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江蘇宿遷:皂河,大運河上的水工文化古鎮

發佈時間: 2022-05-09 16:03:06 | 來源: 澎湃新聞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宿遷市湖濱新區西部的皂河鎮,地處宿遷的宿城和徐州的睢寧、邳州、新沂四地懷抱之中。皂河自古多水,東有中運河入境,西有古直河(現在閆河)縱穿,南有大河(古黃河)奔流,北有兩湖(駱馬湖、黃墩湖)相臨。正如清乾隆皇帝所説“其地前控大河,後臨運道,洪流湍波,遠近奔匯,號為最險。”是歷代治水患,興水工,暢漕運的要塞。在這片偏僻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擁有眾多的古今水工設施和遺産遺跡,被水利專家譽為皂河水利樞紐,是千里運河上一顆璀璨的水工文化明珠。

春秋時期的皂河帶來水工建設的初始

皂河之名從何而來?這要從春秋時期郯子説起。郯子是上古時代少昊氏的後裔,被周武王封于郯地(現在山東郯城),為魯國附屬國。郯子欲以水路溝通江淮,進入中原,圖強郯國。據史料記載,郯子舉全國之力,從郯城經墨泉開挖一條流向南下,穿越駱馬湖進入泗水的河道。由於河道挖得較深,加上土黑,被名為皂河。皂河入泗水的夾角地帶,古稱皂河口。此地頻寬闊高聳,蜿蜒起伏,猶如一條巨大的土龍盤立,人們稱為龍崗(現有龍崗村)。為了保通航,郯子在郯城的皂河段上建閘調控水源。隨著往來船隻增多,皂河的停泊碼頭相繼建成。從此,這條溝通泗水的皂河成為郯國的運道,北連齊魯,東去南下,西進中原,為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敕建安瀾龍王廟

歲月悠長,風浪難平。曠達豪壯、桀驁不馴的黃河,屢屢為患。史書説,漢元光三年(西元前132年),黃河決口于瓠子口(今河南濮陽南),滾滾黃水,濁浪排空,從沛縣(現屬徐州)南的嚙桑狂奔泗水,衝入皂河口,淮北一帶大片糧田被淹,諸多村舍泡在水中。漢武帝劉徹知此情深感痛心,作《瓠子歌》嘆曰:“嚙桑浮兮淮泗滿。”尤其是到南宋建元二年(西元1128年),黃河從河南滑縣決口,佔據泗水,史稱“奪泗入淮”,給皂河區域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劫難。大災年份,皂河是河湖相連,一片汪洋都不見。但皂河口這塊龍崗之地,像一艘巨輪漂聳在水面上,好似在等待朝廷和官員們前來興水工,治水患。

王朝代謝,人世滄桑。元滅宋之後,建都大都(今北京),為了把南方的財物運抵北京,只能依賴漕運。元朝對大運河採取“截灣取直”,運道北移,以黃代運。地處黃運、湖泊交匯的皂河口,位置顯得十分重要,仍處在戰亂之中的元朝,南來北往的兵船、官船、糧船、商船等都要在這裡停泊、駐留。因此,朝廷不僅派員在皂河修築堤防,疏浚運道,還在這裡設“沾赤”(蒙語)譯名為“驛傅”,即兵站,為統治者傳送軍情,保護官方各類漕船,監督運道疏浚和防洪護堤等。短命的元朝,只管漕運,不問水患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元順帝時,在與皂河相鄰的徐州黃河段清淺疏浚的工地上,紅巾軍利用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舉事起義,朱元璋推波助瀾,滅元建明。

皂河第二抽水站

明建國初期定都南京。明成祖永東年間遷都北京,南物北運任務繁重,大運河暢通是朝廷的要務。南接北連,漕運轉軸的皂河,是明王朝保運道暢通的要地之一。總理河漕大臣潘季馴,在治水任上曾被削職為民又起用,一生四次治理黃(河)運(河)曾在皂河主持搶險堵口,築堤修壩、建堰束水等。明萬曆二十三年(1604年),總理河漕大臣李化龍針對被船工們稱為鬼門關的徐州、呂梁、二洪等黃河險段,上疏朝廷批准,在皂河鎮西(現王營村)開挖浚通直河(現在的閆河),北接邳州的泇河,史稱泇運河。直河的開通,不僅避開了皂河至徐州的多處黃河段險關,還縮減了漕運里程。從此,每年約有萬艘南來北往的船隻在直河航行,呈現出百舸爭流的漕運場景。朝廷在皂河新建了直河渡口;設置皂河稅關、淺舍(管理河道)、直河口巡檢司、驛站等官方機構。一時間,南北商賈在皂河雲集,各類物資在這裡集散、貿易,呈現出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明代詩人王釡在《泊直河》詩中寫道:“帆卷直河驛,檣撐薄暮天。燈分漁灶火,酒散客囊錢。宿雨春猶冷,豪飲夜不眠。何年重過此,畫鼓泛樓船。”

發端于皂河的中運河帶來水工建設的興起

歲月浩漫,千年一瞬。明末清初,社會動亂,水利失修,在皂河糾纏不休的黃河、運河、直河、以及沂沭泗諸水出路被堵,有的河段被淤為平陸,皂河區域是小雨大災,大雨洪災,百姓遭殃。但清統治者的日子也不好過,漕運不通,從南方各地籌措的糧食等物資難以運抵北京,影響政局穩定。針對此情,康熙將河務、漕運、三番列為三大國事、並解職、堪問當時治水不力的河道總督王光裕,任命安徽巡撫靳輔為河道總督。

新邳洪河閘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靳輔在宿遷視察河防,到皂河走訪調研。皂河段水情多變複雜,關乎運道的生死,靳輔看到了這一問題嚴重性。但為了解決漕運通達的燃眉之急,初始只能在總結前朝的基礎上,採取了疏浚、築埧並舉,堵閉、夯實、加固黃河險段堤埧,建造束水堰和節制閘等,保臨時通航。同時命伕役在堤埧坡地遍載柳樹,待成材後供修堤制埽之用。對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漕運通暢問題,靳輔和時任水利專家陳璜,在皂河反覆走訪調研,對古皂河的遺址進行實地勘察,當弄清楚這條古老河流的來龍去脈後,欣喜萬分,認為漕運要長治久安,必須“挑新浚舊”,“黃運分立”,“避黃濟運”。靳輔把這一大膽而又宏偉的構想上疏朝廷,得到康熙的批准支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靳輔主持開挖浚通古皂河,北上與窯灣(現屬徐州)的泇河相接,東進開通支河(現屬支口),南下開中河至楊莊(現屬淮安),全長179千米,即現在的中運河。中運河的開通,結束了395年的以黃代運,改寫了大運河的發展史。

中運河發端地皂河鎮,因古皂河而名,因中運河而興。在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水鄉小鎮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不僅留下了足跡,身影和眾多水工遺産、遺跡,還留下了諸多的詩詞、歌賦、聖旨、碑文、墨寶和故事傳説。

皂河古鎮

皂河龍王廟(乾隆行宮),是一廟連四皇: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分別撥款建造、修繕,使之成為千里運河第一廟,這一廟宇的建造,也是清統治者治水中的一項重大的水利工程。封建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河神是朝廷治水的一項不可或缺的禮制。康熙首次南巡(1864年)到宿遷,禦舟停泊皂河口,看到因洪災,大片田園荒蕪,村舍破敗,一片蕭條,深感痛心,遂口占五言詩一首:“行盡兗東程,乍入江南路,水潦切恫瘝,深心察其故。”隨宣旨“奠厥民居,繄神功是賴。”意思是治水安民,也需要神力保祐。指示開國庫撥帑金,將皂河原有較小的“草堂廟”,改建為皇家祭祀水神的龍王廟。

皂河三線船閘

雍正,在康熙第四次南巡時護駕同行,視察宿遷河防時,對皂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其登基後對治水上的第一件事,就下旨撥帑金“鼎新皂河龍王廟”。乾隆元年,乾隆皇帝繼承祖父的治國方針“唯河工漕運二者皆國家大政”。專為皂河龍王廟頒發聖旨,在廟院內建亭立碑,將聖旨鐫刻在禦碑的正面。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派大臣到皂河龍王廟代為祭祀河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駐蹕皂河龍王廟,將龍王廟山門上方“龍王廟”三個字題匾,御書改寫為“敕建安瀾龍王廟”。用意是讓後人永記其祖父,在皂河治理水患的功德。在這次南巡從杭州返京途經宿遷,下榻皂河龍王廟,即興題詩一首,“皇考勤民瘼,龍祠建皂河。層甍臨聳埧,峻宇鎮回渦。毖祀精誠遠,安瀾永佑歌。彭城將往閱,宿頓此經過。捍禦方多事,平成競若何。所希神貺顯,沙刷輯洪波。”頌揚其祖父關心勤民疾苦,建廟敬神,安瀾息波,造福百姓的豐功偉績。乾隆後來的四次南巡,都駐蹕皂河龍王廟,每次都興致勃勃寫下一首五言律詩,均分別鐫刻在禦碑的背身和碑帽上。有人説,乾隆一生寫詩四萬首,留傳佳句不多有。但鐫刻在禦碑上的詩文,隨著皂河龍王廟和發端于皂河的中運河被收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為中國大運河增添了厚重的水工文化底蘊,傳播列國。

皂河龍王廟禦碑

龍王廟、中運河,已載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但皂河古鎮,還有很多讓人觀之興奮、聽之不忘的水工遺存、遺跡和故事傳説。如皂河的中運河北大堤(古稱支河堤),幾百年來穩如磐石,守護著中運河、駱馬湖,遠望河湖相連,近看一堤相隔,使河與湖象一對靚麗的孿生姐弟。站在大堤上觀運河,會看到“河水洋洋,北上活活,”千舟揚帆,來往如梭;轉身眺望駱馬湖,湖水清澈,煙波浩渺,你會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清清的駱馬湖啊一望無窮,站在那湖岸上啊從西望不到東。萬代長流天上水,春天送來八面風……。”在鎮區四週還有多處古津渡、古大堰(泗水遺存)、老龍溝(古皂河口遺址)、石勘石閘口,河邊古槐與老柳……。尤其是前往乾隆行宮(龍王廟),站在乾隆當年龍舟停泊的禦碼頭上,行進在乾隆走過的禦馬路上,會想起乾隆第六次南巡駐蹕皂河龍王廟,結束回京在其《南巡記》中寫道,“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河工關係民命。”這大概是乾隆皇帝當政的剴切感慨吧!在皂河還流傳著康熙、乾隆在生活飲食等方面諸多故事。如康熙第二次南巡,禦舟泊皂河,住宿龍舟上,夜晚察看河堤,回歸途中身寒肚饑,在街頭趙姓飯店點上一碗熱湯,喝著覺得微辣熱鮮可口,頓感身心舒暢,隨口問“啥湯?”店家未聽明白,就順音説是“糝”湯,此湯留傳至今依然熱銷。又如乾隆第三次南巡,下榻皂河龍王廟,率文武官員祭祀河神後,感覺旅途勞累心情煩悶,不思食欲,當皂河名品葉家燒餅貢上來時,縷縷香味撲鼻,乾隆覺得食欲大開,食之誇讚,並召見葉家做餅傳人,封為禦廚隨駕去京城。從此,皂河這兩道傳統風味小吃,被稱之為康熙“糠湯”,“乾隆貢酥”。時至今日,大凡到皂河用餐者,都會點上一碗“糠湯”和一份葉家燒餅(乾隆貢酥),吃一口香噴噴的酥燒餅,喝一口微辣熱鮮的“糝湯”叫“吃香喝辣”,皂河打卡。

新中國的成立帶來長治久安的皂河水利樞紐

時光荏苒,春光無限。真正徹底解決皂河區域水患,把皂河建成千里運河上重要水利樞紐的,是共産黨領導的新中國。

皂河閘

1949年11月,黨中央、政務院針對沂沭泗地區洪災頻發的狀況,批准了“導沂整沭”工程,時任華東局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親臨皂河鎮,指揮建造千里運河第一壩,即皂河束水壩。緊接著黨和政府又設計建造皂河船閘、皂河節制閘,于 1952年竣工通航,時稱大運河上第一閘。隨著科學治水階段性需要,後來皂河束水壩和皂河船閘皆被拆除(保留了遺跡),但值得一説的是,這兩項工程,對當時將駱馬湖建成臨時攔洪水庫,保障了“導沂整沭”工程如期完成和大運河初期通航,發揮了重大的歷史性作用。

古鎮皂河擁湖攬河,現在依然是兩湖(駱馬湖、黃墩湖)相依,四水(運河、古黃河、邳洪河、閆河)環繞。對此黨和政府高渡重視,本著長治久安、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對皂河鎮域水利工程統籌規劃,科學設計,先後高標準建造了三站(皂河抽水站,皂河二站、皂河電灌站),四閘(閘帶橋:即皂河三線船閘,皂河節制閘、黃墩湖泄洪閘、新邳洪河閘),一所(110KV變電所)等大中型水工建築及其附屬工程。其中皂河抽水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君亮設計,譽為亞洲第一泵,是國家東線南水北調第六梯級泵站,是江蘇省最美水利地標,是省級水利風景區。整個皂河水利樞紐區域肩負著泄洪、航運、蓄水、輸水的重任,據相關資料介紹,現在每年有約54億立方米的水在這裡涵養後北輸,入齊魯、進華北。目前,皂河水利樞紐還被河海、楊大等多所大學共建為水利教學和實習基地,發揮著教育培養水工人才的作用。

皂河節制閘

大運河千里,借運崛起。湖濱新區黨工委決心抓住國家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這一新機遇,圍繞皂河水工文化,打造生態河湖,健康河湖,讓皂河鎮域的水,由“安”變“清”、由“清”變“凈”、由“凈”變“美”,使皂河古鎮成為産城融合、鎮村繁榮、河湖共生、人景和諧、獨具魅力的運河水工文化鎮和宜居宜業、幸福安康的皂河“龍運城”。

(潘玉利作者為宿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宿遷市扶貧“三會"理事長 )

推薦閱讀
打造隋唐古韻延續運河文脈 日前,在安徽省宿州市“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的打造下,大運河泗縣段迎來一年中“隋堤煙柳舞婆娑、如詩如畫春盎然”的最美季節。安徽省宿州市“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位於泗縣新濉河和古汴河的交界處,總投資50000萬元,規劃總佔地面積8.35平方公里,已于2021年、2022年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共計8000萬元支援。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立足運河文化展示,統籌整合運河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運河文化價值,打造建設成為具有安徽運河歷史文化特色的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江蘇宿遷:皂河,大運河上的水工文化古鎮 ”祭祀河神是朝廷治水的一項不可或缺的禮制。靳輔把這一大膽而又宏偉的構想上疏朝廷,得到康熙的批准支援。但皂河口這塊龍崗之地,像一艘巨輪漂聳在水面上,好似在等待朝廷和官員們前來興水工,治水患。
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707公里全部過流 在大運河海河三岔河口段,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天津運河號子在一艘船上再次響起。“德州市境內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調水于3月25日正式啟動,武城縣水利局在大屯水庫六五河節制閘下游設置三處水面漂浮物打撈設施,並安排專人進行24小時不停歇清理河道垃圾,確保水質安全。為了保護和利用好大運河,日前水利部啟動了京津冀魯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通過優化調度南水北調水、黃河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多水源,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里河段進行補水,為實現“十四五”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進一步推動實現京杭大運河全年有水積累經驗。
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 近日,位於山東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境內的岳城水庫水經衛運河與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工程水、引黃工程水匯合,進入南運河。為了保護和利用好大運河,日前水利部啟動了京津冀魯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行動,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4日,此次補水行動已累計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37975萬立方米,完成計劃補水量的73.7%。至此,以北京為起點的千年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百年來首次實現全線通水。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