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首都博物館東館已進入幕墻、屋面和二次結構收尾施工階段。(常鳴/攝)
進入5月的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鮮花綻放、樹木鬱鬱蔥蔥,正熱火朝天施工的“三大建築”更讓這裡處處充滿勃勃生機。在矗立其間的首都博物館東館(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狠抓施工生産,確保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産兩不誤,目前項目已進入幕墻、屋面和二次結構收尾施工階段。
北京城建集團承擔了首都博物館東館工程的建設任務,目前正在確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城建集團方面表示,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新地標之一、享有“運河之舟”美譽的首都博物館東館,眼下正進行幕墻、屋面和二次結構的收尾施工,其中機電安裝正進行機電管線安裝,室內裝修正進行圖紙深化工作,預計在2022年年底該工程將基本完工。
2022年5月5日,在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的首都博物館東館項目辦公區,600多名建築工人分批次進行了近三天來的第三次核酸檢測。受疫情影響,項目部根據上級要求已對生活區、施工區實施封閉管理,建設者們日常吃住都在項目區,人員進出都需要掃碼測溫、登記。
事實上,隨著北京疫情防控政策持續收緊,項目部也根據統一安排,增加了核酸檢測的頻次。“這次進行的已經是8天來的第6次全員核酸檢測,此前的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北京城建集團首都博物館東館項目執行經理賈成亮説。雖然採取了封閉管理措施,但施工現場建設者們依然忙碌。“目前本市疫情形勢嚴峻,但在項目封閉管理、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工人們施工生産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大家也特別理解有關疫情防控要求,畢竟是為大家好,為職工著想。”屋面施工單位負責人陳景路説。
賈成亮介紹,首都博物館東館工程總建築面積9.97萬平方米,其“運河之舟”造型已經在市民眼前完美亮相。未來,市民沿著一條古樸的木棧道蜿蜒曲行拾級而上,就能便捷地抵達博物館。這艘“運河之舟”如同“航行”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森林海洋”中。“整個東館的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隻,堅實厚重,描繪出一幅運河圖景。”賈成亮娓娓道來。在不久後,這裡將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于一體,據估算,未來其日接待量將可達約6000人次。
據悉,首都博物館東館又名大運河博物館,它由“主樓”和“市民共用大廳”兩棟建築單體組成。兩組建築之間設有一條水街,觀眾穿行時,可通過玻璃幕墻看到博物館內部,水街在夜間也可以開放,將整個區域打造為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館”。(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