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世界運河城市嘉賓夜遊瘦西湖 驚嘆揚州之夜畫

發佈時間: 2022-06-27 16:38:14 | 來源: 中新網揚州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26日晚,江蘇揚州瘦西湖滿園流光溢彩,光影再現“大唐遺韻”。此景令前來出席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的嘉賓們驚嘆揚州之夜畫:美輪美奐的光影,再現繁華大唐的維揚盛景。

大運河是流淌千年的史詩,亦是綿延不絕的中華文脈。揚州,是大運河原點城市,也是大運河申遺和保護的牽頭城市。從2007年起,揚州連續舉辦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堅持“一年一主題、一年一特色”。6月27日,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將在揚州開幕。世界運河城市因運河走到一起,共賞古“運”新生,共商新時代運河的保護、傳承和利用。

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揚州共有10個遺産點、6段河道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是運河沿線城市中世界遺産點最多的城市。“瘦西湖成為這一世界遺産項目的遺産點,可謂實至名歸。”揚州文史專家王虎華告訴中新網記者,揚州城與古運河同生共長,作為揚州城水系重要部分的瘦西湖,通過多條河道與大運河相連,始終與大運河保持水源相通,成為大運河的支流。它是由大運河水系和不同時代的城壕連綴而成的帶狀景觀,也是大運河上獨特的文化景觀。

2500多年來,悠悠運河水,見證了揚州這座城市的幾度繁華,其中唐代的揚州富庶繁華。如何再現唐代揚州的富庶繁華?瘦西湖景區管理處主任金川告訴中新網記者,從去年夏季開始,瘦西湖推出“二分明月憶揚州”夜遊,光影再現“大唐遺韻”。

“夜遊以唐詩為主題,共分為‘煙花三月’‘春江花月’‘商賈雲集’‘春風十里’‘二分明月’等十大篇章,主要集中在瘦西湖南大門至西大門,整個行程3.5公里,用時約一個半小時。”金川説,以美輪美奐的瘦西湖為載體,唐詩韻味為靈魂,創意科技應用加持賦能,展開穿越盛唐的煙雲畫卷,讓中外遊客近距離感受唐詩魅力與傳奇故事。

仲夏的夜晚伴著湖水清香,在瘦西湖畔品燈影、柳影,聆聽月下琴聲,觀賞實景演出,仿佛唐代詩人徐凝筆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盛景再現。來自北京的嘉賓稱,“這是富有人文氣息的唐詩之旅,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雲煙,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悟大唐揚州不夜城之盛世輝煌。”(完)


推薦閱讀
“守護運河 築夢揚州” 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啟動 連日來,邗江區竹西街道以“探運河古今、承中華文化”為主題,開展運河研學活動,通過組織學生看運河、遊運河、品運河、賞運河,讓大家領悟大運河厚重深邃的人文歷史。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景區平山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景區自行車運動協會等相繼開展非遺公益展演、運河保護普法、河道巡護、運河文化主題宣講、運河文化研學等活動。連日來,我市近千名大運河文化志願者策劃組織了20余類服務項目或活動,展示運河文化,保護運河環境,培育生態文明理念,受到當地群眾與外來遊客歡迎。
世界運河城市嘉賓夜遊瘦西湖 驚嘆揚州之夜畫 此景令前來出席世界運河城市論壇的嘉賓們驚嘆揚州之夜畫:美輪美奐的光影,再現繁華大唐的維揚盛景。揚州共有10個遺産點、6段河道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是運河沿線城市中世界遺産點最多的城市。瘦西湖供圖2014年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滄州:打造大運河生態防護廊道 滄州創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林業發展示範經驗打造大運河生態防護廊道創建以南大港自然保護地為重點的生態保護修復示範點和東光縣城鄉綠化一體化發展示範點修建閘涵、新建保護站點、打造大運河生態防護廊道、發展庭院綠色經濟……今年以來,滄州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緊緊圍繞保護髮展森林草原資源任務目標,著眼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積極推進林業高品質發展,創建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經驗和制度成果。開展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與科研監測一體化平臺建設,修建閘涵6處,新建保護站點12處,提升改造10處。全力推進南大港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整治,實施濕地保護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推動構建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積極推進創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自然遺産地工作,努力建成全省生態保護樣板。
大運河德州段保護利用生態廊道項目加快推進 “生態廊道項目以‘復興運河景觀、打造文化名片’精準定位,用新中式的設計手法展現德州老城新形象,將河道自然風光、堤林草澤和人文歷史有機融合。京杭大運河作為流動的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繁榮興盛的歷史見證。大運河德州段作為京杭大運河重要組成部分,綿延著德州千年的歷史文脈。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