運河百年間首次全線通水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解放軍報記者佟欣雨圖為貨船行駛在大運河杭州段。《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設置專門章節,強調“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新華社記者江漢攝4月28日,歷經14天集中補水,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8.4億立方米 電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6月28日表示,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共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補水8.4億立方米,目前京杭大運河保持全線有水狀態。魏山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將持續推進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貫通補水工作,力爭每年實現一次全線貫通,並逐步延長全線貫通時間,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品質發展,逐步實現京杭大運河正常來水年份全線有水目標。魏山忠在水利部舉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有關情況發佈會上説,通過加強河道清理整治,抓好水量聯合調度,實施水源置換,強化水污染防治,加強動態跟蹤監測,加大管水護水力度,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取得顯著成效,地下水得到有效入滲回補,壓減了深層承壓水開採,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促進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
了不起的大運河在鏡頭裏如此好看 生在運河邊,長在運河邊。再如攝影伉儷黃培、江燕齊做“運河記錄者”,用鏡頭講述運河變遷。揚州“運河十二景”評選火熱進行中,本報“揚手拍”昨天推出“市民拍運河”專題,邀請廣大市民一起拍攝心目中的運河美景,徵集活動得到了“揚手拍”微信群網友積極響應,紛紛按下快門鍵,記錄運河揚州的日常和美景。
水潤燕趙文脈興 京冀通航助推大運河“活”起來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是歷史的重托,是時代的呼喚。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大運河河北段的滄州—衡水—德州段、謝家壩和華家口夯土險工“兩點一段”被列入其中。大運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做好運河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必將為沿線發展帶來全新的契機。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